姚长玉
- 作品数:41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高位气管切开在强迫体位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7年
- 气道生理病理研究表明,气管切开术不但可以解除喉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而且可以解决下气道分泌物潴留并辅助呼吸。作为一项常规的急救技术,涉及几乎所有临床科室,临床上需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具体情况也因为病因及并发症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故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合理有效的术式对于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
- 王琴刘业海吴开乐高潮兵赵益吴静张亮姚长玉杨清
- 关键词:强迫体位
- 甲状腺下极动静脉的临床解剖与改良的气管切开术安全性探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下极动静脉的临床解剖与改良的气管切开术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需要做腺叶切除或全切的甲状腺癌患者、50例需要做气管切开的喉癌或下咽癌患者,在不损害患者利益的前提下解剖与气管切开密切相关的甲状腺下极动静脉。根据解剖结果对倒"U"型气管瓣气管切开术进行改良,最后将进一步改良的气管切开方法用于临床,与我科之前报道的倒"U"型气管瓣气管切开术及常规的气管切开术进行比较。结果:110例患者中发现有甲状腺最下动脉分布11例(10%),甲状腺下静脉一般有2~4支,在气管前间隙内下行,起于甲状腺侧叶下极或峡。甲状腺下极血管分型:静脉单干型28例;静脉双干无交通型43例;静脉双干有交通型28例;混合型11例。进一步改良的气管切开方法可有效避免甲状腺下极动静脉再出血。该方法用于临床,目前无一例出血,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气管切开密切相关的甲状腺下极动静脉的临床解剖,为进一步改良的气管切开安全提供临床依据;进一步改良的气管切开术比倒"U"型气管瓣气管切开术及常规的气管切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操作简单、容易推广,更重要的是安全性大大提高。
- 张燕影刘业海吴开乐吴静赵益姚长玉杨清王杨张亮
- 关键词:甲状腺动脉静脉气管切开术
- 不伴有变应性鼻炎小儿鼾症序列治疗后复发原因分析和再治疗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伴有变应性鼻炎小儿鼾症序列治疗后复发原因及再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病例为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门诊序列治疗后复发的35例不伴有变应性鼻炎小儿鼾症患者。所有病例在序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加布地奈德混悬液滴鼻2周。治疗2周后进行评估,评估方法根据BitarMA的家长问卷获得,不论有效与否停用滴鼻治疗,继续使用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钠以及维生素D钙咀嚼片治疗,2周再评估,若无效,再考虑行手术治疗。结果同期治疗不伴有变应性鼻炎小儿鼾症1355例,随访1年以评估远期疗效,35例在序列治疗后不同时间复发,复发时间为3个月~1年,复发率为2.583%(35/1355),复发原因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营养不良,其中有上呼吸道感染史35例,占100%(35/35);营养不良30例,占85.00%(30/35)。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80.00%(28/35);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91.40%(32/35);本组病例有3例行腺样体伴扁桃体切除术,手术后痊愈。结论不伴有变应性鼻炎小儿鼾症序列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治疗后复发的病例可以进行再治疗,效果不佳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 沈海龙刘业海里晓红马燕杨清姚长玉
- 关键词:小儿鼾症复发药物治疗
- 甲状旁腺全切并自体前臂移植术对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临床症状及电解质代谢的影响
- 吴开乐刘业海王琴吴静赵益姚长玉杨清王杨张亮
- 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诊断
-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T特点,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及鼻窦NHL的CT表现。结果 鼻腔鼻窦NHL的CT表现缺乏特征性征象,但有一些相对特异性征象有助于鼻腔鼻窦NHL的...
- 胡云龙刘业海高朝兵赵益吴开乐吴静李亦凡姚长玉牛开元
- 关键词:鼻肿瘤鼻窦肿瘤
- COX-2、CD44v6和CD147在下咽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状况分析
- 目的:分析COX-2、CD44v6和CD147在下咽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状况以及这三个指标与下咽癌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取2004-2011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下咽癌肿瘤切除的患者共101例参与此次研究,...
- 杨清刘业海黄洋储康宁胡云龙姚长玉陈文龙吴静李亦凡
- 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在儿童扁桃体或/和腺样体肥大发病中的意义
- 刘业海徐少聪里晓红马燕邱建新吴静李亦凡杨清姚长玉
- 16例带蒂岛状胸大肌修复保喉下咽癌手术缺损的体会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带蒂岛状胸大肌肌皮瓣在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手术缺损的Ⅰ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下咽癌手术缺损采用带蒂岛状胸大肌肌皮瓣Ⅰ期修复的患者资料,其中原发灶位于梨状窝14例,咽后壁2例。结果:16例胸大肌肌皮瓣全部成活,2例出现咽瘘,经换药后痊愈。14例于1~3个月拔除气管套管,2例带管生存,所有患者外观及功能上效果满意。16例中,2例存活3年半,死于肺转移;2例存活4年,分别死于局部复发和心脏病;1例存活4年半,死于肺转移;其余11例仍在随访中。结论:带蒂岛状胸大肌肌皮瓣在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 张磊刘业海吴开乐吴静赵益姚长玉杨清张亮王杨
- 关键词:下咽肿瘤修复外科手术
-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CT诊断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thyroidlymphomas,PTLs)的CT影像学特征,最大限度提高甲状腺淋巴瘤的诊断率。方法:自2007年~2012年5月,手术探查并经病理证实的PTLs患者共9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诊断。结果:9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灶呈单发结节型2例,多结节型2例,弥漫肿大型5例。CT平扫示单结节型、弥漫肿大型病灶皆呈均匀密度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大部分强化不明显,病灶密度仍呈均匀改变,病灶边缘可见残存的强化的甲状腺组织。CT平扫示多结节型病灶密度均匀,有多个低密度区;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正确认识甲状腺淋巴瘤的CT特征有助于早期临床诊断,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对临床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姚长玉刘业海胡云龙吴开乐高朝兵赵益陆地红吴静李亦凡
- 关键词:甲状腺恶性肿瘤淋巴瘤体层摄影术CT
- 维生素D钙咀嚼片辅助治疗儿童、成人难治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 目的 探讨维生素D钙咀嚼片辅助治疗儿童、成人难治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维生素D钙咀嚼片辅助治疗65例儿童、成人难治性过敏性鼻炎,其中儿童31例,成人34例.使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1997年海口修订的疗效评定标...
- 刘业海赵益里晓红吴静李亦凡张亮杨清姚长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