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静仪

作品数:13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教育
  • 4篇高校
  • 2篇政治
  • 2篇政治教育
  • 2篇治教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想政治教育
  • 2篇网络思想
  • 2篇网络思想政治
  • 2篇网络思想政治...
  • 2篇精准
  • 2篇精准化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人际交...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观
  • 1篇道德观念
  • 1篇道德教育
  • 1篇德教
  • 1篇第二课堂

机构

  • 1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3篇姚静仪
  • 1篇马冠生
  • 1篇刘雨龙
  • 1篇张洪峰
  • 1篇刘子豪
  • 1篇张辰
  • 1篇侯亚杰
  • 1篇贾润东

传媒

  • 3篇北京教育(高...
  • 3篇北京教育(德...
  • 2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高校后勤研究
  • 1篇高校辅导员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入党工作的指导原则与科学措施被引量:4
2015年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入党愿望强烈,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青年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尤其在处理宗教信仰、民俗行为、生活习惯等与入党要求相矛盾的方面,需要认真思考、妥善解决。文章基于政策梳理与现实分析,探索性地提出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入党工作的指导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点具体工作建议。
姚静仪贾润东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入党
家庭经济情况普查形式对资助精准化认定有效性的影响——以北京大学Z学院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高校学生资助精准化不仅是当前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要求,更是需要进一步达成的工作目标。北京大学Z学院于2019年3月在院内首次尝试普查形式的经济情况申报认定办法,以期进一步实现资助的精准化。从院系工作视角与学生视角分别对家庭经济情况普查性认定的有效性加以检验,并就相应调研和访谈中遇到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提升资助精准化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姚静仪张越
关键词:精准化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被引量:29
2010年
网络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对大学生的成才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时,要高度重视一大趋势,牢牢把握两个特殊性,深刻认识四个转变,切实做到两个结合。
姚静仪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人际交往
高校行政事务管理创新的思考与建议被引量:1
2018年
高校行政事务管理为高校发展教学科研、实现社会服务提供基本保障,其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直接关系着高校核心任务的完成率和贡献率。结合笔者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在岗交流的观察与思考,介绍其高校事务管理特点并作简要分析,希望从中总结提炼出一些先进经验,以供借鉴。
姚静仪
关键词:高校事务管理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被引量:2
2009年
网络在当代青年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人才。
姚静仪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网站思想道德观念环境道德教育行为失范亚文化
中英高校学生学业支持工作比较浅议被引量:9
2016年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注重内涵发展的阶段,大学生学业支持作为高校和学生的内在需求日益得到重视,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业发展的要求。文章通过总结梳理英国高校学业支持工作中的经验,对比中国高校的现状,分析各自的特色,为中国高校学业支持工作的改进提出建议。
张洪峰姚静仪
关键词:高校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生教育探究被引量:2
2016年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成长过程中受虚拟环境的影响增强,这对传统高校新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主要从学生工作的实际出发,通过梳理高校新生教育的现状,分析新媒体技术手段对新生教育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创新高校新生教育的可行路径。
姚静仪张辰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新生教育
高校健康食堂建设经验与模式——以北京大学为例
2024年
针对高校师生群体,聚焦餐厅等场所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建设健康食堂,具有重要公共价值与长远意义。多年以来,北京大学重视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近年来积极推进“健康校园”建设。北京大学餐饮中心作为校内重要的后勤服务保障机构,在营养健康食堂实践方面,从健康膳食研发、营养培训科普到合理膳食活动,开展了多样化工作。文章简要分析了2019年至2023年期间的健康食堂建设经验与模式,自2019年起,北京大学餐饮中心根据《营养健康餐厅建设指南》要求并结合自身特色,发展自成体系的健康食堂模式,整体贯彻“以点带面,供给与需求同行”的基本路径,构建“边建设、边宣传、边推进”的格局,健康食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果。在服务于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同时,总结最新的北大经验,力求为健康校园建设乃至“健康中国”推进做出应有贡献。
黄楚涵姚静仪庞福欣李明鑫李振珲于立鹏马冠生
关键词:合理膳食健康校园
“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大思政教育探索被引量:20
2022年
思政教育应该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青年政治人论坛”系列活动为例,提出高校深化大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立足高校学科专业特色,搭建“学科专业+思政教育”新平台,动员一线教研教师深度参与,从专业角度与高校学生进行思想互动,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潜能,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姚静仪
关键词: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三全育人
“后真相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被引量:3
2018年
网络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校园公共议题的网络讨论呈现出"后真相时代"的舆论特点,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共同价值观的建立和学生理性思考能力的培育;线上线下联动配合,构建共识平台和团结一致的价值;在现实管理服务中注重决策科学和程序透明,提升教育引导效果。
汪帆姚静仪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