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婷娜

作品数:16 被引量:6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大学生
  • 3篇人际
  • 3篇人际交往
  • 3篇少年
  • 3篇青少年
  • 3篇交往
  • 2篇大学新生
  • 2篇心理健康
  • 2篇人际交往能力
  • 2篇社会
  • 2篇互联
  • 2篇交往能力
  • 1篇当代大学生
  • 1篇性观念
  • 1篇养老
  • 1篇养育方式
  • 1篇英文
  • 1篇照顾
  • 1篇照顾者
  • 1篇中国青少年

机构

  • 11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姜婷娜
  • 3篇邓旭阳
  • 2篇李辉
  • 2篇李卉
  • 2篇何壮湘
  • 2篇郭晋林
  • 2篇王小玲
  • 1篇陈瑜
  • 1篇张宁
  • 1篇陆晓花
  • 1篇卫平民
  • 1篇裴涛
  • 1篇吴启迪
  • 1篇卢慧
  • 1篇吴玲芳
  • 1篇江琼

传媒

  • 4篇科教导刊
  • 2篇神州
  • 1篇戏剧之家
  • 1篇健康心理学杂...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文教资料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校园心理
  • 1篇才智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5
  • 2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工作实验室“体验式”平台化建设——从社工实验室角度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被引量:1
2015年
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要求培养出一批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社会工作实验室作为连接"教室"与"社会"的平台不仅提供了实践技能教学的硬件条件,而且还可以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这个"体验式"的平台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加强专业认同感。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与使用的现状,针对社工实验室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工实验室体验式平台的建设对策。
姜婷娜屠蕴文
关键词:专业认同感
南京城市居民艾滋病歧视现状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当代城市居民对于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的知晓程度,以及他们对于艾滋病群体权利享有的态度及歧视情况。方法:利用调查问卷对相关情况进行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符合条件的人群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结论:城市居民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整体良好,对于艾滋病群体的态度也存在明显的群体差异,总体来看,存在着一定的歧视现象。
潘骏驰姜婷娜
关键词:艾滋病歧视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相关性,为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使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调查江苏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305名。结果女生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高于男生,而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因子分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0.05或<0.01)。男生生理健康子量表分高于女生(P<0.01),心理健康子量表分、社会健康子量表分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男、女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与其家庭养育方式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卫平民邓旭阳姜婷娜
关键词:精神卫生教育
“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及建议
2016年
人际交往能力作为大学生的关注热点,在大学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成长的关系密不可分。此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调查及群体差异性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增强"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建议。
叶铭君姜婷娜吴启迪
关键词:人际交往能力
残障青少年照顾者压力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残障青少年照顾者存在的压力状况,深入了解其采取的应对方式及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方法:主要依托残障福利机构,抽取不同残障类型,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使用《残疾儿童父母心理压力问卷》对残障青少年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对象在五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残障青少年性别或病情发现时间不同,照顾者所表现出的心理压力存在差异。结论:残障青少年照顾者的压力状况存在于多方面,受多重因素影响。
钱熙雯姜婷娜江琼张思玥
关键词:照顾者
成长小组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探讨短时间的成长小组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分发海报的方式在某大学内进行公开招募,开展为期一个月共四次的成长小组的活动,最后保留有效成员16名,干预前后使用《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问卷》对成员实施测试。活动结束后,成员在三个维度及总分上均发生正向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员对团体氛围有积极评价。
吴启迪姜婷娜叶铭君
关键词:人际交往能力实证研究
互联网视角下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了解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婚恋观以及性观念的现状及网络对其性观念的影响。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方式,选取南京7所高等院校365名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编制的大学生性观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53%的大学生认为爱情是可遇不可求,46%的人对婚前性行为认为双方自愿就可以;7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性信息对性观念有一定影响,促进性观念开放。大学生的性观念总体上呈开放趋势,但不同专业、院校、户籍的学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互联网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性观念具有很大影响,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家庭和学校的性教育缺失影响学生婚恋观。
王艺林姜婷娜
关键词:互联网婚恋观性观念
大学生手机上网成瘾与利弊权衡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中受到很多负面影响,是网络成瘾的最主要人群,一直是近年来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4年5月发布的第100期《互联网络发展信息与动态》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已达5亿,手机已成为中国青少年首选的上网工具,大学生是使用手机上网最多的人群。
裴涛姜婷娜陈瑜陆晓花吴香丹张宁
关键词:上网成瘾大学生手机中国青少年互联网络网络成瘾
团体心理疗法缓解大学新生适应障碍(英文)被引量:10
2004年
背景:大学新生适应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较大样本的团体心理疗法治疗适应障碍研究未见报道。目的:探索运用团体心理疗法,缓解大学新生适应障碍的有效性。设计:回顾性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采取心理测评量表(SCL-90)和心理门诊约谈,从南京某医学院1999,2000两个新生年级1126名新生中随机抽样适应障碍新生各分一组,每组30人,运用团体疗法的基本技术,团体讨论、心理剧、放松练习等主要方法,结合自我评价表和心理量表前后对比研究。主要观察指标:大学新生在治疗前后心理健康和自我评价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前后,1999级新生分享经验(7.10±1.40,7.23±1.48)、信任自己(5.87±2.14,7.48±1.70)等差异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意义(t=2.01,P<0.05,t=3.37,P<0.01);2000级新生分享经验等差异显著(t=2.41,P<0.05),喜欢参与的差异高度显著(t=3.05,P<0.01),关怀别人、信任自己等差异高度显著(t=5.01,4.12,P<0.001)。②治疗前后,1999级新生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强迫、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差异显著或高度显著(t=2.26~2.50,P<0.05;t=2.88~3.15,P<0.01);2000级新生躯体化、恐怖、抑郁方面差异显著或高度显著(t=2.67,2.10,P<0.05;t=2.94,P<0.01)。③1999,2000级治疗前后自我评价同时比较。
邓旭阳郭晋林王小玲何壮湘李卉李辉姜婷娜
关键词: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被引量:2
2019年
“网络暴力”是一种网络行为主体实施的网络侵犯行为,它是本质上现实社会风险在网络空间的间接投射,并辅以网络使用者的计算机使用技术,有意对当事人隐私权、名誉权及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产生网络暴力的原因主要有:网络技术的自身特性是网络暴力的催化剂;社会变迁加快导致的社会风险继而引发网络暴力是现实根源;网民寻求现实压力释放是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防治网路暴力的措施是:道德优化、政府治理以及网络技术保障。
骆笛姜婷娜
关键词:网络暴力社会风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