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欣

作品数:6 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废水
  • 5篇猪场废水
  • 3篇厌氧
  • 3篇厌氧消化
  • 3篇厌氧消化液
  • 3篇猪场废水厌氧...
  • 3篇硝化
  • 3篇反硝化
  • 2篇原水
  • 1篇堆肥
  • 1篇堆肥化
  • 1篇堆肥化处理
  • 1篇序批式
  • 1篇序批式反应器
  • 1篇厌氧处理
  • 1篇有机物
  • 1篇有机物浓度
  • 1篇皂素废水
  • 1篇皂素生产
  • 1篇皂素生产废水

机构

  • 6篇农业部沼气科...
  • 2篇浙江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6篇邓良伟
  • 6篇孙欣
  • 4篇陈子爱
  • 3篇李淑兰
  • 2篇汤玉珍
  • 1篇谭小琴
  • 1篇郑平
  • 1篇吴力斌
  • 1篇操卫平
  • 1篇李建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沼气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原水添加比例对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后处理的影响被引量:20
2007年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研究添加原水(配水)比例对处理性能的影响.连续动态试验表明,配水30%的处理,出水NH3-N浓度低,一般在10mg/L以下;配水10%、20%处理的出水NH3-N浓度逐渐升高,至试验结束时,出水NH3-N分别达300mg/L和80mg/L左右.主要是因为配水30%的反应系统,pH能稳定在7.7左右,而配水10%、20%的反应系统,pH逐渐下降直至降到5.5以下.1个运行周期的监测表明,配水10%、20%、30%的处理,NO2--N峰值、NH3-N低值分别出现在曝气第4h、第3h、第2h.配水比例越大,NH3-N氧化速度越快,原因是配水比例越高,反硝化程度越高,系统pH也越高.批式反硝化试验表明,BOD5/TN越高,反硝化速率越快.动态和批式试验都说明,消化液好氧后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配水比必须达到30%以上.
邓良伟操卫平孙欣李淑兰陈子爱
关键词: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序批式反应器硝化反硝化
秸秆堆肥化处理猪场废水影响因子的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采用堆肥发酵仓法在冬季和夏季进行了秸秆堆肥过程处理猪场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总的吸水率(1∶9.43)比冬季(1∶6.65)高41.8%;夏季堆体温度50℃、55℃以上持续时间分别比冬季长14d和18d。加猪粪水处理、含麦秆少的处理、鼓风处理的吸水率分别高于加厌氧消化液处理、含麦秆多的处理、翻堆或翻堆+鼓风的处理;堆体温度50℃、55℃以上的持续时间也表现出与吸水率同样的趋势。在堆肥过程中,氮、磷、钾是一个不断累加和浓缩的过程。堆肥过程结束时,全氮含量达到3%左右,全磷达0.7% ̄1.75%,全钾达1.8% ̄3%,氮、磷、钾总养分含量在5.5% ̄7.5%之间。堆肥过程对蛔虫卵100%杀灭,除加猪粪水厌氧消化液的处理、以单纯麦秆为载体的处理外,其他处理的卫生指标均达到了《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的要求。载体吸水率、高温持续时间、堆肥养分含量以及卫生指标说明稻秆最适合作为载体处理利用猪场废水。
邓良伟李建谭小琴汤玉珍陈子爱孙欣
关键词:秸秆猪场废水堆肥吸水率
皂素生产废水污染特点及治理现状被引量:43
2005年
皂素生产废水具有色度大、有机物浓度高、酸度大、温度高等特点,是一种难处理的中药废水。文中介绍了国内外黄姜产业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了皂素废水的污染现状及污染特点,综述了国内外皂素生产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讨论了国内外皂素废水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等管理体系,最后对皂素废水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孙欣邓良伟吴力斌
关键词:皂素废水中药废水有机物浓度黄姜产业
添加原水改善SBR工艺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性能被引量:47
2005年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直接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处理系统的效率较低,COD去除率仅有10%左右,NH4+-N去除率70%左右;处理出水水质较差,出水COD高于1 000mg/L,出水NH4+-N在200mg/L左右;处理系统的工作不稳定,效能逐渐恶化.在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中添加部分未经厌氧消化的猪场废水(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明显提高,COD去除率高于80%,出水COD降到250~350mg/L;NH4+-N去除率高于99%,出水NH4+-N小于10mg/L;处理系统的稳定性也得到增强.添加原水后,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BOD5/COD比值从0.19上升到0.54,BOD5/TN比值从0.28上升到2.04,增加了微生物生长和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强化了反硝化作用,不仅提高了总氮去除效率,而且通过回补碱度,维持了处理系统的pH值稳定.
邓良伟郑平李淑兰孙欣汤玉珍
关键词: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SBR
基于碱度平衡与反硝化动力学的厌氧-加原水-间歇曝气工艺配水比例模型被引量:10
2007年
采用批式反硝化试验,研究了BOD5和NOx-N(NO3--N与NO2--N之和)浓度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源充足的条件下,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反硝化过程中NOx-N转化为零级反应,与NOx-N浓度无关;在碳源限制的条件下,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反硝化过程中NOx-N转化速率与BOD5的关系遵从Monod方程.以Monod方程和碱度平衡为基础,推导出配水比例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表明,进水碱度与进水氨氮浓度之比小于3.82时,仅靠配水措施不能平衡整个处理系统的碱度,还需要外加碱度;进水碱度与进水氨氮浓度之比大于6.90时,序批式反应器(SBR)可以直接处理厌氧消化液,不需要配水,厌氧-加原水-间歇曝气工艺不适用.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碱度与氨氮浓度之比大多为3.82~6.90,因此,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好氧后处理适宜采用厌氧-加原水-间歇曝气工艺.通过数学模型作图显示,配水比例随着水力停留时间、SBR反应器数量、反应器中微生物浓度、滗水器工作能力以及亚硝化率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反应器运行周期的增加而增加.
邓良伟孙欣陈子爱
关键词:猪场废水硝化反硝化碱度
缩短厌氧消化时间改善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好氧后处理性能的可行性被引量:15
2008年
采用批式厌氧消化以及间歇曝气的摇瓶试验进行猪场废水厌氧-好氧处理,研究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对好氧后处理的影响,以及控制厌氧消化进程改善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好氧后处理性能的可行性.对猪场废水原水(厌氧消化0d)直接进行好氧处理,COD和NH4+-N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5%和98%以上,出水COD低于300mg.L-1,NH4+-N低于10mg.L-1.对厌氧消化液进行好氧后处理,出水COD和NH4+-N浓度随好氧处理时间的增长逐渐升高,厌氧消化前处理时间越长,升高时间越早,幅度越大.实验结束时,出水COD基本在500~600mg.L-1之间;厌氧消化3、6、9、12d的消化液好氧后处理出水的NH4+-N分别达到22.2、105.4、147.6、171.4mg.L-1.尽管厌氧消化3d时,COD去除率只有47.5%,但消化液好氧后处理的效能仍然没有提高,只是系统恶化的时间略迟于厌氧消化6、9、12d的消化液.厌氧消化液好氧后处理效果差的原因主要是: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各污染物降解的差异导致了厌氧消化液可生化性降低以及碳、氮、磷比例失调,影响了好氧后处理过程微生物的生长;厌氧消化液中缺乏易降解有机物,导致反硝化效果差,产生的碱度不能弥补硝化过程消耗的碱度,引起pH下降,进而影响了微生物活性.因此,通过缩短厌氧消化时间的方式来改善消化液好氧后处理的性能是不可行的.
邓良伟陈子爱李淑兰孙欣
关键词: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反硝化硝化猪场废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