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建霞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依从
  • 2篇依从性
  • 2篇因素及护理
  • 2篇透析患者
  • 2篇维持性
  • 2篇维持性血液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干预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状况

机构

  • 4篇南通大学
  • 2篇南通市老年康...

作者

  • 6篇孟建霞
  • 2篇樊海英
  • 2篇王燕
  • 2篇吴江涛
  • 2篇谷雪静
  • 1篇赵玲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实用糖尿病杂...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4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104例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入选本次研究。患者既往服用双胍类和(或)磺脲类等降糖药。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2例。试验组予艾塞那肽治疗,对照组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逐渐减少原磺脲类药的使用,并在治疗后10天内停用磺脲类药。本试验共持续24周。分别记录试验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以比较组间或组内差异,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试验组治疗后B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BMI则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治疗后BMI有显著差异(P<0.001)。实验组治疗结束后TG、TC、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TG、TC、LDL-C、HDL-C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TG、TC、LDL-C、HDL-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3.8%(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6.5%(19例),结论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明显降低体重,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的风险因子,低血糖发生率低,使用安全。
谷雪静孟建霞吴江涛王燕樊海英
关键词:2型糖尿病疗效
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代谢状况的控制及患者依从性的评价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分析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依从性的评价,探讨其对控制T2DM患者代谢状况的效果。方法T2DM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在原口服药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即根据患者病情开具饮食控制处方和运动治疗处方;对照组在原口服药基础上给予常规的、口头上的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生活方式干预患者的依从性及各种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执行者所占比率均高于对照组(饮食控制:80例与52例,x2=7.08,P=0.029;运动疗法:78例与44例,x2=11.207,P=0.004)。干预后,试验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增高[干预前后分别为:FPG:(8.45±1.46)mmol/L与(6.66±0.67)mmol/L,P=0.000;2hPG:(12.76±2.25)mmol/L与(8.22±1.79)mmol/L,P=0.000;HbAlc:(7.68±1.06)%与(6.48±0.69)%,P=0.000;BMI:(25.90±1.72)kg/m2与(22.81±1.41)kg/113。,P=0.016;TG:(2.57±0.68)mmol/L与(1.88±0.35)mmol/L,P=0.006;TC:(5.72±0.13)mmol/L与(5.14±1.38)retool/L,P=0.043;LDL—C:(3.28±0.10)mmol/L与(2.81±0.57)mmol/L,P=0.009;HOMA—IR:7.58±0.19与4.58±1.98,P=0.000;HDL-C:(1.29±0.04)mmol/L与(1.62±0.27)mmol/L,P=0.003)],对照组FPG、2hPG、HbAlc、BMI、TG、HoMA—IR亦有所下降[干预前后分别为:FPG:(8.67±2.71)mmol/L与(7.26±1.21)mmol/L。P=0.001;2hPG:(12.82±2.15)mmol/L与(10.85±1.98)mmol/L,P=0.000,HbAlc:�
谷雪静吴江涛王燕樊海英孟建霞
关键词:2型糖尿病依从性代谢状况
引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引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对9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其抑郁程度,比较抑郁症状组(观察组)与无抑郁症状组(对照组)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90例患者SDS评分平均为(44.12±8.45),总分小于50分的占37.7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抑郁症状因素:年龄大于60岁(OR=5.02,95%CI:1.17~19.27)、血透并发症(OR=4.88,95%CI:1.15~18.60)、经济负担重(OR=4.12,95%CI:1.28~19.75)、初中及以下文化(OR=3.52,95%CI:1.31~18.54).结论血透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高,存在多个方面影响因素,根据不同患者的特征,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能有效预防和减轻透析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
孟建霞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状护理对策
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诱导透析前的护理(护理评估、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完善诱导透析前相关准备)、诱导透析中的护理、诱导透析后护理(严谨规范的下机护理、温馨夯实基础护理)。结果 40例患者中健康教育知晓38例(95.00%,38/40),护理缺陷发生0例(0.0%,0/40)、诱导期透析患者陪护5例(12.50%,5/40),护理满意度40例(10.00%,40/40),随后维持性透析依从性好39例(97.50%,39/40)。结论血液透析诱导期进行护理干预患者能够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减少诱导期透析患者陪护,护理满意度高,维持性透析依从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孟建霞赵玲
关键词:诱导期血液透析护理干预
影响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依从性判断,比较依从性差及依从性好,2组患者可能影响依从性因素等差异。结果 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好61.11%,依从性差38.89%;依从性差患者的年龄(64.34±17.67)岁、小学以下文化程度71.43%、胰岛素治疗认知程度差44.28%、自费医疗17.14%,高于依从性好患者的年龄(55.45±18.78)岁、54.54%、20.00%、5.45%(P<0.05),为影响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论影响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依从性的因素复杂,应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实行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及通过加强与老年患者及家属沟通予以改善。
孟建霞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依从性影响因素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观察
2021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血透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影响。方法:2018年度血透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度血透患者62例为观察组,分别进行实常规与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概念(19.45±3.11)VS(18.97±3.07)、健康知识(28.34±4.56)VS(27.97±5.03)、护理责任感(18.03±2.98)VS(17.88±2.79)、护理技能(23.98±4.07)VS(24.34±3.98),总分(89.80±15.48)VS(89.15±14.87),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干预以后观察组自我概念(24.78±3.25)、健康知识(38.45±6.00)、护理责任感(25.89±3.60)、护理技能(32.87±3.98),总分(121.99±18.65)高于对照组的(20.98±3.87)、(30.67±5.04)、(20.25±3.53)、(26.27±4.02)、(98.17±16.4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58例(93.55%,58/62)、护理满意度例(98.39%,61/62)高于对照组的50例(81.97%,50/61)、52例(85.25%,52/61),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模能提高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孟建霞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自我护理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