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宿星

作品数:49 被引量:176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1篇滑坡
  • 14篇黄土
  • 9篇地质
  • 8篇地质灾害
  • 7篇黄土滑坡
  • 6篇石流
  • 6篇泥石
  • 6篇泥石流
  • 3篇岩土
  • 3篇接触面
  • 3篇滑坡特征
  • 3篇黑方台
  • 2篇岩土工程
  • 2篇咬合
  • 2篇液化
  • 2篇灾害
  • 2篇证据权法
  • 2篇社会
  • 2篇统计分析
  • 2篇土工

机构

  • 46篇甘肃省科学院
  • 20篇兰州大学
  • 5篇兰州城市学院
  • 3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攀枝花学院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甘肃林业职业...
  • 1篇兰州资源环境...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49篇宿星
  • 24篇吴玮江
  • 18篇魏万鸿
  • 12篇叶伟林
  • 11篇冯乐涛
  • 10篇杨涛
  • 9篇刘兴荣
  • 8篇李霞
  • 6篇张满银
  • 6篇王国亚
  • 5篇张国信
  • 5篇周自强
  • 5篇董艳艳
  • 4篇杨涛
  • 4篇张连科
  • 3篇王得楷
  • 3篇董耀刚
  • 3篇刘伟
  • 3篇颉丽
  • 3篇刘迪

传媒

  • 7篇冰川冻土
  • 4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甘肃科学学报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人民长江
  • 1篇甘肃科技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甘肃高师学报
  • 1篇鄂州大学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探矿工程(岩...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7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的特征与成因被引量:36
2014年
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是黄土沿下伏泥岩等接触面滑动的黄土滑坡,是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的主要黄土滑坡类型之一.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发育的黄土斜坡一般为坡度10°~20°的地势低洼部位.上部黄土、下部泥质岩的"双层异质"斜坡结构,倾向坡外的接触面构成的软弱结构面,是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发育的地质基础.地下水作用是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的重要引发因素.斜坡上部黄土的渗透性较好,且垂直节理和落水洞发育,有利于降水入渗,而下部泥质岩的渗透性差,地下水易在接触面及其低洼部位汇集,使黄土底部接触面一带岩土长期处于过湿软塑-饱和状态,成为滑坡发育的软弱结构面.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具有滑动速度低、滑动距离短,滑体稳定性差、易复活滑动等活动特征.受斜坡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为滑移-拉裂型或塑流-拉裂型.
吴玮江宿星刘伟魏万鸿冯乐涛杨涛
关键词:接触面地下水
白龙江干流滑坡、泥石流堵江风险评价与处置技术研究
吴玮江魏万鸿穆鹏宿星刘兴荣冯乐涛杨涛叶伟林穆晓萱
该课题通过调查研究白龙江干流堵江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基本特征及演化机制进,预测滑坡、泥石流堵江的规模和影响范围。研究表明,白龙江干流堵江滑坡、泥石流的分布具有区域的集中性、流域的群发性以及局部的多发性,主要...
关键词:
关键词: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
饱和黄土滑坡形成中的侧压力作用——以甘肃黑方台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由于长期农业灌溉水的入渗,甘肃黑方台黄土台塬区自1984年以来已发生滑坡130余次,以黄土层内滑坡为主,占90%以上。其形成机理具有特殊性,灌溉水大量入渗在黄土层底部形成20余米厚的饱和软弱基座,除使该层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外,也使抗压强度降低,变形能力增强,在上部土体自重作用下,使饱和黄土向斜坡外侧发生强烈塑流变形。同时,在斜坡后部饱和黄土层中产生较大的侧压力,水平作用于前部斜坡体,助推其变形破坏和高速启程滑动,也是区内饱和黄土滑坡形成的动力来源之一。现场不同深度的侧压力观测资料表明,黑方台黄土台塬区侧压力主要产生在23.5m以下的饱和黄土层中,达30~230k Pa,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作用于滑坡体的水平推力可达2236kN/m。以黑方台2015年发生的4·29罗家坡滑坡为例,按不考虑侧压力和考虑侧压力分别计算其稳定系数为1.12和0.94,可见滑坡后部饱和黄土层中产生的侧压力对其形成有重要作用。
吴玮江宿星叶伟林魏万鸿杨涛冯乐涛
关键词:饱和黄土侧压力
基于证据权法与多源数据的陇中生态脆弱区滑坡敏感性评价——以天水市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运用3S技术和数理统计模型开展滑坡灾害敏感性分析评价仍然是当前区域滑坡研究的热点,评价单元、评价因子和评价模型的科学合理选取、确定和构建是滑坡敏感性分析评价的关键。以陇中黄土高原典型生态脆弱区的甘肃省天水市为研究区,基于证据权法(WOE)模型,选取地形因子、地质因子、人类活动因子、生态因子等4类13个孕灾因子,采用2种评价单元(栅格单元、斜坡单元)和2种数据分辨率(30 m、10 m),创建4个不同的滑坡孕灾因子数据集(GU30、SU30、GU10、SU10),并结合研究区详细的滑坡编目数据,开展研究区滑坡孕灾因子敏感性定量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区评价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孕灾因子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地层岩性、高程、地形起伏度、地表粗糙度和坡度等5个孕灾因子是区内滑坡发育的关键控制因子,即地质因子和地形因子控制和决定了区内滑坡的形成发育,地层岩性的整体敏感性值最高;敏感性分区评价结果表明,按滑坡点、滑坡面积和ROC曲线分别进行统计分析验证,基于斜坡单元(slope-unit,SU)分区的极高区滑坡占比高于基于栅格单元(grid-unit,GU)分区的极高区滑坡占比,基于斜坡单元10 m分辨率的滑坡敏感性极高区滑坡占比最高,基于斜坡单元10 m分辨率的滑坡敏感性评价结果的AUC值最大,其精度和准确度最高。因此,在滑坡敏感性评价中采用斜坡单元和高分辨率数据具有更高的评价精度效果。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分区结果与区内实际滑坡发育分布吻合,该分区结果也可为研究区滑坡灾害防治和国土空间规划利用提供技术借鉴。
李霞宿星张满银任皓晨周自强吴玮江董耀刚王国亚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滑坡证据权法敏感性
基于能量折减的质点运动学黄土滑坡滑距预测研究--以兰州地区为例
滑坡是山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地质地貌现象,其发育特征受赋存区域、地形地质条件、内外动力条件、气候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由于防灾减灾方面的重要性,滑坡滑动距离预测一直是...
宿星
关键词:黄土滑坡质点运动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兰州市地质灾害特征与防治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从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特征和城市发展建设方面,分析兰州市地质灾害的成因。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管理方面,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和兰州的实际,提出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对策和建议。该研究的突破在于把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技支撑与社会管理相结合。
宿星王得楷董艳艳施泽东张连科
关键词:地质灾害
天水黄土结构性变化诱发滑坡敏感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滑坡频频发生,尤其是近年来极端气候条件增多,集中强降雨导致甘肃天水地区黄土滑坡群发.2013年8月,在经历一周持续降雨之后,天水地区产生了大量的黄土滑坡以及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黄土地区滑坡发生后一些滑坡的复活往往与黄土的结构性存在紧密联系.选取天水花南村滑坡后壁黄土为研究对象,利用GDS三轴仪对滑坡区黄土原状样和重塑样进行了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状黄土表现出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而重塑黄土的应变软化现象急剧减小,二者的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也有差异.同时基于三轴试验结果,绘制了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的应力路径图,应力路径图再次证实了重塑样应变软化减小的现象.孔隙水压力随轴向应变变化图中可见,剪切初始阶段,重塑样的孔隙水压力增加较原状样更为迅速,对于滑坡的诱发更加敏感.
谌文武刘伟林高潮吴玮江宿星
关键词:黄土滑坡三轴试验应力路径敏感性
1985-2020年天水市黄土区滑坡灾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2023年
为探索甘肃省天水市滑坡土地利用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选取秦州区和麦积区作为典型黄土滑坡区的代表,基于12.5 m分辨率的ALOS DEM数据和1985—2020年全球30 m的精细地表覆盖动态监测产品,利用GIS空间分析、土地利用净变化量指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贡献率,分析滑坡体的特征参数、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识别出469个滑坡样本,平均高程集中于1200~1400 m,平均坡度10°~15°,平均坡向为西向坡,前后缘相对高差100~150 m,滑坡面积1×10^(4)~10×10^(4) m^(2),滑坡长度200~400 m。(2)1985—2020年滑坡区旱地最多,草原次之;期间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动态变化特征,分为1985—2000年持续变化阶段和2000—2020年微弱调整阶段;其中1995—2000年变化最剧烈,主要表现为旱地向草原和林地转化。(3)35年间旱地面积转化最多,累计8.74 km^(2),贡献给草原6.58 km^(2)、封闭落叶阔叶林1.94 km^(2)、不透水表面0.20 km^(2),其余的土地利用类型占比小,转化微弱;旱地、草原、封闭落叶阔叶林和不透水表面的土地利用净变化量最大。(4)单个滑坡体的利用方式逐年多样化,草原和封闭落叶阔叶林的增加提升区域的植被覆盖度,降低再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天水市区滑坡土地利用类型和时空变化规律为区域灾损土地的开发再利用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贾静宿星张军张满银李霞魏万鸿
关键词:滑坡转移矩阵
兰州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预警评价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选取兰州市150起典型地质灾害,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兰州市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并将兰州市地质灾害分布区域划分为危险性大区、危险性中等区和危险性小区3个区.针对兰州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现状,通过总结现行的监测预警方法及手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兰州市监测预警的方向,并针对进一步完善兰州市监测预警系统提出几点建议.
冯乐涛宿星吴玮江刘兴荣
关键词:地质灾害
中巴公路(国内段)泥石流演化的非线性特征与灾害放大效应被引量:2
2022年
通过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结合的手段,按照计算的沟壑密度统计,分析中巴公路沿线泥石流沟蚀作用的强度和特点,采用分形理论法分析泥石流流域形态演化的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中巴公路沿线52.4%的泥石流沟道发生沟蚀作用的能力较强,固体物源主要受控于沟道滑塌体和冲积扇堆积物;按照分形理论结果,研究区泥石流沟道数分别与流域面积、主沟道长度、主沟道比降、流域高差及岸坡平均坡度间的分形维数值依次为0.432、0.794、0.813、0.667和0.697,对泥石流的启动、演变或控制所起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流域面积、流域高差、岸坡平均坡度、主沟道长度和主沟道比降;一旦流域水流较大,会促发相邻的冲积扇同时启动,泥石流能量和淹没范围会快速剧增,放大其破坏效应,即小流域、小规模泥石流也可能存在大隐患.
刘兴荣张满银周自强宿星叶伟林文桃张国信刘迪
关键词:泥石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