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树稳

作品数:13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分子
  • 3篇动力学
  • 3篇动力学模拟
  • 3篇分子动力学
  • 3篇分子动力学模...
  • 2篇碳纳米管
  • 2篇密度泛函
  • 2篇密度泛函理论
  • 2篇密度泛函研究
  • 2篇纳米
  • 2篇纳米管
  • 2篇接触角
  • 2篇核DRELL...
  • 2篇泛函
  • 2篇泛函理论
  • 1篇哑铃畴
  • 1篇液滴
  • 1篇原子
  • 1篇原子核
  • 1篇原子核反应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力...
  • 4篇沧州师范学院
  • 3篇沧州师范专科...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崔树稳
  • 5篇朱如曾
  • 3篇闫红
  • 2篇杨洪秀
  • 1篇王小松
  • 1篇徐升华
  • 1篇孙祉伟
  • 1篇魏连甲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2篇沧州师范学院...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大学物理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沧州师专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子能级与强相互作用
2003年
通过对∑^-原子的理论分析,数值求解了相应的Dirac方程,得到了一组∑^-原子的能级值,与实验数据相当吻合;其结果连同K^-原子的情况支持了Batty光学模型势在奇异原子中应用的正确性,进而表明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为吸引力。
魏连甲崔树稳
关键词:能级强相互作用DIRAC方程光学模型势
双层石墨烯层间限域CO氧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双层石墨烯层间一氧化碳(CO)与氧(O)的氧化反应,获得了双层石墨烯层间距与反应能垒的定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反应初态、过渡态、末态体系总能以及反应能垒对层间距离变化敏感:随着层间距的逐渐缩小,反应能垒逐渐增加.因此,改变双层石墨烯层间间距可以实现反应能垒的原子级调控.通过差分电荷密度分析体系的电子结构,发现当双层石墨烯层间距较小时,过渡态O—C=O中碳原子与石墨烯上下层中的碳原子之间有明显的电荷堆积,出现sp轨道杂化,导致二者相互作用增强,在z轴方向受到束缚力,难以与吸附在石墨烯表面的氧原子形成较弱的O—C键,阻碍了过渡态O—C=O的形成.通过调控双层石墨烯间距,可以降低一氧化碳氧化反应能垒.该研究可为石墨烯的应用以及新型碳基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崔树稳崔树稳魏连甲钱萍
关键词:石墨烯密度泛函理论
纳米尺度下毛细作用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自从20世纪90年代纳米科技兴起以来,纳观毛细作用就是世界纳米科技研究的热点,这是因为纳米尺度下表面(界面)力的重要性远超过体积力,使得在纳米世界,毛细作用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具有极大的可利用性,另一方面,它又带来很...
崔树稳
关键词:纳米材料碳纳米管毛细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
关于非均匀系统局部平均压力张量的推导及对均匀流体的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由维里定理导出的适用于均匀系统的平衡态压力张量表达式可以分成两部分:动压力张量和位形压力张量.人们进而对平衡的非均匀系统进行物理分析得到了局部平均压力张量表达式.本文用更为简洁的方法推导出这一表达式.给出以原子直径为长度单位的局部平均尺寸L^*>8条件下均匀流体系统平均位形压力中的三部分贡献项(体贡献项、面贡献项和线贡献项)与L^*的理论关系式(含有待定参数);以氩原子气体为例,在温度180 K、原子数密度0.8下,对原子间采用林纳德-琼斯势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给出了0.4≤L^*≤升并趋于零,但线贡献项趋向零最快.从物理上解释了小尺寸L^*下各项行为的复杂特点.得出L^*足够大,才可以忽略面贡献项和线贡献项,而在纳米尺度下,忽略面贡献项和线贡献项,也就是忽略边界效应会给计算带来明显的误差.最后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出位形压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这些结论对于压力张量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时选项的最优化是有意义的.
崔树稳崔树稳朱如曾朱如曾
关键词:维里定理分子动力学模拟
纳观接触角的确定方法被引量:1
2015年
对纳观接触角的确定曾有过许多研究工作,本文对各种理论进行分析评论,指出其各自的优缺点甚至错误,认为最为简单实用的理论是朱如曾于1995年在《大学物理》((Vol.14(2)))的文章中对前人的宏观接触角的错误理论采用澄清接触角概念的方法所得到的纳观接触角的近似理论及近似公式α=(1-2EPS/EPL)π(其中EPL和EPS分别表示液体内部一个液体分子的势能和固体表面一个液态分子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势能,并可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得到),此理论属于纳观接触角的分子动力学理论的近似简化形式,值得进一步发展.为此,本文根据物理分析假设Gibbs张力表面上位于非三相接触区的一个液体分子的势能为EPL/2x,三相接触线上一个液体分子与其余液体的相互作用势能为(1+k EPS/EPL)αEPL/2xπ,其中x和k为优化参数.根据Gibbs分界面上处处势能相等条件,得到改进的纳观接触角的近似公式α=π(1-2x EPS/EPL)/(1+k EPS/EPL).对固体表面的氩纳米液柱,在温度90K下对液体分子之间采用林纳德-琼斯(L-J)势,液体分子与固体原子间采用带有可变强度参数a的L-J势,对0.650
崔树稳朱如曾魏久安王小松杨洪秀徐升华孙祉伟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
关于Young-Laplace公式的吉布斯自由能证明被引量:1
2008年
对于为论证球形液滴附加压强的Young-Laplace公式而设计的一个理想实验,有文献试图借助吉布斯自由能函数进行证明,本文给出符合这一条件的证明方法.
崔树稳朱如曾闫红
关键词:吉布斯自由能
考虑表面张力尺度效应的YOUNG方程被引量:1
2014年
对于Young方程,以液柱与固体表面的接触为例,考虑了表面张力的尺度效应,给出重要结论:对宏观润湿液体,液滴越小润湿性越高,并在某个有限小的临界半径上进入铺展区;对宏观不润湿者,给出了可行的分析方法.
崔树稳杨洪秀
核Drell-Yan过程中部分子的能量损失——三种考虑能量损失的方法
该文概述了核子结构函数的核效应及解释核效应的主要理论模型,如夸克集团模型,π介子盈余模型,Q<'2>-重新标度模型,双重x-重新标度模型,部分子演化模型,简单介绍了这些理论模型对l-A深度非弹性敞射过程,J/ψ光生过程和...
崔树稳
关键词:核DRELL-YAN过程部分子能量损失
文献传递
EMC效应和核Drell-Yan过程
2003年
综述了EMC效应和核Drell-Yan过程,以及解释它们的理论模型。
崔树稳
关键词:EMC效应核DRELL-YAN过程中子质子结构函数原子核反应
关于线张力对液滴-固体接触角的影响问题被引量:5
2009年
指出并论证了文献[7]得出的"线张力通过液滴在三相接触线处的形状变化对接触角发生作用,是造成接触角测量值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的结论是错误的.对于文献[7]所选取的两组典型参数下液滴与固体表面的平衡接触状态(即接触角θ和三相接触线曲率半径ρ)及其稳定性问题纠正推导错误后,得出系统各有3个平衡态,其中,2个稳定,1个不稳定,系统究竟处于哪一个稳定平衡态,由系统的初始条件决定,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线张力并不导致接触角测量值的不确定性.
崔树稳朱如曾闫红
关键词:接触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