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永梅

作品数:12 被引量:82H指数:7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玉米秸
  • 5篇玉米秸秆
  • 5篇热解
  • 5篇秸秆
  • 5篇催化热解
  • 3篇CAO
  • 2篇电池
  • 2篇电压
  • 2篇动力学
  • 2篇直接碳燃料电...
  • 2篇石墨
  • 2篇燃料电池
  • 2篇燃烧
  • 2篇转化率
  • 2篇开路电压
  • 2篇锅炉
  • 2篇CAO颗粒
  • 2篇CO
  • 1篇低NOX
  • 1篇动力学模型

机构

  • 12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12篇庞永梅
  • 9篇王晋权
  • 7篇陈鸿伟
  • 5篇白涛
  • 2篇程刚强
  • 2篇李永华
  • 2篇危日光
  • 2篇郭建
  • 2篇王春波
  • 2篇陈振洪
  • 2篇张郑磊
  • 1篇安连锁
  • 1篇黄其励
  • 1篇高建强
  • 1篇冯兆兴

传媒

  • 3篇可再生能源
  • 3篇电力科学与工...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电站系统工程
  • 1篇节能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2007年燃...

年份

  • 3篇2008
  • 9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秸秆催化热解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利用自行设计的固定床快速热裂解试验系统,研究了玉米秸秆催化热解(催化剂为CaO)规律及催化剂对热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探讨了CaO的催化机理。结果表明,750℃时,CaO在促进焦油裂解的同时,也促进了焦炭和气体产物的生成;CaO对气体产物中的CO2具有吸附作用,降低了CO2的含量,它对大分子脱氢具有明显的催化选择性,增加了产气中H2的含量。在试验中采用了2种催化剂添加方式,添加比为1∶1(质量比);分析了不同催化剂添加方式对催化热解的影响;采用悬挂方式时产气率达到57.68%;采用混合方式时,燃气中H2含量高达33.33%,燃气热值达到了12.389MJ/m3。
陈鸿伟王晋权庞永梅危日光
关键词:玉米秸秆氧化钙催化裂解
直接碳燃料电池(DCFC)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直接碳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燃料电池技术,其原理是碳和氧气勿需气化和重整而直接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效率可达80%,燃料利用率约达100%。自行组装了DCFC单体电池,工作温度为500~700℃;该电池采用熔融氢氧化物作电解质,并掺入一定量的催化剂;石墨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加湿氧气作氧化剂。对不同的电解质、不同的氧气流量下DCFC的输出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KOH比NaOH的导电性好,电池运行更稳定,更有利于电池的输出;氧气流量为70mL/min时,该电池的输出性能最佳,最大电流密度、功率密度分别为105mA/cm2和0.041W/cm2,开路电压达到0.74V。电流密度为45mA/cm2时,输出电压0.65V,可连续稳定运行20h。提出了热解-直接碳燃料电池联合系统,并以C10H22为例,分析了联合系统发电效率高达76.5%,表明该系统在未来集中式电厂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陈鸿伟王晋权高建强庞永梅
关键词:直接碳燃料电池石墨开路电压
直接碳燃料电池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直接碳燃料电池(DCFC)勿需碳和氧气气化、重整,而直接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效率可达80%,燃料的理论利用率可达100%,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燃料电池。文章所介绍的组装DCFC单体电池,以石墨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加湿氧气作氧化剂,采用熔融氢氧化物作电解质,并掺入一定量的催化剂,该电池工作温度为500~700℃。对不同工作温度、不同电解质和不同氧气流量下DCFC的输出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电池输出性能有很大提高;KOH比NaOH的导电性好,电池运行更稳定,更有利于电池的输出;氧气流量为70 mL/min,温度为650℃时,该电池的输出性能最佳,最大电流密度、功率密度分别为118 mA/cm^2和0.054 W/cm^2,开路电压达到0.76V。
庞永梅陈鸿伟王晋权白涛
关键词:直接碳燃料电池石墨开路电压
基于逾渗理论的CaO吸收CO_2动力学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石灰石循环吸收技术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减排烟气中CO2技术。但这种方法循环效率降低较快,吸收剂利用率也较低。为了对这一过程有很好的认识,改善吸收剂的利用率,针对颗粒典型气固反应模型的缺点,将逾渗理论应用于CaO与CO2反应模型中,对CaO颗粒吸收烟气中CO2的过程进行描述。实验数据与模型数据相结合,表明新的模型可以很好地对吸收过程进行描述,并得出:烟气中CO2体积分数对CaO转化率的影响主要是在反应初期的化学反应阶段;小粒径CaO颗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CaO的钙转化率。这为实际过程提高循环吸收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白涛王晋权庞永梅程刚强郭建
关键词:CAO颗粒转化率
暖风器运行对锅炉效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对暖风器运行对锅炉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暖风器运行将降低锅炉效率,所以,暖风器运行应以解决空气预热器腐蚀和积灰问题为主要目的。
庞永梅庞永祥白涛王晋权张郑磊
关键词:暖风器锅炉效率热风温度
CaO催化热解玉米秸秆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在管式加热炉中对玉米秸秆进行了热解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CaO后,气体中CO、H2、CH4含量均有增加,尤其是H含量增加最为明显,产气热值相对于纯玉米秸秆热解提高了17·9%。
陈鸿伟庞永梅王晋权陈振洪
关键词:玉米秸秆催化热解
基于逾渗理论的CaO吸收CO_2动力学模型被引量:2
2008年
石灰石循环吸收是一种高效而经济的减排烟气中CO2的技术,然而其循环效率降低较快,吸收剂利用率较低。为了对循环吸收过程有很好的认识,改善吸收剂的利用率,将逾渗理论应用于CaO与CO2反应模型中,对CaO颗粒吸收烟气中CO2的过程进行描述。实验数据与模型数据相结合,表明新的模型可以很好地对吸收过程进行描述:烟气中CO2体积分数对CaO转化率的影响主要在反应初期的化学反应阶段;小粒径CaO颗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CaO的钙转化率。该研究为提高循环吸收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白涛王春波李永华庞永梅程刚强
关键词:CAO颗粒转化率
水平浓淡燃烧器气固流动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在水平浓淡燃烧器的实际应用中,燃烧器的分离性能主要受分离挡板数量及布置方式的影响。该文在一挡板对称布置、一挡板不对称布置、三挡板不对称布置3种不同的方式下,通过调整燃烧器一次风挡板角度,对3种布置方式下燃烧器的阻力特性、浓淡风比及浓缩比进行了研究,旨在确定一次风挡板角度与分离挡板对燃烧器浓淡分离的影响,以便提高水平浓淡燃烧器的性能。结果表明,燃烧器挡板角度的调整对燃烧器的总体阻力特性影响很小;燃烧器挡板偏转对于燃烧器整体以及浓淡两侧的气流速度都有一定的影响,且对淡侧影响较大;燃烧器的浓淡分离效果随挡板偏角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且三挡板非对称布置的浓淡分离效果最好。
陈鸿伟冯兆兴安连锁李振中黄其励庞永梅李永华
关键词:水平浓淡燃烧器
生物质热解实验及动力学研究
为研究生物质的热解及催化热解行为,本文采用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热重分析实验了解生物质受热过程中的基本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达到最高热解速率时所对应的温度向高侧偏移,且升温速率越高...
庞永梅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生物质热解玉米秸秆催化热解
文献传递
催化热解玉米秸秆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在生物质热解中,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中的氧化物尤其是氧化钙对降低焦油产率、提高燃气产率是有利的。利用管式加热炉对玉米秸秆进行了催化热解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炉渣加入后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改变燃气中各组分的含量,提高产气率,同时还能提高燃气的热值,使燃气热值由原始燃气的9.737MJ/Nm3提高到17.079MJ/Nm3。
陈鸿伟庞永梅王晋权张郑磊
关键词:玉米秸秆催化热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