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嘉钡
作品数:
22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郧西县第一中学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理学
金属学及工艺
自然科学总论
更多>>
合作作者
陈世华
郧西县第一中学
康健
郧西县第一中学
陈涵
郧西县第一中学
王克典
郧西县第一中学
庹章喜
郧西县第一中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4篇
文化科学
2篇
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9篇
高考
7篇
命题
5篇
金属
4篇
考试
4篇
考试大
4篇
考试大纲
4篇
《考试大纲》
4篇
大纲
3篇
命题热点
3篇
化学方程式
3篇
高中化学
3篇
复习
3篇
复习参考
3篇
2010年高...
3篇
2011年高...
2篇
点预测
2篇
易错题
2篇
实验命题
2篇
试卷
2篇
试题
机构
14篇
郧西县第一中...
作者
14篇
康嘉钡
8篇
陈世华
3篇
康健
3篇
陈涵
1篇
庹章喜
传媒
8篇
中学生理科应...
4篇
数理化学习(...
2篇
中学化学
年份
1篇
2015
1篇
2012
5篇
2011
4篇
2010
1篇
2009
2篇
2008
共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几种金属最新考查视角
2008年
镁、铝、铁是《考试大纲》重点考查的金属,2008年高考考查视角主要有:一、以铝与强酸强碱反应为载体考查气体发生装置例1(2008年广东理基卷-31)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
康嘉钡
康健
关键词:
气体发生装置
稀硝酸
铁离子
化学方程式
稀硫酸
高考金属考查视角
2010年
金属及其化合物是高考命题重点模块,2009年高考考查视角主要有: 一、以钢铁腐蚀原理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例1(2009年广东理综题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康嘉钡
庹章喜
关键词:
高考命题
金属
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物
钢铁
2010年高考金属考点诠释
2011年
《考试大纲》重点考查的金属主要有铁、铝、钠,其次是镁、铜等,其中,铝、铁是高考命题热点,铝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而铁是过渡金属的代表.研究2010年16套化学相关的试卷,考查金属的主要视角有:
康嘉钡
陈涵
关键词:
金属
高考
考点
《考试大纲》
命题热点
试卷
几种金属最新考查视角
2009年
镁、铝、铁是《考试大纲》重点考查的金属,2008年高考考查视角主要有:
康嘉钡
康健
关键词:
金属
《考试大纲》
高考
铁
高考热点——实验误差分析
2010年
定量实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考命题看,实验由定性型走向定性与半定量融合型.误差分析一直是高考命题热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误差分析,采用表达式法.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根据题目要求、化学方程式等写出计算表达式;
康嘉钡
陈世华
关键词:
高考热点
化学方程式
高考命题
命题热点
融合型
2011年高考实验创新点预测
2011年
高考实验命题备受关注,从近几年高考实验命题看,命题选材关注生活实际,起点低,落点注重开放性、探究性,考查视角不断创新.本文对2011年高考实验命题创新点进行预测,供高考复习参考.
陈世华
康嘉钡
关键词:
实验命题
高考
复习参考
探究性
2010年高考金属考点诠释
2011年
《考试大纲》重点考查的金属主要有铁、铝、钠,其次是镁、铜等,其中,铝、铁是高考命题热点,铝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而铁是过渡金属的代表。
康嘉钡
陈涵
关键词:
金属
高考
考点
《考试大纲》
命题热点
2010年高考试题易错题启示
2010年
研究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16套化学试卷,高考命题不断创新,关注社会、联系生活实际,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命题从细节切入,有一部分试题表面看简单,但是,解题时易出现错误,这类题对2011年高考备考具有一定启示,本文精选部分试题,探究其错因以及对高考备考的启示。
陈世华
康嘉钡
关键词:
易错题
《考试大纲》
高考备考
化学试卷
关注社会
2011年高考金属命题新热点——铬
2012年
铬是重要过渡金属之一,近几年高考倍受关注.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可以用重铬酸钾检验人体酒精含量,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可以替代高锰酸钾作滴定剂,兼氧化剂和指示剂.铬元素又是水体污染的重金属元素之一.
康嘉钡
陈世华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重铬酸钾
高考
命题
酒精含量
水体污染
谨防误读《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2011年
高中化学教材中“两表”伴随始终,其中“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下面称“溶解性表”)一些信息易误读,导致理解、运用出错。本文仅根据《溶解性表》在中学化学应用角度收集常见一些错例,供复习参考。
陈世华
陈涵
康嘉钡
关键词:
溶解性
误读
高中化学教材
中学化学
复习参考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