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春丽

作品数:65 被引量:30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6篇地震
  • 23篇长波辐射
  • 16篇震前
  • 14篇遥感
  • 12篇地震前
  • 10篇引潮力
  • 9篇天体引潮力
  • 9篇卫星遥感
  • 7篇地震活动
  • 7篇OLR
  • 7篇M
  • 6篇热红外
  • 6篇卫星
  • 5篇前兆
  • 5篇流体
  • 4篇地震监测
  • 4篇地震预测
  • 4篇气温
  • 4篇强震
  • 4篇亮温

机构

  • 47篇中国地震台网...
  • 29篇中国地震局地...
  • 23篇中国地震局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海南省地震局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北京市地震局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阿尔斯特大学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东方红卫...

作者

  • 65篇康春丽
  • 19篇荆凤
  • 17篇刘德富
  • 15篇马未宇
  • 13篇申旭辉
  • 8篇杜建国
  • 7篇熊攀
  • 6篇孟庆岩
  • 6篇解滔
  • 3篇单新建
  • 3篇张景发
  • 3篇刘军
  • 3篇卢军
  • 3篇姚琪
  • 3篇李志雄
  • 3篇李美
  • 3篇李圣强
  • 3篇任静
  • 2篇王亚丽
  • 2篇闫伟

传媒

  • 13篇地震
  • 6篇地球物理学进...
  • 6篇国际地震动态
  • 4篇中国地震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中国地震监测...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学刊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卫星应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遥感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与2008年几个6.5级以上地震有关的长波辐射异常
<正>应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提供的长波辐射产品OLR,对2008年发生在我国西藏仲巴6.8级强震、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和新疆于田7.3级大震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地震在发震前一段时间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OLR...
荆凤申旭辉康春丽孟庆岩
文献传递
中国卫星地震应用系统框架与地震电磁卫星计划进展
<正>1卫星地震应用系统框架地震卫星和卫星地震应用系统建设已写入了《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十一五"规划》等多项重要规划中。根据防震减灾业...
申旭辉吴云单新建张景发康春丽陈化然张学民钱家栋丁鉴海王兰炜赵国泽
文献传递
地震预测直面社会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地震能否预测 ,以及地震预测对社会安定的影响是当前社科界非常敏感和关注的问题。文章对上述问题结合实例作了深入分析 ,认为只要敢于突破旧观念 ,善于创新技术途径 ,地震预测就能走出目前的“混沌”状态 ,在 10年内将地震三要素的短期预报推进到可直面社会的新高度。文中最后对地震预测直面社会前的必要工作 ,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刘德富康春丽
关键词:地震活动震级发震时刻地震灾害地震预测地震社会学
印度大地震的可预警信息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20 0 1 0 1 2 6印度西北部的普杰地区发生了 7 8级强烈地震。对这次强震事件 ,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的数值产品资料 ,分析了以普杰为中心整个西亚范围内 ,事件发生前后共计 6个月的月平均辐射场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发现自震前 2个月至震时当月 ,普杰地区始终是一个辐射 (热 )场的高值中心 ,震后明显消散。据此认为印度大地震有可识别的预警信息 ,提出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及其产品 ,有可能为“突破”
侯建盛康春丽刘德富
关键词:卫星遥感长波辐射预警信息地-气系统地震预报
基于潮汐调制的玉树地震热异常现象
2015年
计算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青海玉树Ms7.1地震前后潮汐力位变化,并以潮汐力位变化为时间指示,处理美国NOAA提供的大气温度(AT)、地面长波辐射(OLR)数据资料,结果显示:玉树地震发生时正处于震中所受引潮力较大的极值附近;在震中附近,大气温度和地面长波辐射遥感影像,都呈现出震前增温、震后衰减的清晰过程。
康春丽刘德富任静马未宇
关键词:玉树地震大气温度长波辐射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_S7.3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为了分析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热红外亮温异常,收集了以震中为中心30°~45°N、70°~95°E范围内由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观测的亮温资料,资料时间段为2012年5月1日~2014年4月30日。应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计算了每一个像元的小波相对能谱,得到了分析区域内相对能谱的时空演化过程。分析结果显示,从2013年10月开始相对能谱在震中附近出现异常,随后异常逐渐扩大并向阿尔金断裂带和西昆仑断裂带东段区域扩展。从同年11月开始塔里木盆地西缘的中天山、南天山和西昆仑区域断裂带西段开始出现异常,之后异常区域进一步扩大并向断裂带迁移,最终形成沿塔里木盆地周围断裂带分布的带状异常区域,异常在2013年12月下旬和2014年1月上旬达到峰值。随着地震的临近,异常区域开始减小,异常幅度也开始减弱,至地震发生时震中区附近异常已经消失,但在阿尔金断裂和中天山区域异常仍存在。于田地震发生后异常迅速衰减,2014年2月下旬异常基本消失。
解滔郑晓东康春丽卢军马未宇
关键词:于田地震亮温热红外小波变换
短临预报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
杜建国秦嘉政邓志辉石绍先顾瑾平康春丽
该课题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预测地震的开拓性研究,开发了信息快速查询、地震活动性分析、地震前兆分析、地质构造与异常空间关系分析以及地震发生能量背景分析等功能,提高了数据使用效益,拓宽了地震分析预报的方法。利用云南地区和首...
关键词:
关键词:短临预报地震技术方法
红外遥感技术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正>利用卫星遥感热红外技术开展地震预报研究,至今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概括起来可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其中早期阶段的研究主要以热红外图像的定性分析为主,通过震例分析,归纳总结了地震红外热图像的异常演化特征,并结合相...
康春丽李美荆凤熊攀刘德富
关键词:地震预报气象条件
文献传递
基于地震监测应用的地表温度和长波辐射数据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从数据本身特征及其应用2个方面对地震监测中常用的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和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OLR)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全球数据进行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数据在高纬度和中纬度地区具有空间分布上的一致性,但在赤道及低纬度地区则表现出明显差异,认为这一差异与云量分布关系密切;根据我国大陆的云量分布特点选择特征点进行LST和OLR的对比分析表明,云量大于65%的区域,二者的同步性较差,云量低于65%的区域,则同步性较好。据此,以同步性较好的青海地区和同步性较差的中南部区域为试验区,对比了2种数据的涡度计算结果。研究表明,在地震监测应用中,利用2种数据获得的地震异常信息在时、空、强特征上表现为相同或不同都是可能的,LST主要是对增温现象的反映,而OLR则侧重于对整个地-气系统异常的综合反映。
荆凤申旭辉康春丽熊攀
关键词:地震监测
地震电离层响应异常时空演化统计特征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利用DEMETER卫星运行约6.5年总离子浓度数据和期间全球发生Mw 4.8以上地震参数,自动检测距震中1500 km范围内、震前15天出现电离层扰动,统计电离层扰动异常随地震临近在时间、空间上的演化特征以及异常变化幅度随震级变化规律.数据处理过程中通过控制K_p指数以去掉部分因太阳活动引起的电离层扰动.统计结果显示,地震探测率及电离层响应异常幅度随震级增大而增高.大地震能引起强电离层扰动,扰动幅度可超过背景值1倍以上.全球范围,电离层存在变化活跃区,小幅度电离层扰动趋向于背景变化.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是有利的地震电离层响应监测区.地震相关电离层扰动异常出现频次随地震临近而增高,主要出现在震前一周.空间上,扰动有随地震临近向震中运移的趋势.
李美王芙蓉张晓东谭悍东康春丽解滔
关键词:地震电离层响应统计特征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