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 作品数:58 被引量:58 H指数:5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一种肿瘤靶向性纳米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光热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肿瘤靶向性纳米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肿瘤靶向性纳米粒为球形壳核结构,包括PFOB核心以及环绕在PFOB核心外的IR780核脂质体膜,所述IR780核脂质体膜包括脂质体层以及IR7... 王志刚 宋娇 杨竹 冉海涛 李攀 郝兰 张妮 张亮 易衡静文献传递 博尔纳病病毒p24片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简单方便,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能够优化提高PCR的扩增效率,降低PCR污染发生率,准确、快速检测标本中的BDV核酸。本发明提供的博尔纳病病毒p24片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包... 谢鹏 金戈 张亮 徐晓艳乙酰化生物学研究进展 2014年 自从可逆性蛋白质乙酰化修饰发现以来,前30年的研究多局限于探索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参与染色质重塑和基因转录的调控,并发现了作用于组蛋白的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及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近十年来,随着在细胞核外的细胞成分中发现乙酰化的非组蛋白及其相关的修饰酶,可逆性的乙酰化修饰在多种细胞生命过程中存在调控潜能逐渐得到认识。然而,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到的蛋白质乙酰化修饰谱还不明确。由于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可以在全蛋白质组学水平对乙酰化修饰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乙酰化组学的复杂性,提出乙酰化修饰可能与磷酸化修饰一样普遍存在,并在生物学过程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的蛋白质乙酰化鉴定是一个有待继续探索的领域,将会提供更全面更有价值的蛋白质乙酰化修饰谱信息。 刘霞 张亮 黄荣忠 王啸 王明菊 杨柳 张陆军 陈世刚 谢鹏关键词:乙酰转移酶 去乙酰化酶 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人miR-134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鉴定 2014年 目的:构建包含外源性miR-134前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使其在人类少突胶质瘤(oligodendroglia,OL)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iR-134的功能及作用靶标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人类OL细胞基因组DNA扩增miR-134前体,将所得目的片段克隆到pEGFP-N1载体上,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将其转染至人类OL细胞中,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表达情况,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34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pEGFPmiR-134重组质粒经酶切、PCR鉴定可见目的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经测序可见插入序列正确。将重组质粒转染OL细胞后,荧光定量PCR结果示pEGFP-N1空质粒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的miR-134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882);pEGFP-miR-134质粒转染组miR-134表达水平是pEGFP-N1空质粒转染组的52倍,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3)。结论:通过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可以高效表达外源性microRNA分子,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王明菊 张亮 白顺杰 杨柳 周婵娟 房亮 谢鹏关键词:微小RNA 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 抗博尔纳病病毒磷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制备抗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重组磷蛋白(p24)多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为BDV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用本课题组前期制备的重组BDVp24蛋白经背腿部多点皮下注射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共免疫4次,末次免疫后第7天采血,分离血清,采用抗原亲和纯化法纯化抗血清,ELISA法测定抗血清效价;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鉴定其特异性。结果制备的抗BDV p24多克隆抗体的纯度为98%,ELISA效价达1∶128 000,该抗体与重组p24蛋白和BDV感染OL细胞表达的p24蛋白均能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制备了灵敏性和特异性良好的抗BDV p24多克隆抗体,为研发相关的诊断试剂和研究该病毒的感染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马丽华 黄荣忠 张亮 徐晓艳 曾粒 刘钊 邓婧 李文娟 谢鹏关键词:博尔纳病病毒 磷蛋白类 多克隆抗体 载氢-纳米氧化铈微泡对小鼠造血系统抗辐射作用的分析 2020年 为探讨载氢-纳米氧化铈微泡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本研究检测载氢-纳米氧化铈微泡的表征,并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载氢-纳米氧化铈微泡组。小鼠经6Gy x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剂量率2 Gy/min)。于照射后3 d和8 d处死小鼠,检测其外周血细胞数、脾脏和胸腺指数、骨髓和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照射后3 d和8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载氢-纳米氧化铈微泡组和照射对照组的白细胞均明显下降,相比照射对照组,载氢-纳米氧化铈微泡组有改善(p<0.05或p<0.01);而载氢-纳米氧化铈微泡组和照射对照组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均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微泡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有下降,和照射对照组相比,载氢-纳米氧化铈微泡组的胸腺指数明显改善(p<0.05或p<0.01)。照射后3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照射对照组的骨髓细胞较少,存在细胞碎片,载氢-纳米氧化铈微泡组骨髓细胞数量略有减少,存在细胞核松散现象。而照射后8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照射对照组的骨髓细胞几乎找不到,载氢-纳米氧化铈微泡组骨髓细胞有一定数量,存在细胞凋亡现象。本研究表明,载氢-纳米氧化铈微泡通过保护造血组织、改善造血功能,对机体起到一定的辐射防护作用。 赵钕君 张亮 王颖 陈雪莹 王冬制备叶酸受体靶向载阿霉素/黑色素多功能造影剂及体外超声/光声显像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制备叶酸受体靶向载阿霉素/黑色素的多功能造影剂,评估其基本特性、体外细胞靶向能力、超声和光声显像效果以及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乳化法和冷冻干燥减压充入C3F8气体的方法制备叶酸受体靶向载阿霉素/黑色素多功能造影剂,以马尔文激光仪检测其平均粒径及表面电位,应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量阿霉素载药量,于凝胶模型中观察其体外超声、光声增强显影能力,以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验证其体外细胞靶向能力和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结果叶酸受体靶向载阿霉素/黑色素脂质多功能造影剂平均粒径为(659.60±27.56)nm,Zeta电位为(-38.90±4.00)mV,阿霉素载药率为85.72μg/mg。叶酸受体靶向造影剂大量聚集在MDA-MB-231细胞表面,具有较好的体外超声、光声显像能力,对MDA-MB-231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叶酸受体靶向载阿霉素/黑色素多功能造影剂是集靶向治疗、超声和光声多模态显像于一体的多功能造影剂,有望成为乳腺癌精准显像和治疗的理想分子探针。 姚元志 王志刚 张亮 王冬 李芳关键词:光声成像 多柔比星 黑色素 黑色素在医学诊疗上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18年 黑色素是分布最为广泛的自然色素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黑色素可作为一种新型诊疗介质,具有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本文围绕黑色素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张亮 杨珂 王颖 陈雪莹 赵钕君 王冬关键词:黑色素 分子成像 造影剂 诊疗 BDV核蛋白FQ RT-PCR试剂盒的评价与应用 2010年 为评价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核蛋白荧光定量PCR(FQRT-PCR)试剂盒的各项指标,比较分子信标探针相对普通探针的优势,并了解其实际检测效果,本课题组使用BDVOL持续感染细胞株、非BDV病毒序列转染的OL细胞、正常的OL细胞,对BDVRT-PCR试剂盒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同时检测部分临床病人和动物外周血液RNA。实验结果显示:试剂盒可以检测出的病毒RNA最低浓度为2.5×101,相当于1个病毒拷贝数,无非特异检出;不同批次的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变异系数小于0.7;加速破坏的试剂盒和正常试剂盒检测结果之间变异系数在2以内;对临床病人检测阳性率为3.6%,对动物检测阳性率为4.2%(猪)和1.5%(马)。可见该试剂盒重复性和稳定性均好;敏感性、特异性优于普通探针试剂盒,是BDV基础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测的良好工具。 徐鸣明 展群岭 张英英 张亮 宋武琦 张凤鸣 谢鹏关键词:博尔纳病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核蛋白 新疆伊犁地区驴脑组织亨德拉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调查新疆伊犁地区草原放养驴群中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HeV)中枢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核酸片段的方法对采自新疆伊犁地区草原放养、未接种HeV疫苗的65例驴脑组织进行HeV核蛋白(N)基因片段检测。结果65例驴脑组织成功进行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未检出阳性样本。结论目前尚未发现我国新疆伊犁地区放养驴中存在HeV中枢神经感染的证据,提示该地区出现HeV感染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冯裕星 胡子成 徐红波 何丰 孙后超 牟君 展群岭 徐鸣明 张亮 胡永波 李雷雷 谢鹏关键词:N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