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华

作品数:42 被引量:305H指数:10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8篇慢性
  • 16篇阻塞性
  • 16篇慢性阻塞性
  • 14篇肺疾病
  • 13篇阻塞性肺疾病
  • 13篇慢性阻塞性肺...
  • 10篇疗效
  • 10篇疾病
  • 6篇疗效观察
  • 5篇预后
  • 5篇老年
  • 5篇肺癌
  • 4篇蛋白
  • 4篇通气
  • 4篇重症
  • 4篇细胞
  • 4篇肺炎
  • 4篇干预
  • 3篇重症肺炎
  • 3篇细胞肺癌

机构

  • 42篇商丘市第一人...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胸科医...

作者

  • 42篇张伟华
  • 12篇张春玲
  • 8篇张秀丽
  • 5篇韦安猛
  • 4篇王峰
  • 3篇刘占祥
  • 3篇李志杰
  • 3篇刘银芳
  • 2篇史册
  • 2篇曹秀真
  • 2篇魏晓颖
  • 2篇王珍
  • 2篇许爱国
  • 2篇田景霞
  • 1篇吴天峰
  • 1篇许学升
  • 1篇焦鹏飞
  • 1篇牛瑞兰
  • 1篇石红英
  • 1篇李艳丽

传媒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中华健康管理...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8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1998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住院期间血糖升高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发作期(COPD-AE)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31例COPD-AE患者入院3d内进行空腹血糖测定。根据空腹血糖把患者分为血糖异常组(空腹血糖≥6.1mmol/L),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6.1mmol/L)。结果82例(62.6%)COPD-AE患者空腹血糖≥6.1mmol/L,其中确诊糖尿病患者36例(27.5%),血糖升高组多为高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住院期间血糖升高是影响COPD-AE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对血糖升高的患者应给予积极的治疗。
张秀丽张伟华
关键词:高血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状态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化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状态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肺癌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均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检测对比两组化疗前后白介素4(IL-4)、IL-6、IL-10、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根据疗效分为有效者、无效者,比较不同疗效患者化疗前后IL-4、IL-6、IL-10、IFN-γ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对疗效的预测价值,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观察组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后第4、15、21 d血清IL-4、IL-6、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IFN-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化疗2个周期后第4、15、21 d血清IL-4、IL-6、IL-10水平低于化疗前,IFN-γ水平高于化疗前(P<0.05);化疗前有效者血清IL-4、IL-6、IL-10水平低于无效者,IFN-γ水平高于无效者(P<0.05);有效者化疗2个周期后第4、15、21 d血清IL-4、IL-6、IL-10水平低于化疗前及无效者,IFN-γ水平高于化疗前及无效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IL-4、IL-6、IL-10、IFN-γ水平与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疗效显著相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化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后第4、15、21 d血清IFN-γ水平与IL-4、IL-6、IL-10水平呈负相关(P<0.05);IL-4、IL-6、IL-10、IFN-γ预测疗效均具有较高AUC值,尤以联合预测最高;血清IL-4、IL-6、IL-10高表达者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IFN-γ高表达者生存率高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存在Th1/Th2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状态紊乱,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对改善机体免疫平衡有效;IFN-γ、IL-4、IL-6、IL-10水平与化疗疗效显著相关,联合检测可提高疗效与预后价值,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韦安猛张伟华张春玲张德震李向向
关键词:肺癌化疗TH1/TH2细胞因子预后
量化评估策略下的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采取量化评估策略下的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COPD患者7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58.96±3.19)岁,病程(6.86±1.23)年,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58.94±3.21)岁,病程(6.83±1.25)年,实施量化评估策略下的延续性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自我感受负担、肺功能、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中的经济评分[(3.29±0.37)分比(5.42±0.81)分]、情感评分[(13.07±2.11)分比(15.67±2.14)分]、身体评分[(4.09±0.42)分比(6.12±1.01)分]均低于对照组(t=14.937、5.403、11.590,均P<0.00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69±0.18)L比(1.31±0.16)L]、用力肺活量(FVC)[(2.28±0.29)L比(1.73±0.26)L]、呼气峰流速(PEF)[(368.87±22.65)L/min比(326.93±22.54)L/min]均高于对照组(t=9.854、8.819、8.197,均P<0.001)。护理后,观察组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低于对照组[(20.78±3.10)分比(26.54±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52,P<0.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4.87%(37/39)比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42)。结论COPD患者采用量化评估策略下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促进肺功能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升,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时鹏鹏王珍张伟华焦鹏飞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续性护理自我感受负担肺功能
基于微信平台的管理模式对轻中度慢阻肺患者的干预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平台的管理模式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轻中度慢阻肺患者根据奇偶随机化入组100例, 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门诊治疗及健康教育随访, 观察组在对照组同样治疗的基础上进入慢阻肺微信管理群, 应用微信平台进行管理。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戒烟情况、吸入药物依从性(MMAS-8)评分、慢阻肺评估测试(CAT)问卷评分, 6 min步行距离(6MWD)和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等]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完成干预随访, 对照组35例完成随访, 观察组失访率低于对照组(8%比30%)(P<0.05);干预后观察组戒烟成功率、MMAS-8评分、CAT评分、FEV1及FEV1%预计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2.4%比53.6%、(5.17±1.06)比(4.55±0.94)分, (6.72±4.29)比(9.37±4.54)分, (1.87±0.44)比(1.64±0.41)L, (69.48±10.97)%比(64.46±8.25)%](均P<0.05);观察组6MWD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1.5±92.3)比(382.9±79.7)m](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轻中度慢阻肺患者的戒烟率及用药依从性, 改善患者症状及肺功能。
张春玲王珍刘畅周晓蕾高婧陈静思徐昊张伟华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干预性研究
血清降钙素原、肝素结合蛋白、白细胞介素-6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被引量:39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173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普通肺炎组95例,重症肺炎组78例,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入院24 h内对肺炎患者进行SOFA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试对象血清PCT、IL-6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HBP水平;根据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ICU)28 d内病情转归情况将重症肺炎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7例,预后不良组21例;比较对照组、普通肺炎组、重症肺炎组血清PCT、HBP、IL-6水平及SOFA评分;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血清PCT、HBP、IL-6水平及SOFA评分;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重症肺炎预后不良发生有关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HBP、IL-6联合SOFA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普通肺炎组、重症肺炎组血清PCT、HBP、IL-6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与普通肺炎组比较,重症肺炎组血清PCT、HBP、IL-6水平及SOFA评分显著升高(P <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重症肺炎患者血清PCT、HBP、IL-6水平及SOFA评分显著升高(P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血清PCT、HBP、IL-6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有关(P <0.05);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PCT、HBP、IL-6和SOFA评分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3(95%CI:0.617~0.908)、0.749(95%CI:0.604~0.856)、0.632(95%CI:0.514~0.780)、0.774(95%CI:0.625~0.893),血清PCT、HBP、IL-6联合SOFA评分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15(95%CI:0.793~0.977),血清PCT、HBP、IL-6联合SOFA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Z=2.276、2.091、3.197、1.990,P <0.05)。结论血清PCT、HBP、IL-6联合SOFA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有较高
张春玲杨远见刘畅张伟华
关键词:重症肺炎降钙素原白介素-6
USP9X shRNA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侵袭和凋亡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9X(USP9X)shRNA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侵袭和凋亡影响.方法USP9X shRNA慢病毒感染A549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下调效果,MTT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克隆实验测定克隆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Transwell小室测定侵袭和迁移,免疫印迹检测KI-67、PCNA、C-Caspase-3、C-Caspase-9、MMP-2、MMP-9、E-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USP9X shRNA慢病毒感染后的A549细胞中USP9X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降低,细胞凋亡水平增加,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细胞中KI-67、PCNA、MMP-2、MMP-9蛋白水平下降,C-Caspase-3、C-Caspase-9蛋白水平升高,E-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Vimentin蛋白水平降低.结论USP9X shRNA抑制NSCLC A549细胞侵袭并诱导凋亡.
李志杰韦海涛张伟华李丽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性肺损伤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肺损伤病人采用数字表格方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病人则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病人的肺功能和炎性因子,胸CT,胸片等多项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前以及48小时后其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病人转化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以及死亡人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病人在治疗一周后胸CT,胸片结果比较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急性肺损伤病人运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改善病人预后。
张伟华
关键词:乌司他丁急性肺损伤
干预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干预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门诊或病房收治的COPD患者9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管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纳入管理,为每位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进行COPD防治知识讲座、戒烟宣传教育、呼吸功能锻炼、用药指导、心理疏导,时间为6个月,测定2组患者入选前后吸炯率、6分钟步行距离(6MWD/m)、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变化.结果 6个月后管理组吸烟率较对照组下降(x2=4.464,P<0.05),管理组戒烟率较对照组增高(x2=9.119,P<0.05).随访6个月后对照组6MWD/m为(318.7±70.6)m,与入选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84,P=0.024);管理组6 MWD/m为(372.0±76.3)m,较健康教育管理前增加(t=-7.14,P=0.00).管理组6个月后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及SGRQ总评分(45.3±18.1)、(36.8±23.1)、(34.5±21.4)、(40.5±21.3)均较管理前(62.1±21.8)、(53.9±19.7)、(48.6±20.3)、(53.7±18.6)下降(t=6.15、5.18、4.70、5.07,均P<0.05);对照组6个月后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及SGRQ总评分与入选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3、-1.24、-4.17、-2.95,均P>0.05).结论 对COPD患者干预管理可以降低患者吸烟率、增强患者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张春玲刘银芳张伟华张秀丽
关键词:生活质量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是否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分为感染组21例与未感染组55例,回归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对应干预措施。结果结果 两组在性别、病程上差异无意义,P>0.05;在年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住院时间、糖尿病史、并发肺心病、入住ICU、口腔护理、雾化吸入治疗、入院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上存在差异,P<0.05。年龄≥70岁、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入住ICU、入院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14d以及糖化血红蛋白≥7%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口腔护理、雾化吸入治疗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如高龄、多种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以及高血糖等,因此,需要根据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给予相对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张小曼张伟华房翠
关键词:急性期多重耐药菌感染
哮喘患者诱导痰中TARC、MDC水平变化及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及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在哮喘中的作用及评价哮喘发作严重程度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5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轻中度组20例、重度组15例)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ELISA法检测诱导痰内TARC、MDC水平,痰涂片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测定肺功能,记录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分析TARC、MDC、EOS%、FEV1%pre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轻中度、重度哮喘组诱导痰TARC、MD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TARC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诱导痰TARC水平与MDC、EOS%呈正相关;MDC与EOS%呈正相关,与FEV1%pred呈负相关;轻中度、重度哮喘组治疗后TAR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TARC的水平可作为哮喘患者临床病情判定和疗效观察的良好指标,吸入糖皮质激素至少部分是通过降低TARC水平减轻气道炎症反应;MDC可能与哮喘气道炎症的慢性持续过程有关。
张春玲王静程哲张伟华
关键词:气道炎症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