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川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草原
  • 3篇草原生态
  • 2篇植被
  • 2篇土壤
  • 2篇草原生态系统
  • 1篇营养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系统
  • 1篇生产力
  • 1篇生态
  • 1篇
  • 1篇
  • 1篇
  • 1篇
  • 1篇
  • 1篇
  • 1篇
  • 1篇
  • 1篇草地
  • 1篇草地土壤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张小川
  • 4篇徐琪
  • 4篇蔡蔚祺
  • 1篇熊毅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学进展

年份

  • 2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土壤-植被系统中物质的循环
张小川
草原土壤—植物系统间元素的交换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运用生态系统观点,研究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两类草原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增长过程和植物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规律,并对植物体中元素的释放归还特点,作了一些探讨。
张小川蔡蔚祺徐琪
关键词:土壤植物
草地土壤——植被系统的生产力及其营养物质循环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从论述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入手,对氮和磷两大营养元素在该系统中循环的某些新进展作了综述。草原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介于森林和荒漠之间。该生态系统中氮素的绝大部分贮存在土壤有机质库中,约只有2—8%的氮素进入植物体。氮素的输入途径主要包括:干湿沉降物、施肥和生物固氮等,植物叶片也可能直接吸收大气中的NH_3。输出途径主要有:氨的挥发、氮素的淋失、流失和反硝化损失。氮素也可直接从植物体以气态形式损失。输入和输出间的平衡状况,因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草原的利用状况和管理水平而有很大的差异。磷素的输入和输出途径与氮素相似,只是磷的循环相对较稳定和封闭,为非完全型循环,无气态迁移这一项。对磷素循环的研究远没有对氮素的研究那么多,但正在逐步受到重视。
张小川蔡蔚祺徐琪
关键词: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植被营养
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植被组分中氮、磷、钾、钙和镁的循环被引量:34
1990年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两种典型草原的生产力、营养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分配及其循环。研究表明,除C和N在植物组分中贮量稍高以外,P、K、Ca和Mg的99%以上存于土壤分室中。而植物组分中的营养元素则主要贮存于根系之中。1985年至198(?)年,羊草草原地上凋落物的形成量为234克·米^(-2),大针茅草原为88.4克·米^(-2);同期凋落物的消失量分别为219.6和91.1克·米^(-2);从活根向死根生物量的年转移量分别为1712和920克·米^(-2);根系的降解速率分别为0.00355和0.00365克·克^(-1)·天^(-1)。文中给出了诸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图,讨论了两类草原生态系统中元素循环的特点。
张小川蔡蔚祺徐琪熊毅
关键词:草原生态系统植被
草原土壤-植被系统中硅、铝、铁和锰的循环被引量:9
1990年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两类典型草原中Si、Al、Fe和Mn在生态系统各分室中的分配和循环。结果表明,各分室中元素的贮量顺序为:Si>Al>Fe>Mn,且其贮量在年度之间有变动。草原生态系统中元素的很小一部分贮存于生物系统中,而生物系统中元素的绝大部分贮存于根系中。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两类草原生态系统经过一年的运转,输出量大于输入量,生物系统中大部分元素的贮量减少。 各元素在生态系统各分室间的循环量大小顺序与其贮量大小顺序相符。生物活体对Si、Al、Fe和Mn的年总吸收量在羊草草原分别为28.8、5.19、3.15和0.183g·m^(-2)·a^(-1),在大针茅草原分别为13.4、2.27、1.14和0.0567g·m^(-2)·a^(-1);生态系统中元素的年矿化量在羊草草原分别为94.1、16.1、10.5和0.39g·m^(-2)·a^(-1),在大针茅草原分别为57.3、9.12、5.24和0.157g·m^(-2)·a^(-1),释放/吸收比大于1。
张小川蔡蔚祺徐琪
关键词:草原生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