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
- 作品数:37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鼻小柱支架联合鼻翼支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整形支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鼻小柱支架联合鼻翼支架,主要包括本体,本体由鼻小柱支架与鼻翼支架构成,鼻翼支架对称分布于鼻前棘的两端,鼻小柱支架位于鼻前棘上方区域,鼻翼支架与鼻小柱支架的结合部分设有一定的...
- 郭军常财旺孟志兵黄锦华张强邵苗苗
- 文献传递
-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对下颌角肥大截骨整形患者围手术期的可行性被引量:1
- 2020年
- 探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下颌角肥大截骨整形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的效果。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中心接受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患者6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27(23.23±2.54)岁;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0~29(23.87±2.58)岁。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情况,评估应用效果。干预组30例患者均满意,满意度100%;对照组30例中满意26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诊疗前后的焦虑评分均降低,干预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应用到下颌角肥大截骨整形手术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张强郭军刘旺
- 关键词:下颌角肥大截骨
- 颈淋巴清扫术中副神经解剖的临床体会
- 2015年
- 目的:通过回顾保留副神经的颈淋巴清扫病例中副神经解剖的几种方法 ,分析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本组15例病例中,3例由胸锁乳突肌前缘分离找到副神经大约需25 min;2例由斜方肌前缘分离找到副神经大约需30 min;10例由胸锁乳突肌后缘分离副神经大约需5 min,有的翻瓣完成后即可隐约看见副神经。结果:采用胸锁乳突肌前缘分离找到副神经的3例患者,副神经保留完好,术后肩功能影响较小;采用斜方肌前缘分离找到副神经的2例患者中,有1例分离时副神经被切断,术后肩功能恢复较差;采用胸锁乳突肌后缘分离副神经的10例患者,副神经均保留完好,术后肩功能恢复较好。结论:3种解剖方法中,自胸锁乳突肌后缘分离副神经的方法较简便快捷。
- 孟志兵黄锦华张强郭军常财旺
- 关键词:颈淋巴清扫术副神经颈丛
- 一种应用在颧骨手术中的拉钩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应用在颧骨手术中的拉钩。拉钩主体包括钩头、拉钩体部、手柄和固定在拉钩上的冷光源光纤导管,手柄呈“S”,所述的冷光源光纤导管焊接于拉钩内侧,通过手柄中央穿出后螺杆和冷光纤线缆螺...
- 常财旺张强郭军孟志兵杨乐黄锦华卞洁
- 文献传递
- 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咬肌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咬肌的变化。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下颌角截骨整形术患者26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0 d、术后1年行颌面部CT三维重建,以测量咬肌最大横截面积;同时进行咀嚼效率测定。结果全部26例患者术后10 d咬肌最大横截面积相比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1年最大横截面积相比术前略减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0 d咀嚼效率相比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1年咀嚼效率相比术后10 d明显增大(P<0.05),和术前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1年,患者的咬肌功能基本恢复。
- 黄锦华卞洁孟志兵常财旺张强郭军
- 关键词:咬肌咀嚼效率
- 一种根测仪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口腔护理领域内的,特别涉及一种根测仪。该根测仪,包括显示器主体,其一侧延伸有两导管,两导管的自由端分别设置有可拆卸的根管锉夹和唇夹,根管锉夹的自由端设置有一勾体,根管锉夹上形成有容纳勾体的腔室,该腔室底部...
- 黄锦华卞洁孟志兵常财旺张强邵苗苗郭军张雅彤高娟娟
- 文献传递
- 一种口腔手术用头灯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手术用头灯,包括相连接的固定架和减压带,减压带上固定连接有头灯结构,头灯结构包括灯源结构和连接灯源结构与减压带的连接部,灯源结构包括灯壳,灯壳与连接部之间相球接,灯壳内设置有光源,灯壳包括横向布设...
- 黄锦华孟志兵卞洁常财旺张强邵苗苗高娟娟
- 颧骨颧弓整形术后并发症的再次手术修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针对颧骨颧弓整形术后并发症的再次手术修复方案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10月至2014年08月,共收治颧骨颧弓整形并发症患者23例,均接受再次手术修复,其中单纯行颧骨颧弓修复术患者5例,另外18例患者同期行SMAS上提术,观察并评估其疗效。结果全部23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患者术后单侧额纹消失,经神经营养治疗3周后完全恢复。术后评价23例均为满意。术后随访0.5~5年,颧骨颧弓外形满意。结论颧骨颧弓整形并发症患者经再次手术修复后可取得良好效果。
- 黄锦华杨旭东张强孟志兵常财旺卞洁郭军
- 关键词:并发症再次手术
- 颧骨颧弓缩小联合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咀嚼肌群变化的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颧骨颧弓及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咀嚼肌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随机选取颧骨颧弓肥大及下颌角肥大者59例,于术前、术后10天、术后3个月分别做三维CT检查,并对颜面部进行三维测量,采用q检验(Newman-Keuls法)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咬肌、翼内肌的变化趋势相同,术后10天横截面积较术前增加,术后3个月横截面积较术前减少;翼外肌、颞肌横截面积术前与术后10天未见明显变化,颞肌术后3个月较术前降低,翼外肌术后3个月较术前增大。结论:颧骨颧弓缩小及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短期内由于术中截骨及对肌肉的剥离,使咬肌、翼内肌发生损伤,随着术后恢复,肌肉等组织重新附着发生适应性改变从而较术前减小;颧骨颧弓缩小术后可造成颞肌萎缩;由于术中很少累及到翼外肌,所以术前及术后10天变化不明显,术后3个月发生代偿性增大。
- 张强郭军孟志兵常财旺杨乐黄锦华卞洁
- 关键词:三维CT
- 一种面部手术内窥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外科手术领域内的,特别涉及一种面部手术内窥系统。该面部手术内窥系统,用于取出嵌入面部的异物,包括探测部,包括内窥镜以及负压管,内窥镜包括探测光源以及软管,软管的前端设置有探测光源,软管与负压管连通,负压管的内...
- 黄锦华卞洁孟志兵常财旺张强邵苗苗郭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