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雅
- 作品数:1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诗学素养培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例
- 2024年
- 作为未来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主力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诗学教育不再囿于教材和应试,学习深度和广度要不断拓宽。鉴于学生在年级、基础、发展方向和性别上的差异导致对诗学素养的多元需求,应基于当前诗学素养状况,立足不同主体的特定需求,围绕“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教学改革,厘清诗学素养培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引导学生探究文学史与诗学作品之关系,文学史与诗学专题整合教学,文学史与文学批评思维拓展,文学史与多学科深度融合,以促进更全面和丰富的学生诗学素养培育。
- 张敬雅邵征锋
-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 新发现秦观佚诗《梅花百咏》辑考被引量:2
- 2016年
- 近年发现秦观佚诗《梅花百咏》七律一卷,不在《淮海集》中,秦观集诸家辑佚均未能揽入。该卷有日本和刻本,为单行本,有天和元年(1681)熊谷立闲跋。清华大学图书馆等三处亦藏有明万历乙卯(1615)刻本《百梅一韵》四卷,书中收有《宋高邮秦少游咏梅一百首》,内容与和刻本《梅花百咏》相同。内外诸证据可证《梅花百咏》确为秦观佚作,故予辑校,以飨学林。
- 李定广张敬雅
- 关键词:辑考
- 元白唱和诗用典研究
- 2013年
- 元稹与白居易在相互往来的诗歌唱和中大量用典。二人用典手法总体一致又各有侧重。从征引范围看,经史子集均有涉入。从选取事典语典看,以事例和人物的不同而凸显特色。元白唱和诗用典灵活自如,建构了一系列完整意象,从而使诗歌意蕴丰富。
- 张敬雅
- 关键词:元稹白居易唱和诗用典
- 清编唐诗蒙学范本研究及当代启示
- 2020年
- 近年来,伴随各类诗词综艺节目的涌现,全民诗词热潮持续升温。而各类诗词中,唐诗往往最受关注。但唐诗数量多、题材广,既要好读诗,更要读好诗,因此唐诗的编选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清编唐诗蒙学范本界说据统计,我国古代指导童蒙学习唐诗的选本较集中印刻和传播于清代,且质量普遍较高。典型之作莫过于孙洙的《唐诗三百首》,至今影响深远。此外,清王萦绪《唐诗读本》、刘廷忠《唐诗说》、冯匏庵《唐诗课本》、于庆元《唐诗三百首续选》、吴宗麟《唐诗初选》、罗汝怀《唐诗六百编》、胡本渊《唐诗近体》、吴淦《唐诗启蒙》、沈宝青《唐诗谐律》、邓尉山人《唐诗读本》等,影响亦不容忽视。而要厘清清代唐诗蒙学范本编选特点,"序跋"乃关键内容。整理发现,清编唐诗蒙学范本多有"序跋"。
- 张敬雅
- 关键词:《唐诗三百首》近体蒙学序跋
- 元白唱和诗与地域文化传播
- 2015年
- 元稹与白居易平生交好,唱和持续多年,既充当对方唱和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受传者,角色屡屡转换。二人因仕历产生频繁的空间位移且涉及广大地域,外任地唱和诗数量亦远超京城为官所作。不容忽视的是,元白与所处环境时刻进行着双向互动。伴随频繁地理位移,元稹、白居易生存于不同地域环境,受新地域文化、水土的滋养和培育,在移动过程中竭力表现所在地的景观。当地风土习俗、山川名物,大大拓展了唱和诗题材内容;反之,元白长达三十载的往来唱和,又为推动地域文化向外辐射、传播提供了条件和途径。
- 张敬雅
- 关键词:元稹白居易唱和诗
- 《文心雕龙·神思》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5年
- 《文心雕龙》共五十篇,自《神思》至《总术》十九篇着重讨论了写作的构思、风格、结构、修辞等问题。刘勰将《神思》称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列置全书"下编"创作论的开始,由此见出该篇的纲领性质。《神思》篇历来备受瞩目,总体讲,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神思"与"灵感"之关联,与"物"之关联,与"想象"之关联,与"虚静"之关联,与"写作主体素养"之关联的探索;对"神思"篇辨疑、考释;对"神思"篇美学意蕴的开掘;对"神思"篇于《文赋》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作阐扬等方面。本文将众家研究成果一一梳理、分析,以期全方位把握《神思》涉及的相关内容,为研究者提供丰富参阅资料。
- 张敬雅
- 关键词:文心雕龙神思
- 论元白唱和诗情感交流的类型
- 2012年
- 共同的理想追求,相近的诗歌风格,使元稹和白居易自相识之日起便结下了坚贞情谊。二人在交往过程中,常以唱和为媒介,传递信息,互通有无。文章试图从政治关切、仕途砥砺、精神安抚、诗艺切磋等多角度分析其唱和所渗透"相戒"、"相勉"、"相慰"、"相娱"的情感交流类型,窥探诗人间深厚友情,以作为彼此相处、知人论世之凭证。
- 张敬雅
- 关键词:元稹白居易唱和诗
- 地理空间位移与元白唱和之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元稹、白居易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向来以"元白"并称于世。二人自贞元十八年相识至大和五年元稹去世,唱和往来不断。文章试图从地理学、文化学、传播学等角度对元稹、白居易唱和诗进行剖析,认为诗人因仕历而产生的地理位移使他们的诗歌体裁发生了变化,并促进了地域间文化交流与传播。
- 张敬雅
- 关键词:元稹白居易唱和诗
-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封面插图文化内涵分析
- 2022年
-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封面插图精美,巧妙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充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气息。教师要深刻理解教科书封面插图,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中,教师应将教科书封面插图文化与课文内容紧密关联,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综合品鉴图文,真正使封面插图的文化价值落到实处,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 张敬雅邵征锋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白居易与中国古代“自咏诗”被引量:1
- 2015年
- 魏晋南北朝咏怀诗和咏物诗的平行发展,到唐代达到高潮并形成汇流,于是开始产生一种新的、特殊题材类型——自咏诗:以"自咏"为题,或题目涵义等同于"自咏"的一类诗,其特点是以自身为观照对象,把自身当作一"物"来吟咏,且全诗句句不离自身这个主体。这种"自咏诗"实为咏怀诗与咏物诗交叉重叠的部分。最早大量创作"自咏诗"从而开辟"自咏诗"新宇宙的是白居易。强烈的自我意识、自恋情结和不朽愿望,是白居易大量创作自咏诗的主要动因。白氏"自咏诗"为后世仿效与继承,影响深远,它标志着自咏诗作为新的类型范式登上诗史舞台,开拓了古代诗歌的题材类型和风格类型,为知人论世提供了第一手史料文献。
- 张敬雅李定广
- 关键词: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