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胜
-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犯罪未遂理论比较研究
- 故意犯罪从犯意的形成至犯罪的既遂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根据事实人为设定的作为标志的点。在同一犯罪行为中,标志点前后的行为虽然是连续的,但是,标志点前后的行为却被人为地设定成有质的区别。行为由前一个标志...
- 张有胜
- 关键词:犯罪未遂处罚依据
- 文献传递
- 恐怖主义犯罪论略被引量:17
- 2002年
- 恐怖主义犯罪原本属于国际刑法范畴上的内容 ,被称为国际恐怖主义。自 1997年新刑法规定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之后 ,恐怖主义犯罪才在我国具有了国内法上的意义。正由于恐怖主义犯罪被纳入国内刑法调整范围的时日颇短 ,所以刑法理论界研究恐怖主义犯罪的著作相对较少且争议较大。对此 ,本文对恐怖行为进行了辨正性的论述 ;对恐怖主义犯罪的主客观层面进行了分析以及结合目前恐怖主义犯罪的状况对我国的恐怖主义犯罪进行了理论意义上的立法完善 ,在批判的同时 ,着重创新 。
- 陈忠林张有胜
- 关键词:恐怖主义犯罪恐怖活动组织恐怖行为新刑法国际恐怖主义国际刑法
- 论未遂犯的处罚依据被引量:8
- 2002年
- 犯罪未得逞,实际上就是对刑法所保护的客体没有发生刑法分则所要求的侵害结果。然而,各国刑法对于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几乎都犯罪化了,这就涉及到处罚未遂犯的依据问题。旧派主张以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客体造成的现实危险为依据,而新派则认为犯罪行为所征表出的危险人格是处罚未遂犯的依据。通过比较研究,我们认为,主观罪过是处罚未遂犯的唯一依据。
- 梅传强张有胜
- 关键词:未遂犯主观说客观说主观罪过
- 恐怖主义犯罪的主客观层面辨析被引量:4
- 2002年
- 恐怖主义犯罪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危害巨大的犯罪。我国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基本上消灭了恐怖主义犯罪,但是随着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加之国际恐怖主义向我国渗透,恐怖主义犯罪在我国又死灰复燃,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然而,我国刑法理论界研究恐怖主义犯罪的著作却相对较少且争议较大。对此,本文主要从恐怖主义犯罪的主客观两个层面着手,尝试性地对恐怖主义犯罪的论述进行补阙。
- 张有胜唐申
- 关键词:恐怖主义恐怖主义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