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民
- 作品数:11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丘粘膜普鲁卡因封闭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估价被引量:2
- 1994年
- 通过对94例单纯药物治疗无效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分析,认为鼻丘粘膜普鲁卡因封闭治疗该病虽为一非特异性的治疗手段,只要方法得当,疗效确很满意且简单易行。通过观察,认为其效果受表面麻醉剂的影响。
- 张正民
- 关键词:鼻炎过敏性封闭疗法普鲁卡因
- 活体犬声带控制振动的声门图研究——Ⅱ、振动模式与声门图特征变化
- 1990年
- 本文以定义并由多功能声门图仪提取的一组特征参数为基础,对声门气流、喉上神经与喉返神经电刺激变化,活体犬声带控制振动模式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对相同发声方式,犬喉与人体声带振动模式是类似的,但也因声带尺寸与组织学上的差异而引起特征参数差别;(2)采用多功能声门图仪与活体犬模型,能对声带振动进行深入的研究;(3)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喉病临床诊断,发展新方法提供重要的基础。
- 万明习程敬之张全忠张正民余桂芬
- 关键词:声门图
- 垂直半喉切除后术侧声门Ⅰ期成形被引量:2
- 1994年
- 12例喉癌患者在行患侧半喉切除后,利用对侧颈部皮瓣行术侧声门一次成形,比较理想地解决了患者术后的发声问题。除介绍了手术方法外,还就其一些具体细节和术后影响发声及音质的问题作了阐述。
- 张正民张全忠
- 关键词:喉切除术
- 腭径路在颅底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
- 1997年
- 应用腭径路行颅底中后区肿瘤切除15例,其中脊索瘤7例,鼻咽纤维血管瘤7例,皮样囊肿1例。经2年以上观察,效果良好。介绍了该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对手术径路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其它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张正民汪立梁建民刘晖
- 关键词:外科手术颅底肿瘤
- 头颅外伤与鼻腔大出血(附2例死亡报告)
- 1998年
- 报告海绵窦颈内动脉损伤致鼻腔大出血死亡2例,其临床特征是反复性鼻腔大出血,视力障碍和头外伤史三联征。通常在伤后1~3个月内发生鼻腔大出血,血管造影可确定诊断,动脉结扎和栓塞治疗有效。颅底和蝶窦区CT扫描或MRI检查对诊断有辅助意义。疑有颈内动脉损伤的患者要防止任何能使动脉压力增高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少或避免死亡。
- 汪立梁建民郑国玺张正民刘海琴
- 关键词:脑损伤并发症鼻衄病例报告
- 活体犬声带控制振动的声门图研究——Ⅰ.声带控制与喉神经电刺激被引量:2
- 1990年
- 本文借助于喉动态镜和作者研制的多功能声门图仪研究了在麻醉状态下,犬喉神经用电刺激的同时,调节声门气流使声带振动的方法;摸清了声门气流、喉上神经与喉返神经受电刺激的变化对声带体振动的影响;同时用电刺激喉上神经与喉返神经模拟了几种喉麻痹。实验结果表明:活体犬喉模型比离喉和其它方法更逼近于了解人体声带的振动。
- 万明习程敬之张全忠张正民余桂芬
- 关键词:声门图声带振动电刺激
- 喉全切除舌骨径路开咽的体会
- 1997年
- 报道120例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中采用舌骨径路进入咽腔。3年存活率87%,5年存活率82%,术后并发咽瘘3例。该径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进入咽腔简捷,术野宽畅等优点。对咽腔,会厌,舌根,会厌前间隙及声门上,声门区的病变观察较详细,便于确定手术切除的安全边界;对咽腔粘膜损伤小,为咽腔修复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降低了咽瘘发生率。还介绍了舌骨径路开咽的手术要点,并对其适应证进行了讨论。
- 张正民汪立张向红石季梁建民吴保俊
- 关键词:喉肿瘤外科手术喉全切除
- 鼓膜外伤68例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3
- 1996年
- 68例76耳各种原因、不同程度的鼓膜外伤患者,在观察治疗的过程中,依据其外伤原因、外伤程度、不同的并发症,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提出了保持外耳道清洁通畅,以利引流,防止中耳及颅内感染的治疗原则;促其自愈和保守疗法两种治疗途径。利用透明质酸,沙棘油调节细胞功能,促进毛细血管形成,加快蛋白质合成等作用,提高了鼓膜外伤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 张正民石季汪立
- 关键词:外伤性透明质酸植物油
- 发声空气动力学问题比较研究
- 1990年
- 作者从声带多质量模型仿真、活体犬动物实验和人体发声声门图测量多方面对声带流体诱发振动及其空气动力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人与犬呼气式和吸气式发声声带振动机理是一致的。但因发声动力与负载条件、声带尺寸及力学特性等因素的不同,使振动模式存在差导;②跨声门压(或声门气流量)与声门阻抗的关系不仅影响振动模式(如胸声、气声和压紧嗓音),而且确定了声门气流量是否足以诱发声带振动;③采用3种方法对相同发声方式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 万明习程敬之张全忠王锦玲张正民余桂芬高下
- 关键词:声带振动声门图空气动力学
- 颈部带蒂皮瓣在喉部分切除中的应用(附70例报告)被引量:1
- 1998年
- 70例喉部分切除患者应用颈部带蒂皮瓣重建喉腔,并经过3年以上的随访观察,67例术后半年内拔管,3例术后未能拔管。喉腔内皮瓣粘膜化过程为3~4年。介绍了颈部单向或双向带蒂皮瓣的制作方法,对制作中的注意事项,皮瓣的转归及与呼吸,发音之间的关系作了讨论。认为利用颈部带蒂皮瓣进行喉结构重建,既保证了皮瓣成活,又能改善术后的发音状况和正常的呼吸功能。
- 张正民汪立石季张向红吴保俊梁建民
- 关键词:喉肿瘤外科手术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