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霞

作品数:18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鳄蜥
  • 3篇瑶山鳄蜥
  • 2篇动物
  • 2篇爬行动物
  • 2篇栖息
  • 2篇栖息地
  • 2篇两栖
  • 2篇两栖爬行
  • 2篇两栖爬行动物
  • 2篇活动时间分配
  • 2篇放归
  • 1篇蛋白质
  • 1篇地理分布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电泳
  • 1篇电子显微镜
  • 1篇动物保护
  • 1篇动物解剖学
  • 1篇洞穴

机构

  • 18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张玉霞
  • 5篇梁文波
  • 3篇龙强
  • 3篇苏萍
  • 2篇赵继艳
  • 1篇兰福宁
  • 1篇邓志勇
  • 1篇郎大友
  • 1篇唐振杰
  • 1篇韦一能
  • 1篇苏春田
  • 1篇黄永清

传媒

  • 6篇四川动物
  • 3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广西科学
  • 1篇海南师范学院...
  • 1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鳄蜥生物学及保护
张玉霞张杏辉曾志锋兰福宁
该项目在野外考察鳄蜥生物学中的地理分布、生境、习性、繁殖、冬眠、幼体生长、濒危与保护等;在室内进行人工繁殖第四代,约共百只,对鳄蜥做大量的解剖各系统及组织学的观察,并用先进的仪器KYKY扫描仪,H-6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
关键词:
关键词:濒危动物鳄蜥生物学特性动物解剖学
鳄蜥血清、肌肉、肝脏中蛋白质的电泳分析与比较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鳄蜥血清、骨骼肌、肝脏中可溶性蛋白质。血清可分出19条区带,肌肉可分出22条,肝脏可分出20条。其中有9条为血清、肌肉、肝脏三者所共有;其余有些为两者所共有,有些为各自特有。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组织...
韦一能张玉霞唐振杰
关键词:鳄蜥可溶性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文献传递
鳄蜥皮肤光镜与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1994年
光镜观察,鳄蜥皮肤由深层到表面,依次是生发层、中间层、α角质层、β角质层和角皮层。扫描电镜3500倍观察,皮肤鳞片角皮层具有小刺和小窝的细微结构,小刺长82.4μm,基部直径为9.12μm;2000倍观察另一小刺长14.6μm,基部直径为2.7μm,小窝直径为16μm,小刺和窝在角皮层上是零星分布。
张玉霞班瑞禧
关键词:鳄蜥皮肤光镜电子显微镜组织学
放归鳄蜥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2006年5—9月,采用焦点取样法和全事件观察法对放归鳄蜥的昼间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放归鳄蜥昼间活动时间分配中,在穴占61.02%±30.56%、静栖占36.72%±19.71%、运动占1.55%±0.96%、摄食占0.12%±0.08%、其他行为占0.59%±0.16%.晴天和阴天条件下放归鳄蜥的在穴、静栖、运动、摄食活动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圈养鳄蜥和放归鳄蜥的在穴、静栖、摄食活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及亚成体放归鳄蜥间的在穴、静栖、运动活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也表明,长期人工饲养对鳄蜥的摄食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
龙强张玉霞梁文波苏春田邓志勇
关键词:鳄蜥放归活动时间分配
广西热带雨林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被引量:8
1999年
广西热带雨林主要是高温湿润地区,北界8000℃,≥10℃期间,太阳辐射年平均值超过100千卡/cm2,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动物种类繁多,两栖动物物种36种,隶属3目9科20属;爬行动物物种79种,隶属3目13科48属。区系成分以华南区的成分占优势,古北、东洋界成分,华中成分和华中-华南区成分也渗透到本带中。广西自然保护区已达62个,总面积约18万km2,占自治区总面积的77%,居于全国前列,广西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有11个,其面积3383km2。
张玉霞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热带雨林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两栖爬行动物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是丰富野生动物栖息地,具有两栖动物38种,隶属2目9科;占广西两栖类总种数(76种)的50%,爬行动物63种,隶属3目14科,占广西爬行类总种数(157种)的40.1%。两栖类的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的华...
张玉霞
关键词:两栖类爬行类
文献传递
中国鳄蜥地理分布及种群数量研究
鳄蜥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Ⅱ,是应受到保护的物种, 它是第四纪冰川后期残留在我国华南地区孑遗种类,对动物进化,物种演化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现已处于濒危灭绝状态。为了对鳄蜥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我们在25年...
张玉霞曾志峰赵继艳
关键词:种群数量地理分布鳄蜥
文献传递
鳄蜥与大壁虎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张玉霞吴昌谋
关键词:染色体组型蜥蜴科
半自然条件下鳄蜥的管理被引量:2
2006年
2005年7~10月我们将人工饲养鳄蜥(3条幼蜥、1条亚成蜥、5条成蜥)置于半放归栖息地进行圈养.半放归栖息地结合野外鳄蜥的生境,在半自然圈养过程中对鳄蜥进行分组管理,人工饲养的鳄蜥出现了野外鳄蜥的种群活动节律.结果表明:9月幼蜥树栖达10.38%,10月鳄蜥以在穴为主;不同年龄的鳄蜥,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无显著差异(P>0.05),体现了野生鳄蜥遗传特征.本文还对鳄蜥的疾病防治进行了初步探讨.
苏萍张玉霞赵继艳黄永清
关键词:鳄蜥
鳄蜥的活动节律
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对一生境内的目标种群进行持续多天观察。每天24 h连续观察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的活动情况,统计一天中不同时间内到洞外活动的个体数量以及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的数量变化,以...
曾志锋张玉霞
关键词:活动节律鳄蜥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