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胜才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药物
  • 3篇用药
  • 3篇菌药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2篇预防用
  • 2篇预防用抗菌药
  • 2篇预防用抗菌药...
  • 2篇湿疹
  • 2篇皮肤
  • 2篇皮肤瘙痒
  • 2篇皮肤瘙痒症
  • 2篇皮炎
  • 2篇切口手术
  • 2篇瘙痒
  • 2篇瘙痒症
  • 2篇洗液
  • 2篇慢性
  • 2篇慢性湿疹

机构

  • 11篇高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张胜才
  • 7篇李文胜
  • 5篇李坤浪
  • 4篇李林
  • 3篇严丽华
  • 2篇涂均成
  • 1篇邓增潮
  • 1篇罗玉钊
  • 1篇何凯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药物评价

年份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3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与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评价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以期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搜集我院2012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频率、给药时间及疗程等,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00例Ⅰ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物的有504例,使用率为42%;其中合理使用424例,占84.13%,不合理用药80例,占15.87%;二联用药6例,占1.19%。结论: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品种选用不当、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等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
李文胜李坤浪张胜才李林
关键词:抗菌药物
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用药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对抗生素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提高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抗生素金额及DDD s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3年间的消耗量最大,其中又以头孢菌素的消耗量为最,青霉素类消耗量降低。结论随着抗生素用药的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用药的趋势向高效、广谱、安全方向发展,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当今医务工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
罗玉钊严丽华张胜才
关键词:抗生素用药量DDDS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本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评价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促进本院抗菌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6月本院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病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频率、给药时间及疗程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200例Ⅰ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物者504例,使用率为42.00%;其中,合理用药424例,合格率为84.13%;不合理用药80例,占15.87%;二联用药6例,占1.19%。结论本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品种选用不当、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等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
李文胜李坤浪张胜才李林
关键词:抗菌药物
皮洗Ⅰ号洗液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皮洗l号洗液的药物成分,药物质量控制标准,并探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皮洗1号中药制剂,用薄层色谱法对所含的没食子酸、苦参碱进行鉴别。并设70例皮肤瘙痒症、急慢性湿疹、皮炎为治疗组,采用皮洗Ⅰ号洗液治疗,同时设50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皮洗l号洗液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皮洗1号用于临床安全可靠,并对皮肤瘙痒症、急慢性湿疹、皮炎等有良好的疗效。
李文胜严丽华张胜才涂均成杨丽华
关键词:皮肤瘙痒症急慢性湿疹皮炎
皮洗Ⅰ号洗液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皮洗Ⅰ号洗液治疗皮肤瘙痒症、急慢性湿疹、皮炎(包括脂溢性皮炎、皮脂溢出症、药物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50例,采用口服抗过敏药,3次/d,并用外擦激素制剂2次/d,5 d为1个疗程。治疗组70例采用皮洗Ⅰ号洗液250~500 ml擦洗或湿敷皮肤,2次/d,10 min/次,5 d为1个疗程。结果皮洗Ⅰ号洗液痊愈率高达57.1%,对照组痊愈率为4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皮洗Ⅰ号洗液对临床皮肤瘙痒症、急慢性湿疹、皮炎等具有痊愈率高,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李文胜严丽华张胜才涂均成杨丽华
关键词:皮肤瘙痒症急慢性湿疹皮炎
我院2004年心血管类药物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2006年
目的了解我院心血管类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从我院计算机数据库中提取药物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占我院西药的销售金额的5.50%,其中抗心绞痛药为39.68%、抗高血压药为26.52%、调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为11.77%,3个亚类占了心血管类药的77.97%。DDDs值最高的是抗高血压药,为46.22万日,日均金额最高的是调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为4.58元。结论我院心血管类药物的日均金额低,用药情况基本合理。
张胜才邓增潮
关键词:心血管类药物
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评价其应用合理性,为促进临床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儿科住院病历210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对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其使用合理性。结果在210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109份,使用率为51.9%,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2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23.0%。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李文胜李坤浪张胜才李林
关键词:儿科抗菌药物
2005年喹诺酮类药物在我院应用情况与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了解我院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从我院电脑数据库中将我院2005年应用的喹诺酮类药物作系统的统计,包括各种药物的数量、购销金额、构成比、使用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等进行分析。结果:构成比前三位是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占38.67%,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占31.42%,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占17.69%;DDDs最高DDDc最低的是诺氟沙星胶囊;口服药的DDDc值在0.62元~2.90元之间,注射药的DDDc值在2.21元~186.54元之间。结论:诺氟沙星胶囊和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在我院使用频度最高。
张胜才
关键词:喹诺酮类销售金额
58例注射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规范操作。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并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 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抗菌药物引起药品不良反应35例,占总例数的60.34%,其次为中药制剂15例,占总例数的25.86%;其他为8例,占总例数的13.80%。结论临床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运用计算机系统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为临床提供准确及合理用药的数据服务,有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李文胜张胜才李林李坤浪
我院临床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调查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2年1~6月我院住院患者病历280份,分别统计各科使用病例数、合理性、使用剂量、给药途径、各科使用品种数等情况,利用Excel统计相关研究指标.结果:使用糖皮质激素最多科室依次为小儿内科、肿瘤化疗科、呼吸内科、肿瘤放疗科等;280份病历中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有78份,占27.86%.使用品种最多依次为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片、泼尼松龙钠注射液.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合理率91%,不合理应用病历7份.结论: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
李文胜何凯李坤浪张胜才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合理用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