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
-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北京市老年患者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老年患者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患者利用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10月24日-11月7日,对北京市5家医疗卫生机构的老年患者开展问卷调查。运用SPSS 26.0对老年患者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北京市老年患者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率为44.53%,其中更改检验检查预约时间和查询检验检查报告的利用程度较高。影响老年患者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情况的因素为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类别(P<0.001)、心理出现问题时寻求帮助的意愿(P=0.020)、上一年自费的医疗费用(P<0.001)、是否具备互联网医疗操作技能(P<0.001)、从家到就诊医疗卫生机构所需时间(P<0.001)、患有慢性病的情况(P=0.004)、身体健康状况(P=0.044)等。结论:北京市老年患者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情况仍存在改善空间,互联网医疗的操作技能、到就诊的医疗卫生机构所需的时间、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与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密切相关。建议加强官方的宣传和引导,推动互联网医疗的适老化改造,提供多元、精准的特色助老服务模式,以提升老年患者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水平。
- 刘智肖鑫张金骆大胜纪颖田振
- 关键词: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因素老年患者
- 公立医院组织要素失衡对医院改革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思考被引量:4
- 2013年
- 从公立医院组织要素失衡,即目标结构失衡、权责配备失衡、经费来源失衡3个方面,分析其对医院公益性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对策思考。建议及时解决组织要素的失衡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化组合,并有效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 金今花张金周芹
- 关键词:失衡
- 医药卫生政策失灵:新医改难以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深层原因被引量:17
- 2013年
- 新医改难以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深层原因在于,医药卫生政策在部门利益冲突、政策信息不对称、多元利益博弈、政策短视效应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出现失灵,而且医药卫生政策失灵进一步诱发政策客体的逆向选择行为,导致医药卫生政策越位与缺位并存,阻碍市场机制获得合理的空间和正确的定位。
- 金今花胡凌娟张金周芹
- 关键词:看病难看病贵新医改
- 门诊患者就诊等候现况分析与对策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描述和分析患者就诊等候现况,并探讨改善措施。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795例患者信息,采用中位数描述就诊等候时间,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现场调查76例患者,采用率的方式对就诊等候环境、分诊台护士服务态度、候诊区叫号设备方便程度及等候时间的满意度进行描述。结果患者就诊等候时间为58.7min(16.1~131.5),专家门诊患者、初诊患者、外地患者、预约挂号患者以及顺序号大的患者就诊等候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层级诊疗科室的患者等候时间比其他科室的患者等候时间短(P<0.001);患者对就诊等候时间、就诊等候环境满意度较低。结论医院应通过层级诊疗、合理安排初诊患者就诊、推广远程医疗、严格分时段、设置二次候诊区域、利用移动端服务等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改善就诊等候体验。
- 田振张金唐磊吴楠
- 关键词:门诊患者分时段
- 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外部性理论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主要体现在向人们提供公平可及、高效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但是,由于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活动的正外部性的重要性和负外部性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导致了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同时,医疗服务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产权不明引发的外部效应进一步加剧公益性淡化。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和激励正外部性,阻止和控制负外部性,并且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明确产权的途径解决外部效应,尽可能保障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 张金刘兆兰金今花
- 关键词:公益性外部性交易成本
- 交易成本视角下的医疗信息披露制度的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过分析研究医疗服务市场的交易成本与医疗信息不对称的关系,以及医疗信息披露制度在控制医疗服务的交易成本降低搜寻成本、控制信息成本、优化约束成本的作用等,以加强促进医疗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进而有效控制交易成本的产生。同时也分析指出了医疗信息披露制度控制交易成本在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作用:改善患者信息劣势地位,帮助患者理性就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控制药价,提升医院公益性;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提高医疗质量。
- 张金金今花
- 关键词:交易成本信息成本
- 北京市某医院微信就诊等候实时提醒使用情况调查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描述基于信息平台的就诊等候实时提醒功能,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在启用微信提醒后,以800名患者为调查对象,对性别等计数资料进行频次与率的描述,对年龄进行均数和标准差的描述,对就诊顺序号进行中位数和四位数描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是否使用及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53.6%的患者使用了提醒功能,78.3%的患者愿意使用该功能;在使用该功能的429名患者中,对“方便程度”“准确程度”“就诊等候时间”满意的分别有83.7%、73.0%和68.5%;影响“是否使用”的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为患者来源(P=0.037)及挂号类型(P=0.011);影响“是否愿意使用”的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为患者对准确程度的满意度(P=0.037)。结论:该模式适用于空间有限的门诊;医院应推行分时段报到提高患者等候时间满意度,加强现场挂号和非本地患者的就诊引导,并提高微信提醒的准确性;微信提醒是患者就诊等候模式的发展趋势。
- 田振张金唐磊吴楠
- 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社会性规制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从社会性规制角度分析,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可归结为与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相关的两大类问题。最有效的治理方法就是社会性规制,主要包括医疗质量管理体制、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应急救援机制、医疗信息披露制度、患者权益保障制度。通过这些社会性规制,可以有效解决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问题,充分保障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 张金武锋金今花
- 关键词:公益性社会性规制
- 我国公立医院的“公立”障碍及解决思路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了解公立医院公益淡化的过程,分析公立医院所遭遇的"公立"障碍,试图从制度设计、医院治理模式、政府监管部门、配套制度等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 金今花周芹张金
- 新形势下医院窗口岗位培训现况与需求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描述和分析医院窗口岗位培训现况和需求,为制定培训计划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窗口岗位人员132人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的方式调查其基本信息、培训现况和培训需求;采用频次和率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90.2%窗口岗位人员为女性为主,47.7%为中专/大专学历;窗口岗位培训现况满意的比例为72.0%,在2018年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的比例为7.6%,参加过的培训项目中以岗位专业知识(77.9%)和服务礼仪规范(63.9%)为主,科室级的培训项目占78.7%;对医院组织窗口岗位培训的需求迫切的比例为51.6%,认为对培训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培训内容的实用性(66.7%),最希望参加的培训项目分别为沟通技巧、岗位专业知识、心理疏导、医疗急救技能和临床新进展,喜欢现场讲座、情景演练和参观学习等培训形式。结论窗口岗位人员对培训现况总体满意度不高,且现有参与的培训项目和类型都比较局限,对系统性培训需求迫切。医院应依据现代医院发展要求尽快建立窗口岗位培训体系与并制定具体计划,全面提升医院窗口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及岗位胜任力。
- 田振张金唐磊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