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铁英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红素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星状细胞
  • 1篇亚临床
  • 1篇原代培养
  • 1篇鼠肝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近期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分离
  • 1篇黄疸
  • 1篇红素
  • 1篇肝癌
  • 1篇肝储备
  • 1篇肝储备功能
  • 1篇肝细胞
  • 1篇肝细胞损害
  • 1篇肝星状细胞
  • 1篇肝硬化

机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急救中...

作者

  • 4篇赵金满
  • 4篇张铁英
  • 3篇施贵静
  • 2篇傅宝玉
  • 1篇于继红
  • 1篇张莹
  • 1篇赵立杰
  • 1篇张静

传媒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端粒,端粒酶与肝癌被引量:1
2004年
端粒酶存在于绝大多数的恶性肿瘤中,而正常组织,体细胞中却检测不到,这就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一种特殊结构,由简单重复的富含G的DNA序列及相关蛋白组成。端粒酶是由小分子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核糖和蛋白酶,Tahara等首先对105例肝癌,慢性肝病和正常肝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发现,端粒酶阳性率在肝癌组织中为85%,其中HBV阳性的肝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为100%,在慢性肝炎为50%,而在正常肝组织全部为阴性,本文就端粒,端粒酶与肝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张铁英赵金满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HCCHTERT
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改进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提高其分离质量。方法: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用链蛋白酶、胶原酶体内门静脉灌注消化大鼠肝脏细胞,经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星状细胞。台盼蓝拒染实验鉴定细胞活力,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纯度。结果:肝星状细胞得率为2.8×107/肝。肝星状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Desmin阳性细胞原代培养达90%以上,传代培养达95%以上。结论:改良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有利于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的生物学研究。
赵金满张静张莹赵立杰施贵静张铁英傅宝玉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细胞分离原代培养
双羟二丁基乙醚治疗亚临床黄疸39例报告被引量:1
2004年
本研究比较亚临床黄疸病人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和症状、体征,探讨双羟二丁基乙醚(DHBE)治疗亚临床黄疸的疗效。结果发现DHBE胶囊治疗亚临床黄疸,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缓解临床症状、体征。
赵金满于继红施贵静张铁英傅宝玉
关键词:黄疸胆红素
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对TIPSS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肝储备功能对于TIPSS术后近期肝细胞损害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收集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经TIPSS术治疗的患者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分级和MELD评分,用x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TIPSS术对肝储备功能不同的肝硬化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Child-Pugh分级中A,B,C级损害率分别4.76%,30.00%,69.50%,三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死亡率分别为4.76%,3.30%,13.00%.MELD评分中细胞损害率分别为6.25%,22.20%,90.00%,三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死亡率分别为4.20%,3.70%, 15.0%.MELD评分中>20肝细胞损害率的95%可信区间为68-99%,而Child-Pugh C级肝细胞损害率的95%可信区间为47-87%. 结论:TIPSS术对肝硬化患者具有明确的降低门脉压力的疗效,但同时对肝细胞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加重;术前正确评价肝储备功能,恰当选择适应证将会减少死亡率.对于TIPSS术预后的判断,MELD评分优于Child-Pugh分级.
张铁英赵金满施贵静
关键词:TIPSS肝储备功能肝细胞损害MELD评分肝硬化患者术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