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星星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物
  • 2篇精神病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分裂症
  • 1篇药物分析
  • 1篇用药
  • 1篇用药情况
  • 1篇治疗精神分裂...
  • 1篇首发
  • 1篇首发精神分裂...
  • 1篇首发精神分裂...
  • 1篇双相
  • 1篇双相情感障碍
  • 1篇情感障碍
  • 1篇情感障碍患者
  • 1篇住院
  • 1篇住院精神病
  • 1篇自我
  • 1篇自我管理
  • 1篇自我效能

机构

  • 4篇吉安市第三人...

作者

  • 4篇彭星星
  • 1篇周念港
  • 1篇彭勃
  • 1篇胡敏

传媒

  • 1篇江西医药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精神病理症状评分、PANSS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阴性症状评分[(14.19±1.56)分]、阳性症状评分[(12.46±1.89)分]、精神病理症状评分[(23.19±1.08)分]、PANSS总评分[(45.62±5.19)分]低于对照组[(18.96±1.22)、(19.55±1.08)、(28.66±2.37)、(53.11±6.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且可提高治疗安全性。
彭星星胡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用药情况分析
2019年
目的:了解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7月、2017年2月至6月、2018年1月至5月在我院门诊首次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180例,依次分为A组74例、B组50例、C组56例。自拟调查表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了解病情、社会人口学资料以及用药情况。分析比较调查结果。结果:单用抗精神病药物(APD)者A、B、C三组比较,氯氮平、舒必利在单用APD中的使用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利培酮在单用APD中的使用率仍然较高,但阿立哌唑已成为目前首次治疗单用APD的首选药物。联用两种APD者A组20例(27.03%);B组11例(22.00%),其中B组仍有联用1种APD者1例(2.00%);C组10例(17.86%)。B、C组联用APD者明显减少。三组间的差异极显著(χ^2=37.73,P<0.05)。C组单用一种APD(46例,占82.14%)均明显高于A、B组(分别为54例、39例,占72.97%、78.00%),联用APD下降较快,三组间差异显著(P<0.05);A、B、C三组合用安坦率分别为14%、12%、8%。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B、C三组合用BZD率分别为34%、41%、55%;传统APD使用频度明显下降,而新型非典型APD使用频度较高。结论:目前对于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单独使用阿立哌唑,同时谨慎合用安坦和BZD。
彭星星黄冬兰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情况
住院精神病患者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苯二氮卓类(BDZ)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采用一日法进行调查,填写自编的BDZ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使用BDZ占45.65%,其中产生依赖者占6.87%,使用种类以氯硝西泮和阿普唑仑为多,两者共占90.84%,主要是用于镇静催眠、控制兴奋躁动和抗焦虑。结论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BDZ药物使用情况总体上比较合理,应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
彭勃周念港彭星星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苯二氮卓类
人类智能理论下康复训练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人类智能理论下康复训练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收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类智能理论下康复训练,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自我管理情况[采用中文自评版疾病管理和康复量表(IMRS-CV)],护理前后自我效能[采用精神自我效能量表(MHCS)]、狂躁程度[采用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抑郁程度[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简化版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量表(Bref QoLBD)],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IMRS-CV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MHCS各维度得分及总分、Bref QoLBD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BRMS、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类智能理论下康复训练可帮助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对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可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杨韵琳彭星星黄冬兰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康复训练自我管理自我效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