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织云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对虾
  • 2篇南美白对虾
  • 2篇副溶血性
  • 2篇副溶血性弧菌
  • 2篇白对虾
  • 1篇毒力
  • 1篇血清型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 1篇中肠
  • 1篇生长动力学
  • 1篇生态学
  • 1篇水产
  • 1篇水产品
  • 1篇酸性电解水
  • 1篇贮藏
  • 1篇贮藏过程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分子生...

机构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5篇彭织云
  • 4篇潘迎捷
  • 4篇赵勇
  • 3篇孙晓红
  • 2篇唐晓阳
  • 2篇李沁
  • 1篇刘海泉
  • 1篇王敬敬
  • 1篇付娇娇
  • 1篇陈鑫鹏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构建水产品中微生物预测模型
本课题主要是运用real-time PCR绝对定量和16SrDNA PCR-DGGE指纹图谱数字化的方法建立南美白对虾中微生物(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肠炎沙门氏菌、假单胞菌和巨型球菌)的预测模型。  首先,在4℃...
彭织云
关键词:指纹图谱南美白对虾
文献传递
运用Real-time quantification PCR方法建立副溶血性弧菌在即食虾中的生长预测模型被引量:5
2013年
运用Real-time quantification PCR(real-time qPCR)方法建立副溶血性弧菌在即食虾中生长预测模型。首先构建质粒标准品,梯度稀释后建立标准曲线,然后用Real-time qPCR方法检测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数量,最后建立37℃下即食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预测模型,并与传统涂布计数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eal-time qPCR方法和传统计数方法均可建立Gmopertz模型、Logistic模型和Richards模型,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R2均在0.9以上。基于Real-timeqPCR方法省时省力、特异性好等优点,用Real-time qPCR方法建立微生物预测模型是未来预测微生物学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
彭织云王敬敬唐晓阳潘迎捷赵勇
关键词:REAL-TIMEPCR副溶血性弧菌
酸性电解水处理后南美白对虾贮藏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变化被引量:5
2015年
肠道微生物是引起水产品腐败变质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酸性电解水(AEW)作为新型环保消毒剂,因其高效广谱杀菌的特点,已逐渐被应用于水产品安全控制方面并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经自来水(TW)与酸性电解水分别处理的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wei)于0、4、25℃贮藏过程中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酸性电解水处理后的样品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在贮藏过程中有所减少。因此,酸性电解水能明显改变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为其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付娇娇彭织云刘海泉孙晓红潘迎捷赵勇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酸性电解水
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表达时内参基因的选择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筛选出合适的内参基因用于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本研究以虾样品中、海水样品中、过滤海水样品中以及TSB培养条件下的副溶血性弧菌为材料,利用qRT-PCR技术评价了GAPDH、pvuA、pvsA和rpoS 4种常用管家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稳定性。【结果】4种管家基因均能特异扩增,表达稳定性排列顺序为pvuA(2.906)>pvsA(3.197)>GAPDH(3.746)>rpoS(6.512),进一步通过geNorm软件分析,最终选择两个表达最为稳定的内参基因即pvuA和pvsA,以二者的几何平均值作为参照可更为准确地校正目的基因的表达。【结论】pvuA和pvsA可作为环境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表达变化研究的内参基因。
李沁彭织云陈鑫鹏孙晓红潘迎捷赵勇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环境样品QRT-PCR内参基因
不同来源及血清型李斯特氏菌生长动力学参数比较
2013年
以不同来源、不同血清型李斯特氏菌(Listeria spp.)株(临床分离株7株、环境分离株7株和其他来源3株,11种血清型的17个ATCC标准菌株)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长动力学与来源、血清型之间的关系,37℃静置培养条件下获得17株菌的生长曲线,并利用Baranyi模型对其拟合,得到每株菌的生长动力学参数———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延滞期(λ)、最大细胞浓度(ymax)。结果表明:μmax和λ这2个参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型为3a和4b的2株单增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延滞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型为6a和6b的2株英诺克李斯特氏菌(Listeria innocua)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格氏李斯特氏菌(Listeria grayi)菌株与其他菌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不同来源的李斯特氏菌生长动力学差异不显著。
彭织云唐晓阳李沁孙晓红潘迎捷赵勇
关键词:血清型李斯特氏菌生长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