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镌宝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血液
  • 4篇血液流变
  • 4篇血液流变学
  • 4篇手术
  • 4篇限制性输液
  • 4篇开腹
  • 4篇开腹手术
  • 4篇S100B蛋...
  • 3篇肌钙蛋白
  • 3篇钙蛋白
  • 3篇S100B
  • 2篇乙酯
  • 2篇再灌注
  • 2篇酮酸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脑缺血
  • 2篇脑缺血再灌注
  • 2篇老年

机构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彭镌宝
  • 5篇倪玉霞
  • 4篇江朝秀
  • 3篇刘敬臣
  • 2篇刘庆
  • 1篇彭劲松
  • 1篇魏静文
  • 1篇徐卫财
  • 1篇刘贵春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限制性输液应用于老年开腹手术对血液流变学、肌钙蛋白Ⅰ和S100B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老年人开腹手术中采用限制性输液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肌钙蛋白I和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为限制性输液在老年人开腹手术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60岁以上择期行开腹手术病人60例,主要为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
彭镌宝
关键词:开腹手术限制性输液血液流变学肌钙蛋白IS100B
不同浓度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1
2014年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患者78例,年龄20~70岁,随机分为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0.5MAC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组(S1组)、1.0MAC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组(S2组),每组26例。术毕分别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改良Aldrete评分达到9分的时间;并于拔管后即刻(T1)、拔管后5min(T2)、15min(T3)、30min(T4)对三组患者进行改良OAA/S评分及改良Aldrete评分;记录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S1、S2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T组,且S2组明显少于S1组(P〈0.05)。S1、S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改良Aldrete评分达到9分的时间明显短于T组(P〈0.05);S1、S2组T1、T2时改良OAA/S评分、T1时改良Aldrete评分均明显高于T组,且S2组明显高于S1组(P〈0.05)。结论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0.5MAC及1.0MAC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更有助于提高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且1.0MAC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术后苏醒时间较短。
周柃汐刘庆彭劲松彭镌宝倪玉霞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肝脏部分切除术苏醒质量
腹腔注射丙酮酸乙酯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海马Nrf2基因表达及神经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丙酮酸乙酯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海马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及其靶基因表达、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方法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丙酮酸乙酯组(EP组),各22只。F组只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做动脉阻断处理),IR组、EP组采用二血管阻断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EP组于血流恢复后腹腔注射丙酮酸乙酯,F组、IR组腹腔注射等量0.9%Na Cl注射液,连续7 d。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4天、第7天进行水迷宫测试,评估三组大鼠认知功能;术后第7天水迷宫测试后,RT-PCR检测三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rf2、HO-1、γ-GCS、NQO1的mRNA,电镜观察其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果术前第1天,三组大鼠水迷宫测试成绩相近(P均>0.05);术后第4天、第7天,IR组、EP组的水迷宫测试成绩低于F组(P均<0.05),而EP组水迷宫成测试绩高于IR组(P<0.05)。术后第7天,IR组、EP组海马组织Nrf2、HO-1、γ-GCS、NQO1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F组(P均<0.05),且EP组高于IR组(P均<0.05)。术后第7天,F组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形态正常,内嵴清晰整齐,电子透明度高;IR组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内嵴损伤、裂断,电子透明度低;EP组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损伤比IR组轻,只有少部分的线粒体内嵴损伤、裂断少,电子透明度高。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腹腔注射丙酮酸乙酯后,其认知功能得到改善,脑组织Nrf2及其靶基因表达增强(抗氧化能力提高),神经细胞的线粒体损伤减轻。
刘贵春江朝秀彭镌宝魏静文刘庆倪玉霞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丙酮酸乙酯神经细胞
限制性输液应用于老年开腹手术对血液流变学和肌钙蛋白Ⅰ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在老年人开腹手术中采用限制性输液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肌钙蛋白I的影响,为限制性输液在老年开腹手术中的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0岁以上择期行开腹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Ⅲ级,分为常规输液组(S组):按照米勒麻醉学术中常规补液方案进行补液,即:输入液体总量=补偿性扩容+生理需要量+累计缺失量+继续损失量+第三间隙缺失量;限制输液组(R组):麻醉诱导前至进腹约60 min内补累积缺失量的1/2,之后输液速度为4 mL/(kg.h),每15 min测中心静脉压(CVP),维持CVP在5~7 cmH2O。麻醉手术全程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CVP、尿量及输入液体总量。两组均在麻醉前、术中2 h、术毕拔管后30min、术后24 h抽取中心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肌钙蛋白I。患者送返病房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R组术中液体输入总量显著低于S组(P<0.05);术中CVP显著低于S组(P<0.05),但是仍然在正常范围内;R组术中2 h及术毕拔管后30 min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全血、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同样变化明显(P<0.05)。R组术中2 h肌钙蛋白I与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后肌钙蛋白I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开腹手术中采用4 mL/(kg.h)的限制性输液方案是安全、可行的,术中能够保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不引起心脏血流灌注不足致心肌损害,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江朝秀倪玉霞彭镌宝刘敬臣
关键词:老年人开腹手术限制性输液血液流变学
限制性输液应用于老年开腹手术对血液流变学、肌钙蛋白I和S100B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老年人开腹手术中采用限制性输液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肌钙蛋白Ⅰ和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为限制性输液在老年人开腹手术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选择60岁以上择期行开腹手术病人60例,主要为胃癌、...
彭镌宝
关键词:开腹手术限制性输液血液流变学S100B蛋白
丙酮酸乙酯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丙酮酸乙酯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S100B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血管阻断加低血压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丙酮酸乙酯处理组(EP组),每组24只;各组再分成再灌注1、12、24 h 3个亚组,EP组于恢复血流即刻腹腔注射丙酮酸乙酯40 mg/kg,然后每隔6 h注射1次,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亚组均在相应时点取股动脉血,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S100B蛋白水平,然后断头取脑,取海马区制作切片,在光镜下观察损伤细胞。结果 F组3个亚组的血清S100B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EP组两组组内比较,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S100B蛋白逐渐升高(P<0.05),但在同一时点,EP组均低于IR组(P<0.05)。海马区切片显示,IR组、EP组两组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损伤细胞逐渐增多(P<0.05),但两组亚组同一时点比较,EP组损伤细胞少于IR组(P<0.05)。结论丙酮酸乙酯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彭镌宝倪玉霞徐卫财江朝秀刘敬臣
关键词:丙酮酸乙酯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S100B
限制性输液应用于老年开腹手术对血液流变学和S100B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在老年人开腹手术中采用限制性输液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60岁以上择期行开腹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常规输液组(S组):输入液体总量=补偿性扩容+生理需要量+累计缺失量+继续损失量+第三间隙缺失量。限制输液组(R组):麻醉诱导前至进腹约60min内补累积缺失量的1/2,之后输液速度为4mL/kg.h-1,每15min测中心静脉压(CVP),维持CVP在0.49~0.69kPa。两组晶、胶体比均为2∶1。两组均在麻醉前(T1)、术中2h(T2)、术毕拔管后30min(T3)、术后24h(T4)检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S100B蛋白含量,观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R组术中液体输入总量低于S组(P<0.05);R组术中CVP显著低于S组(P<0.05);R组术中2h及术毕拔管后30min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S组相比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术中、术后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与术前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R组与S组比较,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少(P<0.05)。结论:老年人开腹手术中采用4mL/kg.h-1的限制性输液方案是安全的,不增加血液黏滞度,对S100B蛋白水平亦无明显影响。
江朝秀刘敬臣倪玉霞彭镌宝
关键词:开腹手术限制性输液血液流变学S100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