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世琦

作品数:26 被引量:34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3篇盆地
  • 10篇震旦
  • 10篇四川盆地
  • 9篇震旦系
  • 8篇古隆起
  • 7篇气藏
  • 6篇勘探
  • 5篇烃源
  • 5篇储层
  • 4篇油气
  • 4篇龙门山
  • 4篇隆起带
  • 4篇加里东古隆起
  • 3篇地质
  • 3篇岩溶
  • 3篇烃源条件
  • 3篇构造带
  • 3篇寒武系
  • 3篇储集
  • 2篇地质条件

机构

  • 2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四川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26篇徐世琦
  • 8篇张光荣
  • 7篇曾庆
  • 6篇洪海涛
  • 4篇李毅
  • 4篇胡恒智
  • 4篇周建文
  • 3篇宋明玮
  • 3篇何智慧
  • 3篇唐大海
  • 3篇陈莎
  • 2篇代宗仰
  • 2篇李国辉
  • 2篇罗寿兵
  • 2篇杨光
  • 1篇李翔
  • 1篇杨光
  • 1篇尹宏
  • 1篇李晓玲
  • 1篇谢继容

传媒

  • 13篇天然气勘探与...
  • 6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前陆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目标优选
杨光曾庆陈更生涂涛宋明玮罗寿兵徐世琦谢继容李国辉赵献文马波唐大海王坛
《四川前陆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目标优选》是国家“十一五”攻关项目《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石油地质理论及勘探技术》下属课题《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目标优选》的专题之一,该专题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
关键词:
关键词:前陆盆地勘探目标油气富集
龙门山北段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与二叠系含油气远景被引量:9
2004年
龙门山北段推覆体构造带是指广元 -江油 -安县永安镇 ,呈NE -SW走向 ,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的北西边界为马角坝断裂带 ,南东边界大致为龙门山前陆盆地北西侧的白垩系边界面 ,北东至广元射箭河一带。在该带里二叠系栖霞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的含油气前景日益显现出来。通过研究得出了几点认识 :(1)提出了一种新的、更能体现油气地质特征的龙门山推覆体构造带的划分方法。(2 )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存在有丰富的烃源条件。 (3)二叠系栖霞二段砂糖状白云岩有良好的储集条件。(4 )运移聚集条件与之匹配好 ,并认为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徐世琦周建文曾庆李毅陈莎李晓玲
关键词:构造带二叠系隐伏断层龙门山储集条件烃源条件
龙门山北段推覆体下盘含油气条件评价研究
徐世琦周建文曾庆李毅胡恒智洪海涛宋明玮何智慧张光荣陈莎
专题通过两年的科技攻关,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首次提出龙门山北段推覆体构造带浅部滑脱层为飞仙关组上部泥岩层段、中深部滑脱层为寒武系长江沟组的下部;  2、提出了一种新的、更能体现油气地质特征的龙门山推覆体构造带的划分...
关键词:
关键词:龙门山推覆体
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特征与规律被引量:18
2002年
长期以来对寒武系烃源岩的研究表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碳质泥页岩是一套有效烃源岩。该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生烃能力强,但成熟度高。震旦系的天然气主要来自寒武系,最新的研究结果认为:寒武系烃源岩的生烃中心地区位于乐山—威远—自贡—资阳地区,且沉积厚度大。在桐湾~印支期以古岩溶孔洞型储层发育好,燕山—喜山期以裂缝—孔洞型储层发育。古岩溶最发育地区主要发育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川西南地区和川中地区以及下斜坡的大足—永川地区。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带是震旦系油气藏主要分布和聚集带,油气藏表现出具有早期成藏和晚期成藏两大特征,早期成藏的油气藏以资阳震旦系气藏为代表,晚期油气藏以威远震旦系气藏为代表。油气藏的形成演化经历了六大阶段的演过过程。研究已表明,乐山—龙女寺加里东古隆起带震旦系仍然是当前寻找大中型气田勘探目标的最有利勘探前景区。
徐世琦洪海涛李翔
关键词: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古构造岩溶岩石孔隙
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被引量:14
2018年
四川盆地纵向上从震旦系—侏罗系共发现了包括常规天然气、致密气、页岩气、致密油4种类型的工业油气流,其中常规气主要发育于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及其以下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为了预测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未来勘探方向,在系统总结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地质条件、成藏富集规律的基础上,评价盆地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明确剩余资源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具有构造分区明显、4套广覆式烃源层、多套大面积孔隙型储层发育的常规天然气地质条件;(2)常规天然气富集主要受优质烃源岩、台缘和台内高能滩相、古构造和成藏组合等因素的控制,具有大气田近源分布、相带控储、古侵蚀面改善储渗条件、继承性古隆起控制油气富集和运移、优越的成藏组合有利于形成大中型气藏等特点;(3)基于盆地常规天然气地质条件,立足于"层",运用成因法、统计法及特尔菲综合法,预测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12.5×10^(12)m^3。结合剩余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指出了四川盆地未来的总体勘探方向是:层系上主攻灯影组、龙王庙组及中二叠统勘探领域;区块上发展川中、川东地区,挖潜川南地区,开拓川西、川北地区。
朱华杨光苑保国应丹琳戴鑫周红飞徐世琦谈健康
关键词:四川盆地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勘探方向
长庆气田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对气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8
2001年
长庆气藏基本上分布在靖边古潜台之上,潜台区面积与储层面积相当。古潜台东部边缘被古侵主潜沟切割,许多支潜沟已经侵蚀漫延到西部,西部主力储层受古岩溶地貌的控制作用日益明显。长庆地区可划分为三个二级古岩溶地貌单元,分别是西部古岩溶高地、中部古岩溶斜坡和中东部古岩溶盒地。中部古岩溶斜坡可进一步划分出三级古岩溶地貌单元为古台地、古残丘和古沟槽(或古谷地)。古台地为岩溶斜坡带主体,可进一步划分为古台丘、台缘斜坡和古洼地等三个四级古岩溶地貌单元。通过研究,该区古岩溶作用具有六个方面的特点:(1)主力储层的网状裂缝十分发育;(2)小型溶蚀孔洞发育,岩溶洞穴少见,层位性强;(3)主力储层微角砾岩化较强;(4)岩溶作用普遍具有较强的选择性;(5)小型溶蚀孔洞中的残留物主要是原地聚集的含膏质等易溶矿物的碎屑白云石;(6)古沟槽(或古潜沟)十分发育。根据在古岩溶地貌上探井和开发并所钻获的高、中、低或无产能井的研究和分析,认为古岩溶斜坡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地区,而台缘斜坡是寻找高中产井的目标区,古残丘的古岩溶作用差异大,天然气富集规律难寻,古洼地和沟槽的溶蚀作用极弱,孔洞极不发育,是低产或无产能地区。
徐世琦邓洪斌洪海涛
关键词:长庆气田奥陶系岩溶古地貌气藏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与下古生界含油气性的关系探讨被引量:31
2002年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勘探已经历了 4 0多年的历史 ,累计钻探井四十多口 ,已发现了威远气田、资阳气藏以及高石梯—安平店、龙女寺等含气构造。古隆起主高点在川西 ,最老剥蚀至灯影组 ,灯影组之上为二叠系或泥盆系。由川西核部向外 ,依次剥蚀至寒武系、奥陶系各统组。中上寒武统主要分布于乐山—威远背斜北翼及川中地区古隆起轴部。从下古生界含油气性条件看 ,油气成藏存在着有利或不利的因素。油气成藏的有利因素有三个方面 :(1)烃源岩演化与古构造演化配置关系良好 ,圈闭捕集能力强 ,油气显示好 ;(2 )在低孔低渗条件下 ,存在古岩溶作用形成的高孔高渗储集体 ,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和提升 ;(3)储集层与盖层匹配良好 ,对天然气富集成藏极为有利。油气成藏的不利因素也有三个方面 :(1)岩性岩相的分布不均 ,影响了储层的发育和后期改造及气藏成藏的规模 ;(2 )气藏的圈闭类型、面积大小和隆起幅度高低 ,是下古生界能否形成大气田的一个关键因素 ;(3)因下古生界埋藏较深 ,勘探程度低 。
徐世琦洪海涛师晓蓉
关键词: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含油气层系油气藏古隆起
古隆起区带寒武系洗象池群成藏条件与勘探前景分析被引量:24
2006年
乐山—龙女寺加里东古隆起形成时间早,延续时间长,隆起幅度大,分布面积广,是下古生界储层聚集油气成藏的最有利场所。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是目前公认的一套优质有效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沉积厚度大,生烃强度大,能为形成大中型油气藏提供充足的烃源。洗象池群存在十分有利于储层发育的沉积相带。如,在潮坪相区和台内滩相区相对发育的颗粒白云岩。古岩溶比较发育,容易形成孔洞层。古隆起带核部和古斜坡带一直处于古构造演化的高部位,强烈的风化壳岩溶和埋藏岩溶作用,是下古生界储层聚集油气藏的最有利场所。重视古隆起核部及上斜坡区带中上寒武统的油气勘探。
徐世琦代宗仰蒋小光谢冰张光荣
关键词:古隆起中上寒武统
吐哈盆地温吉桑构造带中侏罗统砂岩成岩作用对储层储集性的影响被引量:3
1996年
吐哈盆地温吉桑构造带中侏罗统三间房组砂岩储层以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岩屑成分以火成岩岩屑占优。这些储层在沉积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充填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孔隙发育;而强烈的溶蚀作用则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次生孔隙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杂基孔为主,偶见少量残余原生粒间孔。成岩作用过程中有利于溶蚀作用发育的主要因素有:砂岩颗粒直径较大、杂基含量少、灰质胶结物多、矿物的碎裂、火成岩岩屑发育和有机酸的作用等。通过对沉积成岩作用的综合分析认为,三间房组第二段是该区的Ⅰ级主力油气层段,第四段为Ⅲ级油气层段,第三段则为差油气层段。
徐世琦
关键词:中侏罗世砂岩成岩作用
多造山带控制下的四川复合前陆盆地初析被引量:8
2012年
深入研究四川盆地的起源及其演化过程,对该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根据2008—2010年度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研究的成果,将川西前陆盆地和大巴山前陆盆地合二为一,通称为四川前陆盆地,并给出了支持这一观点的4点主要证据,即:相同的大地构造背景、形成机制对前陆盆地的影响、"形"与"质"两方面的统一性、共同拥有同一个前陆隆起带。重点分析了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过程、原型盆地与主控造山带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前陆盆地经历了不同时期由不同造山带控制、沉积范围变化大、沉积中心频繁迁移的复杂演化过程,不同类型盆地的垂向叠置,不同时期原型盆地的横向叠加,构成了多造山带控制下的复合型前陆盆地。最后,对盆地构造区带进行了划分,共划分出:造山带后缘推覆构造带、造山带前缘出露前锋逆掩推覆构造带、造山带山前隐伏前锋构造带、前陆盆地中央坳陷带、前陆盆地前缘斜坡带、前陆盆地前缘隆起区等6个一级构造带以及15个次级构造带。
曾庆杨光罗寿兵周建文徐世琦唐大海宋明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