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玉米
  • 5篇选育
  • 4篇选育报告
  • 4篇玉米杂交
  • 4篇玉米杂交种
  • 4篇杂交
  • 4篇杂交种
  • 3篇自交
  • 3篇自交系
  • 2篇玉米自交系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1篇选育效果
  • 1篇育种
  • 1篇配合力
  • 1篇自交系产量
  • 1篇稳定性分析

机构

  • 6篇辽宁省农业科...

作者

  • 7篇徐乐澜
  • 2篇李明德
  • 2篇陈玉库
  • 2篇姜明月
  • 1篇高长健
  • 1篇王如
  • 1篇岳桂兰
  • 1篇刘忠山
  • 1篇刘凤文

传媒

  • 7篇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2
  • 2篇198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玉米部分骨干自交系产量稳定性分析
1995年
玉米部分骨干自交系产量稳定性分析王建国,徐乐澜,何晶(辽宁省农科院育种所)(丹东市农科所)宫国安,刘忠山,刘凤文,王秀萍(大连市农科所)(铁岭市农科所)(沈阳市农科院)(锦州市农科所)玉米自交系产量的稳定性,是决定玉米杂交组合丰产性和稳产性的重要因素...
王建国徐乐澜何晶宫国安刘忠山刘凤文王秀萍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稳定性分析
玉米杂交种辽单17号选育报告
1989年
一、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辽单17号为辽宁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于1980年以国外系 Va35为母本,自选系辽轮814为父本杂交配制的。经所内1981年测交产比和1982、1983年品比试验,表现优良,于1984年参加省区域试验。1985年继续参加省区域试验,同时参加省生产试验,1986年进行第二年省生产试验。
李明德白英吉徐乐澜郑秀春陈玉库姜明月王如岳桂兰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选育
几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9
1989年
配合力是玉米自交系的一个重要遗传特性。要选育出在生产上能够显著增产的玉米杂交种,主要取决于自交系的配合力。本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几个自选系及常用系的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测定,为进一步研究其利用价值提供可靠的依据。
徐乐澜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配合力
玉米杂交种辽单22号选育报告
1996年
玉米杂交种辽单22号选育报告李明德,徐乐澜,姜明月,陈玉库,白英吉(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该杂交种是1987年以自选系辽7352为母本,引入系丹340为父本杂交配制的单交种。1988~1989年参加院内品比试验。1990年参...
李明德徐乐澜姜明月陈玉库白英吉
关键词:玉米杂交
玉米杂交种辽单24号选育报告
1998年
玉米杂交种辽单24号选育报告徐乐澜(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科学研究所沈阳110161)1亲本来源辽单24号(原名辽9401)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系辽2345为母本,引入系丹340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辽2345自选系是1989年以792...
徐乐澜
关键词:玉米选育栽培技术
玉米杂交种辽单27号选育报告
2000年
徐乐澜
关键词:玉米选育栽培技术
对提高玉米自交系选育效果的浅见被引量:3
1992年
杂种优势的应用是本世纪以来玉米生产上的重大革命,它使玉米产量大幅度的增加,玉米杂交种的增产效果是公认的。Cardwell(1982)研究认为美国遗传改良在玉米增产诸因素中占23.1%。李竞雄(1990)认为,我国无法精确估算玉米杂交种的遗传增益,只有它的产量增益数据,通常则以30~40%作为诸种增产因素中杂交种所占的比重。建国以来,我国玉米育种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近年来,由于育种工作水平所限,新育成的杂交种的产量潜力和其他性状并无显著的突破,很难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致使我国玉米育种处于“爬坡”状态。如何尽快解决当前的“爬坡”问题,这在玉米育种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徐乐澜高长健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育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