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江涛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对外汉语
  • 2篇对外汉语教学
  • 2篇教学
  • 2篇汉语
  • 2篇汉语教学
  • 1篇第二语言教学
  • 1篇电影
  • 1篇对外汉语教师
  • 1篇学习者
  • 1篇译本
  • 1篇英译
  • 1篇英译本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教学
  • 1篇正传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文化
  • 1篇世界文化
  • 1篇思性
  • 1篇俚语

机构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徐江涛
  • 2篇徐红艳
  • 2篇马宏
  • 2篇王佳
  • 1篇韩琳
  • 1篇杜伟华
  • 1篇张明杰

传媒

  • 4篇电影文学
  • 1篇现代营销(下...
  • 1篇才智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发展性研究
2012年
截至目前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2500万人,已经有100个国家的23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2003年,在我国高校中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约为8万人。对外汉语教学的办学层次逐步得到了完善,教学领域不断拓宽,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多渠道全方位的汉语教学体系。研究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发展的途径1。
马宏徐江涛张明杰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职业发展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者第二语言教学
从《老友记》看美国俚语的特征被引量:1
2009年
俚语是整个美国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The American Thesaurus of Slang.所列俚语有十万条之多,Dictionary of American Slang估计俚语占日常使用的英语词汇总数的五分之一,这足以看出俚语在美国应用是很广的。所以对于理解美国俚语来说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从《老友记》这部美国电视剧探讨了美国俚语的基本特点,在这部情景戏剧中,人物对话大量使用了美国俚语,这些俚语体现了美国俚语的典型特征,理解这些俚语对于理解这部电视剧中的人物,加深对美国语言的认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徐江涛王佳杜伟华
关键词:俚语《老友记》
反思能力与对外汉语教学
2012年
对外汉语是近些年来的热点名词,究其原因始终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世界文化出现交流沟通甚至于冲突融合今天,中国文化已然成为了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也可以说缺少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文化也是不完整的。由此可知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汉语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民族感兴趣的语言便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了。反思性外语教学,也被称为反思性实践,起源于约翰杜威的反思性思维理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这是被中国人普遍认可的反思性教学定义。
马宏徐江涛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世界文化反思性实践中国经济中国文化文化载体
从文化空缺角度对《茶馆》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在文化交流中,历史背景,社会习俗,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文化空缺现象,这种现象同时也会出现在戏剧作品中,这就给译者在翻译戏剧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戏剧是文学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各国戏剧是世界文学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徐江涛
关键词:茶馆英译本戏剧翻译文化空缺翻译策略
文献传递
《阿甘正传》的出彩之处及“美国梦”的再现被引量:2
2011年
电影《阿甘正传》,讲述了一个有缺陷的普通人阿甘,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在他身上,大家可以看到忠诚、守信、执著、友善这些人性中最为优秀可贵的品质。这部电影是一段奋斗的旅程,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最重要的,因为"美国梦",所以它给人以安慰和鼓舞,让人深思和感动,同时也让人充满了希望。
徐红艳徐江涛
关键词:《阿甘正传》
一部关于希望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被引量:4
2009年
希望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就会永远相伴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监狱犯人安迪·杜福雷执著于希望并最终获得自由的经历。这是一部激励每一个人的电影,它带给我们每一个人希望、坚持和救赎,并启示我们:我们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希望。
王佳徐江涛韩琳
关键词:救赎
《拆弹部队》获奥斯卡奖原因探析
2011年
《拆弹部队》是由编剧兼制片人马克·鲍尔的回忆录改编而成的,讲述了一组美国拆弹专家被派往巴格达执行任务的故事。在那里每个当地人都像是潜在的敌人,每一个目标都像是伪装的炸弹,他们必须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该片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6项大奖。本文探析了《拆弹部队》获得奥斯卡大奖的几点原因。
徐江涛徐红艳
关键词:《拆弹部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