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丽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1(NS1)基因序列分析及2013上海分离株NS1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2013年3月发生的感染人的新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1(NS1)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NS1重组质粒并表达。方法:从GenBank获得2006-2013年不同来源的H7N9亚型病毒NS1序列,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利用PCR方法从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株A/Shanghai/4664T/2013(H7N9)基因组cDNA中扩增得到全长NS1基因,并将该片段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重组质粒pET28a-NS1,经酶切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IPTG诱导表达,且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经序列分析,2013年暴发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NS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100%,与之前暴发的H7N9型流感病毒NS1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86.4%-90.7%,表明2次暴发的该型流感分离株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PCR扩增得到约680 bp的NS1基因序列,所克隆的NS1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5×103,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表达产物为H7N9禽流感病毒NS1蛋白。结论:为进一步研究H7N9亚型流感病毒NS1蛋白功能及基于NS1蛋白的抗病毒药物奠定了基础。 娄文静 张道军 史云 崔家骏 吴志豪 戚丽华 靳连群 刘雪林 宋宏彬 张传福关键词:流感病毒 原核表达 H7N9病毒的M1基因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克隆H7N9禽流感病毒M1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免疫学功能及血清学检测奠定基础。方法 用PCR方法从禽流感上海分离株A/Shanghai/4664T/2013(H7N9)c DNA扩增M1基因,并克隆到载体p MD18-T中。经测序证实后,用EcoRⅠ/NdeⅠ双酶切,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并转化E.coli BL21(DE3)菌株。取工程菌,用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鉴定及western blot检验。结果 (1)经PCR、测序和酶切鉴定,成功克隆了禽流感H7N9 M1基因;(2)经IPTG诱导的重组质粒p ET28a-M1表达出约为28 k Da的融合蛋白,与预期结果相符;(3)对H7N9型禽流感M1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与2013年暴发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M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5.4%-100%,与2006-2011年间暴发的H7N9型流感病毒M1基因序列同源性在69.0%-89.6%,2013年感染人的H7N9型流感病毒与此前暴发的该型流感分离株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结论 成功克隆了禽流感H7N9病毒的M1基因,并在E.coli中得以表达。 娄文静 张道军 史云 戚丽华 靳连群 刘雪林 宋宏彬 张传福关键词:流感病毒 原核表达 某部食堂采购食品和餐饮具卫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机关食堂采购食品和餐饮具卫生检测情况。方法:根据随机抽样原则抽取样品,按照《军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手册》相关要求,针对不同食品类别进行相关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监测方案标准限值进行对照。结果:(1)共采集食品样品634份,检出不合格样品35份,合格率94.48%,其中酒和饮料、乳及乳制品合格率为100.00%,畜禽肉及其制品为97.10%,水产品为96.15%,蔬菜水果为95.24%,谷物及其制品为95.00%,食用油和调味品为89.19%,豆及豆制品为87.80%。(2)共抽检餐饮具304份,其中洁净度合格278份,合格率为91.45%。结论:某部食堂采购食品安全性总体较高,但仍需要加强监测和监督管理。 蔡智斌 戚丽华 季爱勤 张传福 曹立军 刘雪林关键词:食堂 餐饮具 卫生检测 基于一种新gRNA序列的CRISPR-Cas9系统在制备乙肝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RNA序列,所述序列在CRISPR-Cas9系统中能够以乙肝病毒基因组S基因保守区域位点为靶序列进行DNA序列的编辑,并在HBV稳转细胞模型、HBV水动力小鼠模型中均成功破坏HBV?cccDNA和整合状... 宋宏彬 邱少富 李浩 刘鸿博 生春雨 李鹏 戚丽华 王立贵 谢靖 贾雷立 郝荣章 苏文莉文献传递 驻京部队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部队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质量状况。方法通过现场检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驻京部队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共抽检78个餐饮单位餐饮具613件,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为93.15%。部队医院营养食堂抽检的餐饮具全部合格,士兵食堂和部队幼儿园食堂餐饮具消毒效果较差。不同消毒方式比较,热力消毒及其与化学消毒联合应用消毒合格率均在93%以上,洗碗机消毒合格率仅为60%。结论驻京部队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具消毒整体合格率较高,热力消毒效果比较可靠。 吴淼 戚丽华 王莉莉 史云 滕现勇 徐稳 靳连群 刘雪林关键词:餐饮具 消毒效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14年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而且可形成生物膜,从而导致生物膜相关疾病的产生。患者一旦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难以彻底治愈。深入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对寻找有效的防治、治疗药物和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就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和调控机制的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胡晓丰 史云 戚丽华 王勇 宋宏彬 张传福 刘雪林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膜 不同污水中细菌多样性DGGE检测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河道内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探讨环境与细菌群落多样性关系,为修复水环境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浙江省杭州市未污染的虎跑山泉水和3个不同污染源的水样共70份,用传统微生物平板培养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不同水体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差异。结果未被污染的虎跑山泉水p H最小,为7.25,其余受到污染的水体p H均>7.4,滨文河的p H最高,达8.04;浦沿化工厂河道中存在可培养的细菌最多,达到821 CFU/m L,其次为萧山养牛河道,虎跑最低仅8 CFU/m L,其细菌总数与p H密切相关;6种受污染的水中均存在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生活污水中未检测到沙门菌,化工污水中未检测到粪链球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受污染的水中主要有变形菌门(23条带,71.9%)、放线菌门(8条带,25%)和厚壁菌门(1条带,3.9%),变形菌门是绝对的优势菌群;不同污染源影响的水中均有特异性细菌条带T5(uncultured bacterium clone C-84,HQ860591)和T7(uncultured rhodocyclaceae bacterium clone D7N55,KC006201),隶属于β-变形菌,只在受化工污染的河水中检测到;而受生活污水污染的河水中特有条带T3和T4均为γ-变形菌的气单胞菌属Aeromona;T10、T29和T30为受畜牧养殖场污水影响的河水中所特有,均隶属于放线菌门Gordonibacter属。结论不同的污染直接影响水的p H及细菌群落分布,且污水中致病菌也存在差异。 周燕飞 彭三妹 王博林 孙婷婷 戚丽华 袁小凤关键词:污染水源 细菌多样性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北京地区医院污水中产NDM-1不动杆菌检测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医院污水中含有NDM-1阳性的不动杆菌及耐药性情况。方法从北京多家医院采集污水标本,通过生化鉴定和16S rRNA测序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利用PCR技术对分离的病原进行bla NDM-1基因的鉴定;利用Sensititre药敏鉴定仪对NDM-1阳性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结果从医院污水中检出20株NDM-1阳性不动杆菌;所有菌对头孢类抗菌素、头孢西丁以及替卡西林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达到100%,有85%的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结论北京地区污水中产NDM-1阳性菌分离率较高,且主要为不动杆菌,其表现出多重耐药的特点,医院污水可能是NDM-1阳性菌存在的主要场所之一。 王旭 王秀红 任清明 戚丽华 梁蓓蓓 易胜杰 王建 李浩 杨超杰 刘鸿博 邱少富 宋宏彬关键词:NDM-1 不动杆菌 耐药性 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5年 脂环酸芽孢杆菌主要来源于土壤,具有嗜酸、耐热、产芽孢、强抗逆性等特征,是造成巴氏灭菌果汁腐败变质的主要菌种之一。果汁生产企业所用的原料果表面极易被土壤中脂环酸芽孢杆菌污染,其进入果汁生产环节中很难被彻底去除。近年来,由脂环酸芽孢杆菌引发的果汁腐败事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生,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尚未制订出脂环酸芽孢杆菌统一的培养方法,同时,果汁生产企业也缺少相关的检测技术和控制措施。笔者综述了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特性及危害,比较常见培养基的培养效果,对其初步鉴定与分子生物学鉴定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阐述几种常用消毒技术的控制效果。 白淼 张灿 郑文杰 戚丽华 张明露 徐稳 杨清关键词:脂环酸芽孢杆菌 果汁工业 消毒技术 2012-2014年北京部分军队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异常剂量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对2012-2014年期间北京部分军队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中出现的异常剂量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北京甲、乙、丙3家三甲军队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作为抽样调查对象,采用热释光剂量监测方法进行监测,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共计监测4986人次,个人剂量出现异常31人次,异常剂量值主要集中在1.25~5 m Sv范围内,丙医院中出现异常剂量人次最多,共计19人次,占3家医院异常剂量总人次数的61.29%;不同工种情况中,出现异常剂量人次最多的是核医学工作人员,共计21人次,占异常剂量总人次数的67.74%。本次调查中,异常剂量产生主要原因包括工作量大、遗留在操作室,故意照射、佩戴位置不正确、操作中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5个方面。结论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管理者对于放射防护工作的认识,科学利用监管手段,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章雷 王兴功 戚丽华 王强 安代志 刘雪林关键词:个人剂量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