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梦琰

作品数:16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主题

  • 8篇诗歌
  • 5篇身体
  • 3篇语言
  • 2篇翟永明诗歌
  • 2篇躯体
  • 2篇明诗
  • 1篇阴谋
  • 1篇阴谋家
  • 1篇语言文化
  • 1篇在场
  • 1篇秩序
  • 1篇治愈
  • 1篇萨福
  • 1篇深情
  • 1篇诗人
  • 1篇抒情
  • 1篇文学
  • 1篇文学价值
  • 1篇现代诗
  • 1篇现代诗研究

机构

  • 8篇中央民族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2篇曹梦琰

传媒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当代文坛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 1篇中国诗歌研究
  • 1篇新文学评论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语言的躯体——巴蜀五君论
“巴蜀五君”指柏桦、欧阳江河、翟永明、张枣、钟鸣五位诗人。在八十年代诗歌团体盛行的四川,这五位诗人也因潮流所趋、他们彼此间的关系和他们的写作水准而得“五君”称号,尽管他们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口号或写作的一致性。五君的写作都很...
曹梦琰
关键词:诗歌语言文化文学价值
语言的躯体
“巴蜀五君”指柏桦、欧阳江河、翟永明、张枣、钟鸣五位诗人。在八十年代诗歌团体盛行的四川,这五位诗人也因潮流所趋、他们彼此间的关系和他们的写作水准而得“五君”称号,尽管他们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口号或写作的一致性。五君的写作都很...
曹梦琰
关键词:诗歌躯体
文献传递
情之所钟 正在我辈——读李少君诗歌
2014年
李少君诗歌创作一直在践行着他自己的理念:从山水、自然、人情中找到传统诗学中的"和谐",将"深情"投射于自己的作品之中。"深情"这样一个亘古有之的、兼容美学与人文关怀的理念也就成了探讨李少君诗歌的重要切入点。在与现代人的"心碎"相遇后,"深情"必然会发生改变,但是在李少君的诗歌中不难找到我们源于记忆的"一往情深",尽管来得有些无奈。
曹梦琰
关键词:深情
身体的秘密痕迹——翟永明诗歌论
2013年
本文通过翟永明的诗歌来探讨诗歌、身体、经验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关系。翟永明的写作更趋向于跟着身体的感觉走。她的诗歌几乎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生命的痕迹,这是翟永明最为重要的地方,也是人们能从中看到的最真实与真诚的身体之所在。然而一旦陷入对身体的执着中,陷入跟着感觉走的状态中,人们就会在价值判断上产生偏差——究竟哪些才是值得写的,哪些是不值得的,哪些痕迹是至关重要的——比如翟永明诗歌中的母亲、女人以及自己内心的种种恐惧、惶惑等;而又有哪些是无关紧要的,比如她写作的大量酒吧中的诗。并非人们不假思索地忠实于身体的一切去写作,它就存在于其中。
曹梦琰
关键词:现代诗研究
身体之辨——“四川五君”论
2017年
在现代汉语诗歌发生的特殊背景下,"大我"和"我们"一直束缚着身体向自身的探索,以北方为中心的"朦胧诗"的出现,可视为身体的觉醒。而在这一诗歌脉络之下,以南方为中心的"第三代"诗歌写作,则更大程度上发掘着身体的复杂性与丰富性。柏桦、欧阳江河、翟永明、张枣、钟鸣等"四川五君"的写作,既承袭着"南方诗歌"与"第三代"诗歌的传统,以其呈现出的身体的复杂与幽微成为值得解读的文本。本文以"四川五君"的诗歌为切入点,从"南方:嬗变的躯体""现代场景:身体""‘她’空间的身体化""幻的空间:逃逸之身体"和"变形与纵深"五个方面来探讨身体问题的复杂性。
曹梦琰
关键词:诗歌身体
向左倾斜的身体——柏桦诗歌论被引量:1
2014年
柏桦是一个从未进入90年代的诗人,他的诗歌写作在80年代灼目而辉煌,却同样结束得很快。柏桦的气质型怪癖和他的才华促成了他最初诗歌语言的清新与激动人心,作为一种对常态僭越的语言,这是一种获得躯体存在感的语言。然而在青春与才华的耗损中,柏桦的诗歌写作陷入了自身的僵化中,于是诗人柏桦留在了他的80年代。
曹梦琰
关键词:柏桦身体在场僵化
秩序之美——赵野诗歌论
2014年
在多年后的《自述》中,赵野写出了第三代诗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轰轰烈烈的往事,他提到了他们密谋夺取'诗协'政权。诗人说:'那一年,我们都刚刚二十岁出头,激情和阴谋仿佛都是与生俱来的。'1要谈这一代人,谈激情、阴谋或所谓的诗歌革命,似乎复数形式是必然的:'这就是他们,胡冬、万夏或赵野们/铁路和长途汽车的革命者/诗歌阴谋家,生活的螺丝钉'(《1982年10月,第三代人》)。是的,纵然人们可以用不同的名字和诗歌特征标识出他们,然而,第三代——热血沸腾的第三代,人们于这个名称中纵情高歌,却被淹没于自身的高音之中,仅仅成为'第三代'的一员——生活的螺丝钉。
曹梦琰
关键词:阴谋螺丝钉激情诗歌阴谋家
恍惚与界限之间的身体——钟鸣论
2016年
钟鸣的写作,从诗歌到随笔,都形成了对自己整个书写有效的语汇。在他的笔下,身体的萌动与他对身体的克制与思考同时存在,恍惚与界限同时存在。他对语言与身体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抗拒前者过度的煽动性。而且,他似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梦想,回到物的坚实性与持久性中重新看待那些被夸张、矫饰的语言,或仅仅是因为人们的恍惚,而错失了身体的语言。
曹梦琰
关键词:身体语言恍惚
张枣:扮鬼脸和不扮鬼脸的抒情者
2009年
论文从三个方面阐释诗人张枣的诗歌写作:一、张枣在诗歌中惯用"鬼脸",即抒情中的变调,让诗歌产生独特的抒情效果。二、张枣在诗歌写作中始终具有清醒感,从诗歌中的人称变换和变幻可以看出诗人一直在寻找一个"之外"的点来保持这种清醒感。在他早期的诗歌中,只体现出诗人意识到系统束缚的清醒感,而在后期的诗歌中,诗人则逐渐开始寻找突破束缚的方法。三、张枣的诗歌写作是出于对一首独一的、有关诗歌的诗的追求。
曹梦琰
关键词:鬼脸
诗人张枣论
2012年
作为当代一位别具一格的诗人,张枣的诗歌始终坚持对语言精确度的求索,他试图通过语言化解身体的危机;他的诗歌保持着与母语的亲密关系,他在诗中重塑和重新发现了母语;身处孤独处境中的他一直在寻求对话者,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发展了一种与世界、自己进行对话的诗学。
曹梦琰
关键词:身体母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