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慧慧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浅水区
  • 1篇定置网
  • 1篇多样性
  • 1篇鱼类
  • 1篇鱼类群落
  • 1篇鱼类群落结构
  • 1篇水域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近岸
  • 1篇近岸水域
  • 1篇类群

机构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任一平
  • 2篇薛莹
  • 2篇徐宾铎
  • 2篇纪毓鹏
  • 2篇曾慧慧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胶州湾近岸浅水区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被引量:11
2013年
根据2009年3月—2010年2月在胶州湾西北部近岸浅水区进行的鱼类逐月定置网调查数据,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鉴定出44种鱼类,其中海洋性27种,河口性鱼类17种。鱼类种类组成与底层水温和盐度有密切关系。胶州湾近岸浅水区鱼类群落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R)变化范围为0.33—3.5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0.42—2.25,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23—0.93。聚类分析(CLUSTER)和多维标度排序(MDS)分析表明,不同鱼类种类组成的各月份样品可划分为3个组分:水温较低的冬季组G1(12月—翌年4月)、水温次高的春秋季组G2(5—6月、10—11月)和水温最高的夏季组G3(7—9月)。其中G1的典型种主要为尖海龙(Syngnathus acus)、方氏云鳚(Enedrias fangi)和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等冷温性常栖类群种类,G2的主要典型种为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和尖海龙,G3的主要典型种为鲐鱼(Scomber japonicus)、细条天竺鱼(Apogonichthys lineatus)和普氏缰虾虎鱼(Amoya pflaumi)等洄游性鱼类。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3个月份组间鱼类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不同月份组间两两差异均显著。生物-环境分析(BIOENV)表明,底层水温是影响胶州湾近岸浅水区鱼类群落结构时间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在胶州湾内近岸浅水区发现40余种幼鱼,但占优势的主要为低值鱼类,表明胶州湾的产卵、肥育场功能有所下降,应加强胶州湾近岸水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保护及修复。
徐宾铎曾慧慧薛莹纪毓鹏任一平
关键词:近岸水域鱼类群落结构
胶州湾浅水区鱼类种类组成及其季节变化被引量:22
2012年
根据2009年3月~2010年2月在胶州湾潮下带浅水区进行的逐月鱼类定置网调查,分析了胶州湾浅水区鱼类种类组成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本调查共鉴定出鱼类44种,隶属于9目24科39属。渔获鱼类皆为硬骨鱼类,以鲈形目(Perciformes)的种类最多,有11科23属25种。在各科中,以虾虎鱼科(Gobiidae)鱼类种类最多,共9属10种。按适温类型分,暖温性鱼类共23种(占52.27%),暖水种14种(占31.82%),冷温种7种(占15.91%);按栖息水层组成分,底层鱼类36种(占81.82%),中上层鱼类8种(占18.18%);按产卵类别分,产浮性卵鱼类21种(占47.73%),黏着沉性卵鱼类11种(占25%),附着性卵鱼类9种(占20.45%),卵胎生鱼类3种(占6.82%)。各生态类型鱼类种类组成季节变化明显,种类组成的平均季节更替率达63.3%。本调查在胶州湾浅水区发现40余种幼鱼,尤其仍存在鮻、许氏平鲉、钝吻黄盖鲽和短吻红舌鳎等经济种类,表明胶州湾仍是重要的鱼类产卵和育幼场,应加强对其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保护,以期保护渔业生物多样性和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曾慧慧徐宾铎薛莹任一平纪毓鹏
关键词:浅水区定置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