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华 作品数:7 被引量:40 H指数:3 供职机构: 航天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小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评价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10月在航天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给予甲硝唑15 mg/kg,6-8 h一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每次150 mg,每日2次,口服)、辛伐他汀(每次1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0 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分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11.64±0.41)kPa、(5.19±0.21)kPa,对照组为(10.88±0.63)kPa、(6.01±0.30)kPa,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FEV1、6 min步行距离和呼吸困难分级情况分别为(0.98±0.21)L、(131±10)m、(1.2±0.5)级,均优于对照组[(0.72±0.11)L、(101±15)m、(2.9±1.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可靠,能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障碍,增加活动耐力。 马峰 朱卫华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阿奇霉素 辛伐他汀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尿路真菌感染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6例,予以观察组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碳酸氢钠膀胱冲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5.5%,两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的未转阴患者多于观察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是治疗尿路真菌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朱卫华 马峰关键词:真菌感染 两性霉素B 膀胱冲洗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肺功能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呼气末一氧化氮(FeNO)、肺功能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Eos)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诊的92例慢性咳嗽患者,根据国内最新指南标准分为CVA组、非CVA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FeNO、血常规、外周血Eos计数检测。结果CVA组患者的FeNO、外周血Eos计数水平显著高于非CV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CVA组的肺功能FEV_(1)、FEV_(1)/FVC低于非CVA组,两组间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CVA组内,FeNO与外周血Eos计数存在相关性(r=0.593,P<0.05)。结论肺功能、FeNO、外周血Eos计数可以作为帮助CVA诊断的重要参考因素。 朱卫华关键词:肺功能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 吸入疗法与鼻导管氧疗在支气管扩张症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中的对比分析 2024年 目的 评估应用经鼻吸入疗法在住院支气管扩张症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航天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8例支气管扩张症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根据不同氧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鼻导管组与经鼻吸入疗法(therapy with nasal insufflation,TNI)组(TNI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肺功能、实验室检查、急性加重缓解天数、插管率以及病死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等结果具有可比性,治疗7天后鼻导管组患者的肺功能残气容积(residual volume,RV)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高于TNI组(t=3.269、3.253,P<0.05);TNI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高于鼻导管组(t=3.351,P<0.05),咳嗽积分、痰量少于鼻导管组(t=1.988、4.845,P<0.05);而治疗后鼻导管组患者的残气容积/肺总量(residual volume/total lung capacity,RV/TLC)与TNI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导管组患者的急性加重缓解天数多于TNI组(t=4.129,P<0.05);两组插管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1、0.832,P>0.05).结论 对支气管扩张症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使用TNI,其临床效果较好,可作为鼻导管氧疗替代方法. 朱卫华 邹外龙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 高碳酸血症 孟鲁司特辅助改善急性气管炎咳嗽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辅助改善急性气管炎引起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80例急性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孟鲁司特钠片10 mg口服1次/晚+急支糖浆10 mL 3次/d,对照组仅给予急支糖浆10 mL 3次/d,比较第3天、第5天2组间的疗效。结果短时间内,治疗组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2组在治疗第3天、第5天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在辅助改善急性气管炎咳嗽症状方面安全、有效。 朱卫华 马峰关键词:急支糖浆 孟鲁司特 急性气管炎 咳嗽 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降钙素原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研究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降钙素原(PCT)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本院呼吸科就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ARDS(12例)、中度ARDS(26例)、重度ARDS(13例)三组,检测其入院时NT-proBNP和PCT水平;同时根据患者28天死亡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27例)和死亡组(2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NT-proBNP和PCT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NT-proBNP和PCT对ARDS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ARDS患者的死亡率为47.06%(24/51);轻度、中度ARDS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PCT水平均显著性低于重度ARDS组(P<0.05),轻度ARDS组患者血清NT-proBNP、PCT水平显著性低于中度ARDS组(P<0.05);生存组患者血清NT-proBNP、PCT水平显著性低于死亡组(P<0.05)。ARDS患者血清NT-proBNP、PCT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795,灵敏度分别为79.2%,79.2%,特异度分别为74.1%、70.4%。结论血清NT-proBNP和PCT水平可以预测ARDS患者的预后,但是血清NT-proBNP的效果优于PCT。 苏坤 邹外龙 朱卫华 杨瑞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降钙素原 预后 肺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肺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速、6 min步行试验水平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疾病影响、活动能力、呼吸症状、总分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常规药物为基础,采用肺康复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朱卫华 曹金英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治疗 肺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