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莹
- 作品数:45 被引量:24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健脾补肾方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 目的 :评价健脾补肾方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脾肾亏虚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西医治疗开放,治疗组加用健脾补肾方治疗,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疗程为12...
- 朱旭莹
- 关键词:健脾补肾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安慰剂对照
- 文献传递
- 脑梗死后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研究(附240例分析)
-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研究选择240例脑梗死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提出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有脑梗死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其中男性132例,女性1...
- 支惠萍朱旭莹王增
- 关键词:抑郁症患病率风痰阻络型
- 文献传递
- ICU病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提高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认识和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和病原菌耐药情况。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肺部感染均有基础疾病;高龄患者(≥75a)占67.9%;发热54.5%,咳嗽、咳痰78.6%。17例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与白假丝酵母菌混合感染13例(46.4%)、肺炎克雷伯菌12例(42.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最低(39.4%)。结论:ICU患者有气管切开、动静脉置管等危险因素存在时,应密切注意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发生,及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尽早根据药敏选择用药,以防耐药产生。
- 熊旭东谢芳严慧萍孟秋赵辉朱旭莹彭文波
- 关键词:ICU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耐药性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脱水剂、阿司匹林及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4d。观察2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内皮素(ET)和血清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的GCS和NI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评分的分值在2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14d后GCS评分和21d后NIHSS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值分别为5.58±1.87比6.62±1.67和-4.50±1.29比-5.42±1.67,均P<0.05);经14d治疗,2组ET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血清NO浓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可显著影响脑梗死患者ET的下降幅度及NO的上升水平,提高GCS评分,促进患者的意识功能恢复,进一步降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NIHSS评分,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使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的疗效更好。
- 朱旭莹方正龙顾国柱李超生
-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脑梗死内皮素一氧化氮
-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3年
- 检索近5年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及实验研究文献,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 秦保锋翁伟力朱旭莹郭咏梅潘卫东
-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
- 脑梗死人群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 目的:了解国内脑梗死病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探讨脑梗死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24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评定,并对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文化程度,婚姻史,脑卒中家族史,病程,病残程度,脑梗死次数,血...
- 朱旭莹支惠萍
- 关键词:抑郁症患病率
- 文献传递
- 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48例AL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加味四君子汤(加味四君子汤采用中药颗粒剂,每次一剂,水调服,每日服用一次)。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60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随访至6个月。分别以治疗2个月,治疗4个月为时间节点,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以ALS中医脾虚症状轻重程度评分评价加味子君子汤对于ALS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3例患者脱落,ALS中医脾虚症状总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随着时间延长,治疗组恶化趋势不明显,对照组有恶化趋势。主要症状中,气短评分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随时间延长治疗组评分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有恶化趋势;神疲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治疗2,4个月时治疗组随时间延长有越好的趋势,治疗6个月时症状有所反复,但较治疗前恶化趋势不明显,而对照组随时间延长有恶化趋势。最终收集完整数据45例,治疗组24例,对照组21例,试验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味四君子汤联合西医基础治疗ALS,中医脾虚总体症状尤其是对气短、神疲等有明确的延缓作用。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
- 暴洁符茂东沈冰洁朱旭莹
- 关键词:加味四君子汤脾胃亏虚益气健脾法肌萎缩侧索硬化
- 银杏叶提取物对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机制研究进展
- 2025年
- 脑小血管病(CSV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认知障碍,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鉴于当前治疗药物有限,因此探索研发新药意义重大。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延缓CSVD认知障碍(CSVD-VCI)的进展有一定的作用,可特异性地对抗CSVD危险因素,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综述GBE对CSVD-VCI的干预机制,包括抗氧化、抗炎、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脑淀粉样蛋白沉积等药理作用,并探讨其在CSVD及其认知障碍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 王柯戎装李海燕王子桓朱旭莹
-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药理病理机制
- 银杏酮酯片治疗瘀血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片治疗瘀血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脑病科病房及门诊瘀血型PPPD病人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酮酯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3.1%,对照组为17.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DHI评分、HAMA评分、PQ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DHI评分、HAMA评分、PQ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低于对照组的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片可缓解PPPD病人的病情,减轻眩晕程度,改善病人焦虑状态与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 钱呈敏朱旭莹欧阳志英王子桓王明哲
- 关键词:瘀血型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
- 288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临床特征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征,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整理曙光医院2005年1月至2017年7月明确诊断的288例ALS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及中医证候等资料,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及生存分析。结果 288例患者中,男性169例,女性119例,男女比例为1.42∶1。平均发病年龄(55.8±12.3)岁,平均诊断时间为(13.2±11.1)个月,平均生存时间(49.3±31.1)个月。以上肢起病者149例(51.7%)、下肢起病者82例(28.5%)、球部起病者56例(19.5%)、呼吸系统症状起病者1例(0.3%)。ALS起病部位多样、诊断流程复杂,导致临床误诊率达22.6%。相关分析ALS生存期与性别、发病年龄、诊断时间、起病部位均无相关性(均P#0.05)。治疗上,单纯中药及中药联合利鲁唑治疗对ALS生存率的影响与单用利鲁唑治疗之间没有差异(P>0.05)。中医证候分析,脾肾亏虚证及脾胃亏虚证的ALS患者运用中药治疗的生存情况较肝肾亏虚证和痰湿阻滞证患者为佳。结论 ALS起病隐匿,发病高峰集中在55~65岁。在临床诊治中绝大部分病例需行颈腰椎及头颅MRI检查及肌电图检查以免造成误诊。纯中药及中药联合利鲁唑治疗对ALS生存率的影响与单用利鲁唑治疗作用相近。脾胃亏虚及脾肾亏虚在本病的病机中占重要地位,且脾肾亏虚证及脾胃亏虚证患者运用中药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 李化强陈静翁伟力支惠萍沈娴孙燕朱旭莹
-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中医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