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颖旻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质粒
  • 2篇线型质粒
  • 2篇测序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端粒
  • 1篇易错PCR
  • 1篇突变菌株
  • 1篇内源
  • 1篇诺卡氏菌
  • 1篇线性质粒
  • 1篇链霉菌
  • 1篇菌株
  • 1篇克隆
  • 1篇功能区
  • 1篇核苷酸
  • 1篇核苷酸序列
  • 1篇黑暗链霉菌
  • 1篇红球菌
  • 1篇二糖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6篇朱颖旻
  • 4篇覃重军
  • 4篇许铭翾
  • 3篇姜卫红
  • 3篇赵国屏
  • 2篇沈美娟
  • 1篇刘庆华
  • 1篇焦瑞身
  • 1篇田威
  • 1篇赵建夫
  • 1篇金志坤
  • 1篇吴厚铭
  • 1篇杨蕴刘
  • 1篇白秀峰
  • 1篇徐德强
  • 1篇李相丰
  • 1篇夏海洋
  • 1篇张亚雷
  • 1篇方萍
  • 1篇刘双江

传媒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安普霉素的生物合成:辛二糖C7′-N上甲基的甘氨酸来源被引量:1
2006年
安普霉素是一类结构特殊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分子中含一个稀有的辛二糖结构单元.迄今为止,尚无关于安普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前体化合物的完整报道.研究发现,向发酵培养基中添加甘氨酸和丝氨酸均可以出现在菌体生长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促进抗生素产量的现象,表明甘氨酸和/或丝氨酸可能参与了安普霉素的合成.[2-13C]甘氨酸示踪实验的核磁共振(NMR)检测结果表明,甘氨酸专一地掺入安普霉素辛二糖环C7′-N甲基.同时发现,菌体胞内的S腺苷甲硫氨酸(SAM)水平上升与外加甘氨酸的量呈正比,但是甲硫氨酸的加入会抑制安普霉素的合成.据报道,甲硫氨酸对结构中含有甲基取代基的抗生素,如对rapamycin的生物合成中转甲基过程有抑制作用.由此推测,尽管甲硫氨酸本身对抗生素产量呈抑制作用,甘氨酸仍然可能通过甲硫氨酸循环提供甲基.此外,[2-13C,15N]丝氨酸的示踪实验结果表明丝氨酸也可能作为安普霉素的限制性前体物参与了NH2的合成.
许铭翾朱颖旻金志坤武慧渊李相丰杨蕴刘焦瑞身姜卫红吴厚铭田威白秀峰赵国屏
关键词:黑暗链霉菌安普霉素^13C-NMR
诺卡氏菌株C-14-1中腈水解酶基因的鉴定、测序及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从腈纶废水中分离到高效降解多种污染物的诺卡氏菌株C-14-1,并对该菌中腈水解酶的基因进行鉴定和测序.利用红球菌中腈水解酶氨基酸保守区设计核苷酸引物,以菌株C-14-1的总DNA为模板,PCR扩增发现一条预期大小的DNA带.Southern杂交显示基因组中存在一个腈水解酶基因.进一步构建基因文库和菌落原位杂交,克隆到一个约4·5kb的DNA片段.DNA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该DNA片段携带长度为1143bp的腈水解酶基因.比对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国际上发表的红球菌和诺卡氏菌中的腈水解酶基因高度相似.
方萍徐德强张亚雷曹薇寰赵建夫朱颖旻覃重军
关键词:诺卡氏菌DNA序列测定
变铅青链霉菌内源线性质粒接合转移必需功能区的鉴定(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通常细菌间环型质粒在接合转移过程中,单链质粒DNA在质粒内部“oriT”接合转移起始位点发生缺刻.随后,打开的单链质粒DNA通过细胞膜的Ⅳ型分泌系统转移到受体菌中.但是,链霉菌中的接合型线型质粒带有游离3′端,5′端与末端蛋白结合,因而不能以细胞-细胞间方式转移单链缺刻DNA.报道了变铅青链霉菌线型质粒SLP2衍生的环型质粒,与SLP2一样可以高频高效接合转移,并鉴定了接合转移功能区.质粒有效的接合转移功能区包含6个共转录的基因,分别编码一个Tra样的DNA转移酶、胞壁水解酶、2个膜蛋白(可以与ATP结合蛋白相互作用)和一个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从SalⅠR-/M-向SalⅠR/M宿主转移的质粒频率下降表明,线型和环型的质粒都是以双链的形式转移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SLP2衍生的线型质粒和环型质粒以相似的与细胞膜/胞壁功能相关的机理进行接合转移.
许铭翾朱颖旻沈美娟姜卫红赵国屏覃重军
关键词:链霉菌线型质粒
蛋白质人为进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0年
蛋白质人为进化是目前蛋白质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 .易错PCR、DNAshuffling及高突变菌株的应用 ,使许多蛋白质在功能上大幅度改善 .
戴明华朱颖旻姜卫红赵国屏
关键词:易错PCR蛋白质
一株动性球菌ZOYM的初步鉴定及其内源性质粒pPCZ1和pPCZ2的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从来自中国深海的样品中分离到一株菌株ZOYM,PCR获得其16S rRNA基因序列,经比对,与已发表的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的不同种高度相似。提取质粒DNA,在琼脂糖凝胶上检测到多条DNA带,对其中2个小的环型质粒pPCZ1和pPCZ2进行了克隆和测序。pPCZ1和pPCZ2的全长分别为4738bp和7935bp,编码3个和8个蛋白。预测的pPCZ1和pPCZ2的复制蛋白Rep分别与链球菌(Staphylococcus)质粒pSCFS1和芽孢杆菌(Bacillus)质粒pBM19的Rep有很高的相似性。此外,pPCZ1和pPCZ2的复制蛋白Rep之间也有一定的同源性。质粒pPCZ1和pPCZ2上均未找到滚环复制质粒保守的dso和sso序列,而在复制基因的上游均发现有多个重复序列和富含AT的序列,因此,推测它们可能不是以滚环方式进行复制,而是theta方式。这是首次报道动性球菌属两个质粒的完整序列。
朱颖旻许铭翾刘庆华夏海洋刘双江覃重军
关键词:质粒核苷酸序列
红球菌线型质粒pNSL1的克隆、测序和复制区的鉴定
2010年
从红球菌NS1中检测到两个线型质粒pNSL1和pNSL2。【目的】克隆、测序和分析pNSL1,并鉴定质粒的复制区。【方法】利用脉冲电泳方法从凝胶中回收大量的质粒DNA,进行鸟枪法克隆、测序和拼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证明质粒的自主复制区。【结果】克隆、测序和拼接获得pNSL1全长为117252bp的序列,包括在红球菌中保守的1282bp端粒的序列。序列预测含有103个蛋白编码区,包括质粒的复制、分配、转移等功能基因。将pNSL1中一个与分枝杆菌质粒的复制基因同源的pNSL1.038及其上游的767bp非编码序列克隆到大肠杆菌质粒,电击转化珊瑚诺卡氏菌4.1037,获得了抗性转化子。【结论】克隆、测序了全长的线型质粒pNSL1,鉴定了质粒的复制区。
朱颖旻许铭翾沈美娟陈振华覃重军
关键词:红球菌线型质粒端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