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 作品数:46 被引量:146 H指数:7 供职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载瘤动脉闭塞治疗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1例 被引量:3 2016年 患者,女,16岁,因间断头痛伴恶心呕吐2周,于2014年11月27日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患者入院2W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头痛,为全颅胀痛,伴恶心、呕吐多次,至外院行头颅MRI提示颅内动脉瘤,进一步行CTA检查确诊为基底动脉动脉瘤,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我科。查体:无阳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辅助检查:头颅MRI示桥前池占位,脑桥及第四脑室受压;头颈部CTA示基底动脉近段囊状突起,累及双侧椎动脉末端,考虑动脉瘤。 王铭义 刘永晟 李克 刘勇建 王峰关键词:基底动脉 巨大动脉瘤 颈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正常人体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CCA)分为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eid artery,ICA )和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ECA)两支,分别供应颅内段与颅外段区域.如果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会影响到正常的脑部血供,存在脑缺血的风险,严重时有脑卒中甚至死亡可能.动脉硬化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尤其是颈动脉分叉处,而90%的颈动脉狭窄都是动脉硬化引起的.颈动脉窦是颈动脉上最特别的一个结构,有学者发现颈动脉窦的外侧壁面是粥样斑块的高发区[1]. 陶钧 李克 刘永晟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CAROTID 颈动脉窦 血管内超声 粥样硬化斑块 血压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血压变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方法: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低血压组、正常血压组、高血压组及尿激酶/高血压组,制作缺血2h再灌注24h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起始分别应用降压药物或升压药物改变平均动脉压水平(约20mmHg)持续1h,观察其神经功能改善、梗死体积、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结果:再灌注24h,低血压组神经功能恶化,其它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随着血压的升高,大鼠脑梗死体积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尿激酶/高血压组出血性转化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低血压组及高血压组,而正常血压组最低;尿激酶/高血压组梗死灶周围皮层区MMP-9阳性细胞计数与其它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再灌注期间升高血压有利于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预后的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出血性转化发生率随着血压的升高或降低均有增加的趋势,其发生可能与MMP-9的过量表达有关。 李克 罗玉敏 吉训明 凌锋 李淑婷 姜玲玲 张云亭 王峰关键词:血压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尿激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愈合情况预测模型探讨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建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愈合情况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7月至2016年6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与血管造影结果相关因素均纳入单因素显著性分析,P<0.25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简易logisitc模型,采用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评分系统区分能力。结果 19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12枚动脉瘤获血管造影随访。随访时动脉瘤闭塞状态与瘤体是否破裂(P=0.014,OR=2.490,β=0.912)、支架辅助(P<0.001,OR=6.473,β=1.868)、瘤体大小(P=0.014,OR=4.499,β=1.504)、即刻栓塞结果(完全栓塞P<0.001,OR=31.627,β=3.454,近完全栓塞P=0.022,OR=7.588,β=2.027)、瘤体位置(P=0.030,OR=2.823,β=1.038)有关。预测模型ROC下面积(AUC)为0.812,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64.8%。结论简易logistic评分可比较准确地预测动脉瘤介入治疗后血管造影随访结果。 刘永晟 刘勇建 王铭义 张国栋 王峰 李克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LOGISTIC模型 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病例一例 2014年 患者,女,48岁,因“间断头晕7个月余,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后7个月”入院,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桡动脉及肱动脉搏动减弱,自述左上肢血压110/70 mmHg,右上肢血压144/90 mmHg (1mmHg=0.133kPa)。于外院行脑血管造影提示左锁骨下动脉狭窄,同期行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术中释放Express LD 8/17mm球扩式支架一枚。术后左上肢桡、肱动脉搏动改善,双上肢收缩压差值降至15 mmHg,头晕症状缓解。3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左上肢动脉搏动减弱及头晕症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左锁骨下动脉管腔狭窄率大于70%。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规律口服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血压控制在140-160/80-90 mmHg之间;高血脂病史8年;支架植入术后规律口服抗血小板聚集及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100 mg/d,氢氯吡格雷片75 mg/d,阿托伐他汀20 mg/d)。患者无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吸烟及饮酒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5℃,脉搏72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0/80 mmHg(左上肢),150/90 mmHg(右上肢),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左上肢桡、肱动脉搏动较右侧弱。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应灵敏,双眼球各向运动充分自如,无复视及眼震,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咽反射存在,转颈耸肩对称有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双侧深浅感觉查体对称,指鼻及跟膝胫试验尚稳准,颈软,无抵抗,脑膜刺激征阴性。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风湿、免疫、补体、血沉、C-反应蛋白亦正常,仅高密度脂蛋白值略低:0.78 mmol/L(正常为>1.04 mmol/L)。胸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未见异常。 陶钧 李克 刘永晟 王峰关键词:支架术后再狭窄 锁骨下动脉 上肢血压 硝苯地平控释片 病例 以突眼为表现的眼部血管病——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眼部表现特点、影像学检查及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年中18例首诊于我院眼科的颈动脉海绵窦瘘者的眼部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等。18例患者均行介入手术治疗,其中应用可解脱球囊封堵瘘口12例,应用弹簧圈+Onyx胶封堵瘘口3例,覆膜支架隔绝瘘口3例。结果所有病例中最常见的眼部表现为搏动性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运动障碍等。头颅或眼部CT平扫检查所有病例均显示患侧眼球突出,眼上静脉增粗;全部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本组18例(20眼)均行介入手术治疗,其中应用可解脱球囊封堵瘘口12例(14眼),结果10例(12眼)瘘口完全闭塞,发生并发症2例,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应用弹簧圈+Onyx胶封堵瘘口3例(3眼)、覆膜支架隔绝瘘口3例(3眼),瘘口均完全闭塞,无并发症或死亡病例。全部手术患者眼部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时间(12±3.4)个月,无复发病例,颈动脉覆膜支架内未发生狭窄及闭塞。结论对于以突眼及其他相关症状就诊于眼科的患者,应考虑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可能,血管造影是该病诊断的金标准,介入手术治疗对颈动脉海绵窦瘘是安全有效的。 王铭义 刘永晟 李克 刘勇建 张国栋 安祥博 吴邯 王峰关键词:突眼 介入治疗 特发性颅高压及相关眼病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2 2020年 特发性颅高压可引起严重的头痛及视力障碍,近年来逐渐引起重视。文章系统性回顾了特发性颅高压及相关眼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思路。 李克 王峰关键词:眼病 介入治疗后循环串行狭窄的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研究后循环串行狭窄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8月—2012年6月,对16例后循环串行狭窄(32处狭窄)患者行动脉成形术(支架置入或球囊扩张)。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3±10)岁(47~81岁)。对手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例(椎动脉开口处狭窄合并基底动脉狭窄)因支架无法到位,只对基底动脉狭窄行球囊成形术。其余患者介入治疗手术全部成功。围术期并发症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平均(10±15)个月;1例术后5个月出现脑干动脉梗死。4例行CTA或DSA随诊(平均5.8个月),未出现再狭窄患者。结论支架置入治疗椎基底动脉串行狭窄的成功率较高,介入方法是治疗后循环串行狭窄的有效方法。 刘永晟 王峰 李克 纪东华 李城 王凝芳 李枫 张涛 李军关键词:后循环 放射治疗相关颈动脉狭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6年 颈部放射治疗是颈部大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并且增加了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及视网膜缺血事件的风险[1-4],筛查发现越来越多的放射治疗相关的颈部大血管狭窄病变。因此,对接受过颈部放射治疗的患者,其颈部血管的相关病变应引起高度重视。笔者对放射治疗相关颈动脉狭窄(radiation-induced carotid stenosis,RIS)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综述如下。 李克 刘永晟 王峰 罗玉敏 吉训明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大脑中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及随访观察 被引量:2 2012年 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5年至2009年2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行栓塞治疗,其中17例为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男14例,女8例。年龄28-70岁。2.临床表现:Hunt-Hess 0级2例,1级5例,2级8例,3级6例,4级1例。3.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行CT或MRI检查,行脑动脉造影检查。动脉瘤直径〈5 mm 14例,5-10 mm 7例,〉10 mm 1例。4.治疗方法:采用全身麻醉,全身肝素化。导引导管到达颈内动脉,导丝导引下微导管到达动脉瘤内,应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图1,2)。5个宽颈动脉瘤,3例采用支架辅助栓塞,2例采用球囊辅助栓塞。 刘永晟 王峰 李克 纪东华 王凝芳 李枫 李城关键词:大脑中动脉 动脉瘤 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