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趾关节
  • 3篇前足
  • 3篇前足畸形
  • 3篇足畸形
  • 3篇跖趾
  • 3篇跖趾关节
  • 3篇类风湿
  • 3篇畸形
  • 3篇关节
  • 3篇风湿
  • 3篇成形术
  • 2篇第一跖趾
  • 2篇第一跖趾关节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成形术
  • 1篇带线
  • 1篇带线锚钉
  • 1篇胸腰段
  • 1篇胸腰段脊柱

机构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李兵兵
  • 5篇陈刚
  • 4篇任鹏
  • 3篇陈封明
  • 2篇陈立
  • 1篇刘大鹏
  • 1篇周阳
  • 1篇马创
  • 1篇刘玉

传媒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3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第一跖趾关节成形术与融合术比较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疗效的Meta分析
李兵兵陈刚
带线锚钉结合改良Brostrom法修复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结合改良Brostr6m法修复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问收治16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19~31岁,平均23.6岁;均有踝关节外侧轻度肿胀、疼痛、不稳感,均为6个月以上的陈旧性损伤,而且经过3~6个月康复训练无改善,反复扭伤。均采用带线锚钉技术结合改良Brostrom法修复,采用荚同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与后足评分系统对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采用Good症状评级标准对患者术后主观感觉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方。术后AOFAS踝与后足评分[(92.06±3.13)分]、距骨前移距离[(3.19±1.17)mm]、距骨倾斜角度(4.69°±1.35°)均较术前[(65.00±6.65)分、(11.38±2.23)mm、13.44°±2.25°]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Good症状评级标准:Ⅰ级8例,Ⅱ级6例,Ⅲ级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住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中应用带线锚钉结合改良Brostrom法解剖修复韧带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陈刚陈封明任鹏李兵兵陈立周阳
关键词:骨钉外侧韧带
第一跖趾关节成形术与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比较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与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比较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Ovid、MEDLINE、CBM、EMbase、WanFang Data、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1期)以及康健循证医学知识仓库,查找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与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比较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截至2012年2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RCT,共计206例患者(269只足),其中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组98例(130只足),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组108例(139只足)。Meta分析结果显示: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在穿鞋、外观的评分方面优于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穿鞋:MD=0.88,95%CI(1.55,0.22),P=0.01;外观:MD=5.04,95%CI(8.94,1.14),P<0.000 01];但两者在患者满意度、转移性病损、疼痛、日常及体育活动和拇趾区承重压力的评分方面,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疗效优于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和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的影响,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陈刚李兵兵陈封明任鹏刘玉
关键词:META分析
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新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胸腰椎爆裂骨折常导致神经损伤和脊柱后突畸形,目前临床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前路手术、后路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路短节段固定非融合术和微创手术。但至今尚无一种精确的分型以指导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按生物力学原理及考虑到患者固定节段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非融合技术、微创手术已逐渐用于临床,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李兵兵刘大鹏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
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与成形术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与成形术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年1月至2012年6月)、CNKI(1990年1月至2012年6月)、OVID(1996年1月至2012年6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EMBASE(1966年1月至2012年6月)、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2年6月)和CochraneLibrary(2011年第3期),搜集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与关节成形术比较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的文献选择患者满意度、坶趾区负重、AOFAS穿鞋评分、外观评分、足功能指数评分、躅外翻角、第一、二跖骨间角、手术时间、并发症作为系统评价的指标。采用RevMan5.1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28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的AOFAS穿鞋评分、外观评分优于第一跖趾关节成形术[MD=-0.88,95%C1(-1.55,-0.22),P=0.010;MD=-5.04,95%CI(-8.94,-1.14),P=0.01],矫正第一、二跖骨间角、躅外翻角的能力较成形组好[MD=1.43,95%CI(0.37,2.48),P=0.008;MD=13.27,95%C1(11.44,15.09),P〈0.00001]、并发症少[OR=2.32,95%CI(1.06,5.05),P=0.03]。而患者满意度、足功能指数评分,两组疗效相当。结论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联合二至五趾跖骨头切除成形术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足的外观及功能、术后并发症少,其疗效优于第一跖趾关节成形术。
陈刚李兵兵任鹏陈封明
关键词:类风湿跖趾关节关节融合关节成形术
(足母)外翻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足母)外翻手术效果不佳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7月,26例在我院再次手术的(足母)外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女23例,男3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64.3岁.所以...
陈刚任鹏马创李兵兵陈丰明陈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