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选
-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服用硫化砷制剂后砷的吸收及蓄积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为了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病人服用硫化砷 (As4 S4 )制剂后的砷吸收及蓄积水平 ,应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了硫化砷治疗的APL病人血砷、尿砷及发砷含量。结果表明 ,APL病人服用硫化砷制剂 7- 9天的血砷水平为 5 1.7± 18.7μg L(n =4 1) ,尿砷水平为 2 35 9.1± 1910 .6 μg L(n =36 ) ,尿砷排出量为 5 .1± 4 .0 6mg d(n =32 ) ;服药 10 - 12天的血砷水平为 6 1.7± 2 2 .7μg L(n =30 ) ,尿砷水平为 2 834.0± 195 8.3μg L(n =2 7) ,尿砷排出量为 6 .3± 4 .98mg d(n =2 4 ) ;服药 13- 15天的血砷水平为 6 2 .8± 2 5 .1μg L(n =34) ,尿砷水平为 2 85 9.3± 2 2 98.2 μg L(n =32 ) ,尿砷排出量为 6 .82± 5 .5 8mg d(n =2 4 )。停药 7- 9天的血砷水平为 2 0 7±10 9μg L(n =31) ,尿砷水平为 5 2 5 .5± 337.1μg L(n =2 8) ,尿砷排出量为 1.76± 1.3mg d(n =17) ;停药 13-15天的血砷水平为 16 .1± 10 .1μg L(n =34) ,尿砷水平为 2 0 7.1± 16 4 .5 μg L(n =2 8) ,尿砷排出量为 0 .4 2±0 2 7mg d(n =2 2 )。APL病人服用硫化砷 (As4 S4 )制剂 10天以上 ,血砷、尿砷及尿砷排出量达到稳定浓度 ,体内砷的吸收与排泄已基本达到平衡。服药期病例尿砷排出量为 6 .82± 5 .5 8mg d ,则估计?
- 秦效英李国选江滨陆道培
- 关键词:硫化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长期口服四硫化四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肝脏慢性毒性的观察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了解长期口服四硫化四砷(As_4S_4)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肝脏的慢性毒性。方法对长期服用 As_4S_4的 APL 患者各时期生化指标、超声检查结果(包括肝、脾大小形态,实质回声及门脉宽度的检查)及肝纤维化指标(PⅢNP 及Ⅳ型胶原)进行跟踪分析。结果 106例服用 As_4S_4的 APL 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6(6~72)个月,丙肝阴性组84例,初始服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高于2倍正常值的发生率分别为16.7%和15.5%.ALT、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比服药前有明显升高(P 值均<0.05),连续用药0.5,1.0,2.0,3.0年及3.0年以上 ALT、AST、GGT 水平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其他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氧酶(LDH)、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尿素氮(BUN)、肌酐(CRE)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丙肝阳性组22例,初始服用时 ALT、AST 高于2倍正常值的发生率分别为63.6%和59.1%,连续用药2年后肝功能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连续用药3年以上的 APL 患者42例,丙肝阴性组33例患者中,2例睥肿大、1例门脉增宽,21例(63.6%)被诊断为脂肪肝,16例进行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均为正常;丙肝阳性组9例患者中,4例脾肿大,2例门脉增宽,6例(66.7%)被诊断为脂肪肝,6例进行肝纤维化指标检测,2例高于正常值。结论 APL 患者长期服用 As_4S_4对肝功能无显著影响,未引起明显的肝纤维化和门脉高压症状,但脂肪肝发病率较高,应长期随访。
- 秦效英江滨李国选陆道培
- 关键词:砷剂
-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伊马替尼治疗后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ABL激酶区点突变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检测伊马替尼治疗后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ABL激酶区点突变。方法采用巢式PCR扩增27例伊马替尼治疗的加速/急变期或慢性期后期的CML患者的31份骨髓标本,扩增得到BCR/ABL融合mRNA的ABL激酶区的相互重叠的两段扩增片段:ABL-B(393bp,相应于206~335氨基酸)和ABL-C(482bp,相应于262~421氨基酸)。应用DHPLC在不同温度及洗脱条件下对此两扩增片段进行突变分析,并与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7例伊马替尼疗效不佳的加速/急变期或慢性期后期的CML患者中,13例(48%)患者的DHPLC检测显示异常峰型,提示存在点突变,与直接测序的结果完全一致。本研究中DHPLC检测ABL激酶区点突变的检出限可达5%~10%。结论DHPLC可以高效、经济、准确地检测ABL激酶区点突变,适合于伊马替尼治疗后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ABL激酶区点突变的常规、临床大规模检测。
- 秦效英秦亚溱刘艳荣李金兰李国选江滨陈珊珊陆道培
- 关键词:高压液相点突变髓样慢性
-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CD_(31)56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检测CD31 56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健康正常人位于17q23编码CD31基因第8外显子563位点附近的DNA片段,应用DHPLC技术对扩增片段进行多态性分析,将不同峰型的PCR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参考序列对照分析。结果PCR扩增片段为203 bp,经DHPLC分析有3种不同峰型,经与测序结果比较, G/G纯合峰型、A/A纯合峰型、G/A杂合峰型明显不同,3种基因型的个体得到明确区分。74名健康正常人中CD31-563S(AGC)的基因频率为0.514,CD31-563N(AAC)的基因频率为0.486。结论DHPLC可以高效、经济、准确的检测CD3156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
- 秦效英李国选江滨陆道培
- 四硫化四砷服用后的长期慢性肝脏毒性
- 目的:了解四硫化四砷(AsS)服用后对肝脏的长期慢性毒性影响。方法:对长期服用As4S的APL患者各时期生化指标、超声检查(包括肝脾大小形态,实质回声及门脉宽度的检查)及肝纤维化指标(PⅢNP及Ⅳ型胶原)进行跟踪分析。结...
- 秦效英江滨李国选陆道培
- 文献传递
-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病人服用硫化砷后的血尿发砷测定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通过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APL)病人服用硫化砷后的血、尿及发中砷浓度进行测定 ,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人服用硫化砷后体内砷吸收及蓄积水平进行评估。方法 :氢化物 -原子吸收法。结果 :服药期病例服用硫化砷 1 .5 g以上 ,服药 8d以上 ,血砷平均水平为 5 3 .0±2 2 .5 (n=48) μg/L(1 4.7~ 1 40 .4μg/L) ,尿砷平均水平为 1 73 3 .6± 1 3 6 5 .9(n=44) μg/L(3 92 .6~ 6 847.1μg/L) ,尿砷排出量为 3 .93± 2 .44(n=3 2 ) mg/d(1 .1 4~ 1 1 .8mg/d)。停药期病例 ,停药 8d以上 ,血砷平均水平为 1 5 .3± 8.8(n=5 7)μg/L(2 .0~ 43 .5μg/L) ,尿砷平均水平为 2 3 2 .9± 2 5 7.3 (n=5 2 )μg/L (8.8~ 1 1 6 0 .7μg/L) ,尿砷排出量为 0 .3 3± 0 .3 0 (n=3 2 )mg/d(0 .0 1 9~ 1 .3 mg/d)。服药期病例血砷水平、尿砷水平及尿砷排出量水平均明显高于停药期病例 (P<0 .0 1 )。结论 :服用硫化砷 1 .5 g以上 ,服药 8d以上的服药期病例砷的吸收量为5 .6 1± 3 .48mg/d,停药
- 秦效英李国选江滨陆道培
- 关键词:硫化砷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药物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