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峻青

作品数:21 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复合材料
  • 5篇复合材
  • 4篇手性
  • 4篇手性固定相
  • 4篇固定相
  • 4篇合金
  • 4篇氨基
  • 4篇苯基
  • 4篇苯基氨基
  • 3篇镁合金
  • 3篇纳米
  • 3篇教学
  • 2篇淀粉
  • 2篇动力学
  • 2篇酸酯
  • 2篇碳纳米管
  • 2篇碳纤维
  • 2篇尼龙
  • 2篇转化膜
  • 2篇纤维素

机构

  • 2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大庆石化公司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作者

  • 21篇李峻青
  • 9篇张密林
  • 4篇屈海涛
  • 3篇白建伟
  • 3篇姜巍巍
  • 2篇张春红
  • 2篇刘立佳
  • 2篇彭玉翠
  • 2篇张进
  • 2篇董红星
  • 2篇赵雪松
  • 2篇范路安
  • 2篇赵庆晨
  • 2篇佟丽莉
  • 2篇沈军
  • 2篇刘文婧
  • 1篇季惠惠
  • 1篇杨晓光
  • 1篇付绍云
  • 1篇佟飞

传媒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广州化工
  • 2篇中国腐蚀与防...
  • 2篇中国化学会2...
  • 1篇分析化学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应用科技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合成纤维
  • 1篇电镀与环保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高师理科学刊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纤维增强CBT/尼龙66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董红星刘文婧张进赵庆晨佟丽莉刘立佳张春红李峻青乔国章
关键词:CBT尼龙66碳纤维复合材料
Mg-Li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近况被引量:8
2006年
Mg-Li基复合材料因具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等优点,成为近年来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简述了原位合成这种新方法在Mg-Li基复合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介绍了近年来该领域出现的新的研究热点———阻尼性能;并针对Mg-Li基复合材料的界面优化、增强体表面改性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
刘海燕李峻青刘冰姜巍巍张密林
关键词:复合材料MG-LI阻尼性能
Fe-Si磁性颗粒/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冲击和磁学性能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双酚A型wSR-615和缩水甘油胺型AG-80环氧树脂为基体,以Fe-Si磁性颗粒为填料,通过热压成型方法制备了高含量磁性Fe-si颗粒/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环氧树脂基体的玻璃化温度和冲击强度及Fe-Si磁性颗粒含量对Fe-Si/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磁化强度的影响及温度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磁性颗粒含量的增加,Fe-Si/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磁性能增加。当磁性颗粒体积分数由54vol%增加到66v01%时,Fe-si/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和饱和磁化强度分别由4.03kJ/m2和162.07emu/g增加到7.16kJ/m2和175.04emu/g。Fe-si/环氧复合材料在-60℃~140℃范围内的温度敏感性低,符合实际应用对复合材料稳定性的要求。
田建伟肖红梅刘玉李峻青付绍云
关键词:复合材料热压法软磁性能磁学性能
酸化处理多壁碳纳米管的IR和Raman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浓硝酸/浓硫酸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酸化处理,利用IR和Raman光谱分析了改性前后碳管表面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并利用SEM观察形貌的变化;并简单介绍了酸化处理后碳纳米管的应用。
曲若萌李延平王玫彭玉翠李峻青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酸化处理红外光谱拉曼光谱
镁锂合金化学镀镍工艺被引量:11
2008年
对镁锂合金化学镀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合适的前处理工艺。使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镀层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并采用电化学及硬度测试等手段分析镀层性能。结果表明:化学镀Ni-P镀层致密、无明显缺陷,其P含量约为5.61 mass%。化学镀Ni-P镀层的显微硬度值约为350.5 HV,其自腐蚀电位约为-1.30 V。在3.5%NaCl溶液中浸泡48 h后有少数腐蚀斑点出现,表明镀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对镁锂合金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杨黎晖李峻青姜巍巍赵雪松张密林
关键词:镁锂合金耐腐蚀性能化学镀镍
淀粉苯基氨基甲酸酯类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用于HPLC手性体分离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合成了含有3,5-二甲基和3,5-二氯取代基团的混合型淀粉(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CSP-2),并作为手性体分离材料涂敷在氨丙基化多孔硅胶表面,制得新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用手性固定相;通过1H核磁共振(1H NMR)和红外光谱(IR)表征衍生物结构;以正己烷-异丙醇(9∶1,v/v)为流动相,对多种手性对映体进行了拆分;结果表明,CSP-2综合了单一取代基团淀粉(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手性拆分性能,具有优越的手性分离能力,同时固定相的稳定性大大增强。
屈海涛李峻青武光顺白建伟张密林
关键词:淀粉手性固定相
γ-射线辐照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以60Coγ-射线为辐照源对碳纤维(CF)表面进行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经辐照处理后的碳纤维单丝表面及其与环氧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试样的层间剪切断口;通过层间剪切强度比较了吸收剂量对其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影响,并根据GB/T3362—1982标准比较了辐照前后碳纤维复丝拉伸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后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明显得到改善,在一定的吸收剂量范围内能够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ILSS,但是过大的辐照剂量和接枝率不利于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当辐照剂量小于250kGy时,碳纤维的复丝拉伸强度有所提高。
李峻青徐用军张怀志
关键词:辐照碳纤维复合材料
N-RGO/CNT纤维的制备及其在电容器中的应用
2024年
以大鳞片石墨为原料,经过氧化插层、剥离和湿法纺丝等步骤,结合碳纳米管引入、还原方式选择和氮掺杂技术,成功制备了介孔结构规则排列的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Nitrogen-dop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carbon nanotube,N-RGO/CNT)复合纤维。对比了不同还原方式对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发现氢碘酸(HI)化学还原导致纤维结构的大孔膨胀,而焦耳热/微波还原使其孔结构连续且规则化,特别是碳纳米管的引入显著改善了纤维的微观形貌,形成了多孔海绵状结构,且孔结构主要为有序的三维介孔。通过焦耳热/微波还原方式制备的N-RGO/CNT复合纤维在抗拉强度、导电率和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能上表现优异,其中抗拉强度达到252 MPa,导电率为7.9·10^(3) S·m^(-1),比表面积为194 m^(2)·g^(-1)。进一步测试发现,适度还原的纤维因保留了一定含氧基团,通过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显著提升了纤维的比容量。在三电极体系中,N-RGO/CNT纤维可提供高达300 F·cm^(-3)的比容量。以N-RGO/CNT纤维为电极材料组装的超级电容器在电流密度为34.0 mA·cm^(-3)时表现出198 F·cm^(-3)的电容。
李洋赵瑞琴李峻青李峻青王贵领
关键词:石墨烯碳纳米管纤维电容器
含有芇基团的芳香族共聚酰亚胺的制备及热性能分析
彭玉翠佟丽莉李峻青赵亚松
关键词:共聚酰亚胺热分解动力学活化能
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08年
介绍了国内外镁合金表面处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化学转化、自组装单分子膜、阳极氧化、电镀与化学镀、液相沉积与溶胶凝胶涂层、气相沉积、喷涂、激光熔覆合金技术等,并对镁合金表面处理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杨黎晖李峻青姜巍巍张密林
关键词:镁合金表面处理涂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