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伏 作品数:33 被引量:161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生物学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更多>>
面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人工智能教育 被引量:13 2013年 人工智能是为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分析了为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必要性以及人工智能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研究生人工智能教育的几点建议。 李建伏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人工智能 研究生教育 基于出行偏好和路径长度的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10 2021年 针对基于最短路径的路径规划方法只关注路径长度,而基于轨迹的路径规划方法过度依赖用户偏好的问题,提出一种同时考虑用户出行偏好和路径长度的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利用长短期记忆模型从历史出行轨迹中提取用户的出行偏好;其次,采用Markov链Monte Carlo采样技术将用户的出行偏好引入启发式搜索算法A*中,在道路网络中搜索得到符合用户出行偏好且较短的路径;最后,以北京市路网和出租车轨迹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将该方法与基于最短路径的规划方法和基于轨迹的路径规划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路径规划方法更稳定,并且其规划的路径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较短的行驶距离和行程时间. 李建伏 王思博 宋国平关键词:路径规划 A*算法 MARKOV链 我国航空旅客对附加服务选择行为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8 2020年 附加服务需要付费偏离了旅客先前的购买习惯,中国旅客接受度不高。在国内外研究主要侧重于确定影响旅客购买附加服务的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同时将影响因素同旅客选择行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首先通过预调查得到最受我国旅客欢迎的前五项附加服务及其意愿支付价格,由此确定研究指标及指标水平;然后构建我国旅客对附加服务的Mixed logit随机选择模型;最后对模型求解,得出中国不同细分市场旅客对附加服务产品的选择行为存在的较大差异。结果表明,旅客对航空保险、优先选择座位和优先值机/登机这三项附加服务有较强的购买意愿;选择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旅客对附加服务的价格更敏感;飞行时间长、家庭收入高的旅客以及商务旅客对优先选择座位的重视程度较高;休闲旅客更喜欢选择机上餐食和托运行李;旅客个人偏好对附加服务的选择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将为附加服务产品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支持。 赵桂红 崔悦 冯迪 李建伏关键词:MIXED LOGIT模型 案例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15年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传统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与企业真实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案例教学法理论上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理论与实际衔接的问题,但其实施效果却取决于所采用的案例。结合我校的行业背景,从构思实际民航信息系统中涉及的工程问题出发,研究案例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 李建伏 沈中林 衡红军关键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案例教学法 一种集成式不确定推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集成学习是采用某种规则把一系列学习器的结果进行整合以获得比单个学习器更好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研究表明集成学习是可行的,能取得比传统学习方法更好的性能。不确定推理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多种不确定推理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优缺点。借鉴集成学习,提出一种集成式不确定推理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按照一定的策略集成多种不确定推理方法,以提高推理的准确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贺怀清 李建伏航班延误后多航班间车辆调度优化算法和实现 2020年 停机坪作业安排不当是导致机场地面延误的原因之一,因此合理安排作业流程,缩短停机坪作业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仿生学微粒群算法引入到这种调度问题的解决方案中,结合实际的停机坪作业情况,通过合理安排服务车辆来减少总体的服务时间。基于微粒群算法的思想,研究车辆个体的最优位置和全局最优位置,从而得到每个车辆应服务的航班,再将航班进行排序便可得到各个车辆的服务流程,服务时间最长车辆所需时间即为该种服务车辆的最优时间。建立车辆问题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微粒群算法求解,通过仿真测算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优化,缩短了车辆服务时间,进而减少了停机坪作业时间,能够更好的保障航班准时出港。 赵桂红 秦臻 李建伏关键词:微粒群算法 航班延误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2013年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介绍此课程的教学地位、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种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改进措施,总结教学方法改革后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问题。 肖春景 李建伏 杨慧关键词:人工智能 案例教学 K最短路径算法综述 被引量:46 2013年 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K最短路径(K shortest paths,KSP)算法并为深入研究该类算法提供相关资料。根据路径限制条件,将KSP问题分为一般KSP问题和限定无环KSP问题,归纳总结了求解每类KSP问题的基本思路、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KSP问题非常复杂,在实际应用中所需处理的数据规模非常庞大,使得算法效率成了评价KSP算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分析各种KSP算法时尤其关注其时间复杂度,指出KSP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将为满足多约束的最短路径等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徐涛 丁晓璐 李建伏关键词:时间复杂度 两级联合融合的多视图子空间聚类改进算法 2023年 针对多视图深度子空间聚类网络(Multi-view Deep Subspace Clustering Networks,MvDSCN)算法具有的没有充分利用多视图互补信息、进行一次聚类直接得到聚类结果,以及只考虑数据级信息融合而降低了聚类性能等缺点,提出两级联合融合的多视图子空间聚类改进算法(TJ-MvDSCN)。不仅关注多视图共性信息,还关注多视图互补信息;增加分配级别的多视图信息融合,与已有的数据级信息融合形成两级融合结构;增加聚类损失,基于迭代优化策略构建一个可以联合学习特征表示和聚类分配的多视图聚类框架。经实验验证,该算法性能优于现有算法。 刘浩翰 杜嘉欣 李建伏关键词:子空间聚类 基于最大似然原理的分类属性数据分层聚类算法 被引量:3 2015年 对分类属性数据进行处理时,现有的聚类算法一般都通过距离函数将原始数据转换为表示两两距离的距离矩阵,然后再根据距离矩阵进行聚类,聚类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距离函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似然原理的分类属性数据分层聚类算法,称为HAC_ML算法。HAC_ML算法优点在于直接处理分类属性数据,不依赖于距离函数,并且克服了分层聚类不能回溯的缺点。在UCI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与经典的ROCK算法和K-Modes算法相比,HAC_ML算法是一种有效地处理分类属性数据的分层聚类算法。 李建伏 赵玉成 贺怀清关键词:分层聚类 分类属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