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秀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资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液
  • 4篇内瘘
  • 4篇内瘘血管
  • 3篇血液净化
  • 3篇血液透析
  • 3篇穿刺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动脉
  • 1篇多糖
  • 1篇血液流速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医患
  • 1篇医患沟通
  • 1篇疫情
  • 1篇预检分诊
  • 1篇再循环
  • 1篇皂苷
  • 1篇粘多糖

机构

  • 7篇资阳市人民医...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7篇李文秀
  • 3篇王燕
  • 3篇温玉
  • 2篇曾春兰
  • 2篇曾燕
  • 1篇杨红英
  • 1篇刘宇
  • 1篇杨喜平
  • 1篇杨勇
  • 1篇张蓉
  • 1篇罗梅
  • 1篇叶琼玉
  • 1篇刘慧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医药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两种回血方法的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比较开放式回血与密闭式回血的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穿刺内瘘术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1名20589例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密闭式回血技术,对照组采用常用开放式回血技术,对患者的可重复使用透析器的使用次数,内瘘出血的概率,工作人员工作的安全性进行对照,比较其优缺点。结果密闭式回血较开放式回血可重复使用透析器的使用次数基本相同,内瘘血管出血和血肿形成概率小,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概率小。结论密闭式回血不影响透析器复用,能有效减少内瘘血管并发症发生,减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降低透析成本。
李文秀潘玮瑛
关键词:血液净化针刺伤并发症
血液透析中内瘘血管两种不同穿刺方法运用的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比较改进后的动脉端针尖向心方向穿刺内瘘术与常用动脉端针尖逆心方向穿刺内瘘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穿刺内瘘术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常用的动脉端针尖逆心方向穿刺术,乙组采用动脉端针尖向心方向穿刺术,血液透析为每周2次,共随访观察3年,对两组病员的肌酐下降率及假性动脉瘤形成率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其优缺点。结果改进后的动脉端针尖向心方向穿刺内瘘术较动脉端针尖逆心方向穿刺术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机率减小,肌酐下降率基本相同。结论动脉端针尖向心方向穿刺术较动脉端逆心方向穿刺术能较有效地预防假性动脉瘤形成,并未增加再循环,也不降低透析效率,可在血液净化中推广应用。
李文秀潘玮瑛
关键词:血液净化内瘘血管穿刺术假性动脉瘤再循环
两种保护动静脉内瘘血管的护理体会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三七叶泥+多磺酸粘多糖联合应用与单纯使用多磺酸粘多糖湿敷内瘘血管,观察两种方法对患者内瘘血管弹性的保护与血肿吸收效果的比较。方法:总结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72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产生内瘘血肿27例次,对照组产生血肿33例次,观察组采用三七叶泥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交替对动-静脉内瘘血管和血肿进行湿敷,对照组使用多磺酸粘多糖湿敷动静脉内瘘血管和血肿。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内瘘血管弹性好,血肿吸收快。结论:采用三七叶泥+多磺酸粘多糖联合应用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能延缓内瘘血管的硬化,促进血肿的吸收,有效保护内瘘血管。
刘慧李文秀
关键词:血液净化动静脉内瘘三七总皂苷
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三级预检分诊体系建设的应用实践被引量:6
2020年
本研究旨在探索综合医院全覆盖的三级预检分诊体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将一级预检分诊初筛前移至院外,二级预检分诊台设在各诊室门口前,三级分诊在各诊室内完成。重新规划梳理医院出入通道,对医院进出人员进行分类筛查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预检分诊工作效率,对预检分诊人员进行护理部统一调拨培训考核管理,提高预检分诊专业能力,加强数据收集上报和职业防护。三级预检分诊体系规范建设能够一定程度上迅速、有效、无漏点地甄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避免交叉感染,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杨喜平杨勇李文秀杨红英蔡海利曾燕
关键词:疫情
5E康复模式在血液透析初期沟通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为让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初期患者从未经血液净化的明显尿毒症状态能平稳的过渡到日常透析阶段,为了满足这一特殊人群的需求,使这一转折点能平稳过渡,我科在血液透析初期患者的医患沟通中运用5E康复模式,保证治疗、护理工作正常进行。方法:选择自2001年以来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4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按5E康复模式为患者制定透析初期教育路径表,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指导。对照组则是用传统方法,即在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随机进行教育指导。结果:观察组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自理能力及医从性,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5E康复模式教育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温玉谢翠芳罗梅张蓉李文秀王燕谢祝君曾春兰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尿毒症医患沟通
改进内瘘血管穿刺角度及针尖斜面方向对患者疼痛与焦虑的影响观察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内瘘血管不同穿刺角度、针尖斜面及穿刺速度对患者穿刺成功率、疼痛感受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资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4例,根据穿刺角度(40°<穿刺角度≤60°和20°≤穿刺角度≤40°)和针尖方向(斜面向右及向上穿刺)随机分为四组,同时记录各组穿刺速度,疼痛评分、穿刺成功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价焦虑和抑郁状态。结果穿刺角度在41°~60°、针尖斜面向右及穿刺速度<2秒的穿刺方法,穿刺疼痛评分、焦虑抑郁值明显优于穿刺角度在20°~40°、针尖斜面向上及穿刺速度>2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组穿刺方法穿刺成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穿刺角度在41°~60°、针尖斜面向右及较快速度穿刺,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李文秀刘宇谢祝君温玉王燕何聪曾燕蒋丽
关键词:内瘘血管穿刺角度疼痛感受焦虑
血液流速和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效果和内瘘血管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中血液流速超过病员体重4倍与血液流速不超过病员体重4倍,改进的动脉端针尖向心方向穿刺与传统的逆心方向穿刺对透析效果和内瘘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11月在本院采取内瘘血管穿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病员,共采血样594份,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血液流速超过病员体重4倍,观察组1与观察组2分别采用向心与逆心方向穿刺;对照组采用血液流速不超过病员体重4倍,对照组1与对照组2分别采用向心与逆心方向穿刺,四组透析次数均为2~3次/周,比较Kt/V值、内瘘穿刺成功率与病员的疼痛感。结果:观察组病员Kt/V值优于对照组,观察组1与观察组2透析后Kt/V值基本相同,对照组1与对照组2透析后Kt/V值基本相同,改进的穿刺方法,穿刺成功率高,病员疼痛感轻。结论:采用改进的血液流速超过病员体重4倍,对毒素的清除效果大于采用血液流速不超过病员体重4倍,改进的动脉端针尖向心方向穿刺不影响透析效果,保护了内瘘血管,减轻了病员的痛苦。
李文秀温玉潘玮瑛叶琼玉曾春兰王燕谢祝君
关键词:血液透析内瘘血管K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