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凤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性关节炎
  • 3篇诱导性
  • 3篇胶原
  • 3篇胶原诱导
  • 3篇胶原诱导性
  • 3篇胶原诱导性关...
  • 3篇关节炎
  • 2篇多糖
  • 2篇胶原诱导性关...
  • 2篇关节炎大鼠
  • 2篇分离纯化
  • 2篇肝癌
  • 2篇白介素
  • 2篇白介素-17
  • 2篇白介素-1Β
  • 2篇纯化
  • 1篇药理
  • 1篇药理活性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机构

  • 6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李金凤
  • 5篇范永升
  • 5篇丁兴红
  • 3篇张艳
  • 2篇温成平
  • 2篇魏静
  • 1篇钱俊华
  • 1篇胡金波
  • 1篇袁菁菁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药材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桑黄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表征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离纯化得到桑黄菌丝体多糖(P1B)并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与单糖组成成分。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法和凝胶层析分离纯化得到桑黄菌丝体多糖,并通过紫外全扫描、HPLC、红外光谱、GC-MS等方法对P1B进行结构测定。结果P1B为单一组分,其分子量为27365;红外光谱图分析可知P1B为不含酸性残基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进一步由GC-MS鉴定表明,P1B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三种已知单糖和甲基-α-D-吡喃甘露糖苷一种推测成分组成的杂多糖;GC-MS分析其甲基化衍生物对应有四种连接方式。结论对桑黄菌丝体多糖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可为进一步研究桑黄菌丝体多糖的构效关系奠定理论基础。
魏静李金凤丁兴红温成平范永升
关键词:纯化
桑黄菌丝体多糖的药理活性及其结构鉴定
目的运用现代药理学方法,研究桑黄菌丝体多糖对肝癌H22荷瘤小鼠和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运用分离纯化方法对桑黄菌丝体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现代分析方法对均一组分进行结构鉴定,以期了解桑黄菌丝体...
李金凤
关键词:肝癌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分离纯化
文献传递
桑黄多糖对肝癌H_(22)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研究桑黄多糖对肝癌H_(22)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及桑黄多糖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在左前肢皮下注射H_(22)肝癌细胞,建立肝癌模型,成模后给药15 d,比较各组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桑黄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6.71%、34.48%、56.65%;除桑黄多糖低剂量组中的TNF-α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给药组血清细胞因子IL-6、IL-2、TNF-α均显著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桑黄多糖各剂量组T、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桑黄多糖能促使肿瘤细胞坏死。结论:桑黄多糖对H_(22)荷瘤小鼠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免疫调节有关。
魏静李金凤温成平范永升丁兴红
关键词:多糖H22荷瘤小鼠抗肿瘤
山苍子油GC-MS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建立山苍子油的GC-MS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不同产地的11批山苍子果实中提取挥发油。以柠檬醛作为对照品,使用GC-MS联用仪对山苍子油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系统(2004 A)"建立山苍子油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不同产地的11批山苍子油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同,确定了12个共有峰。结论长江以南低山丘陵地带产山苍子油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达到0.95以上。
张艳胡金波李金凤钱俊华范永升丁兴红
关键词:山苍子油相似度
桑黄菌丝体多糖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桑黄菌丝体多糖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桑黄菌丝体多糖。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桑黄菌丝体多糖低(100 mg·kg-1)、中(200 mg·kg-1)、高(400 mg·kg-1)剂量组,每组10只。给药期间采用足趾肿胀容积法测定大鼠非致炎足关节肿胀程度。30 d后麻醉大鼠,截取非致炎足做关节组织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桑黄菌丝体多糖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非致炎足足趾肿胀(P<0.05),改善关节组织病理情况,降低IL-17、TNF-α、IL-1β的表达(P<0.05),升高IL-10的含量(P<0.05)。[结论]桑黄菌丝体多糖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IL-17、TNF-α、IL-1β的表达,促进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对CIA大鼠起到治疗作用。
李金凤袁菁菁张艳水冰洁范永升丁兴红
关键词: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白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10
桑黄胞外多糖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桑黄胞外多糖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桑黄胞外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30天。采用组织容积法测定关节肿胀程度,关节病理切片观察关节组织病理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能抑制非致炎足足趾肿胀(P<0.05),改善关节组织病理情况,显著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IL-17的表达(P<0.05)。与阳性药对照比较,桑黄胞外多糖高、中剂量组TNF-α、IL-1β、IL-17的表达及桑黄胞外多糖低剂量组TNF-α、IL-1β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桑黄胞外多糖高剂量组血清中TNF-α、IL-1β的表达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黄胞外多糖对CIA大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来实现的。
李金凤蔡国云张艳水冰洁范永升丁兴红
关键词: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白介素-1Β白介素-17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