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骏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盆地
  • 5篇庐枞盆地
  • 5篇科学深钻
  • 4篇砖桥
  • 4篇
  • 3篇
  • 2篇流体
  • 2篇矿化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电气石
  • 1篇电子探针
  • 1篇定年
  • 1篇新生代
  • 1篇岩浆
  • 1篇岩浆岩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地球
  • 1篇岩石地球化学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武警黄金地质...

作者

  • 7篇徐文艺
  • 7篇李骏
  • 6篇贾丽琼
  • 6篇熊欣
  • 3篇吕庆田
  • 3篇杨竹森
  • 1篇莫宣学
  • 1篇王梁
  • 1篇杨丹

传媒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矿床地质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安徽铜陵矿集区南部新生代岩浆活动--来自科学深钻TK01的证据
2017年
本文主要是对铜陵矿集区南部丁桥科学深钻中的碱性辉长岩进行了LA-MC-ICPMS锆石U-Pb定年,年龄为63.54±0.53 Ma,表明碱性辉长岩是新生代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全岩主、微量研究结果表明TK01中的碱性辉长岩富钾(K_2O平均为1.75%)、富碱(K_2O+Na_2O平均为3.90%)、富钛(TiO_2平均为1.58%),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属于过铝质岩石。SiO_2-K_2O图解中,样品点落在含钾较高的钾玄岩和钙碱性区域中,岩浆演化过程中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碱性辉长岩的锆石εHf(t)值介于-4.7^-11.5。推测TK01中的碱性辉长岩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稍有陆壳物质的混染,岩浆形成于大陆板内拉张的构造背景。
李骏杨竹森徐文艺杨丹
关键词:科学深钻U-PB定年新生代铜陵矿集区
庐枞盆地砖桥地区科学深钻岩浆岩LA-MC-ICP 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6
2014年
本文对庐枞盆地砖桥地区科学深钻ZK01中的粗安岩、正长岩和黑云母二长岩进行了LA-MC-ICP MS锆石U-Pb定年,年龄分别是131.29±0.85Ma,130.95±0.56Ma,130.88±0.41Ma。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ZK01中的火成岩富钾(K2O平均为3.7%)、富碱(K2O+Na2O平均为8.4%),富集强不相容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均属于准铝质-过铝质岩石。在SiO2-K2O图解中,绝大多数样品点落在含钾较高的钾玄岩区域中,火山岩和侵入岩均属于橄榄玄粗岩系。岩浆演化过程中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粗安岩、正长岩和黑云母二长岩的锆石εHf(t)值分别为-12.9^-7.6,-10.1^-6.5,-11.1^-3.4。推测ZK01中的岩浆岩主要来源于俯冲板片流体交代形成的富集地幔,稍有陆壳物质的混染,岩浆形成于岩石圈拉张伸展的构造背景之下。
贾丽琼徐文艺吕庆田莫宣学熊欣李骏王梁
关键词:科学深钻庐枞盆地
庐枞盆地高温铀钍矿化特征、成因及其找矿意义——来自砖桥科学深钻ZK01的证据被引量:9
2014年
砖桥科学深钻ZK01孔位于庐枞盆地中部。详细的室内外工作表明,钻孔深部(1500~1900m)的正长岩和二长岩内发育强烈蚀变和铀钍矿化,蚀变类型主要有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电气石化和硬石膏化。蚀变矿化过程包括5个阶段,即I绿色电气石+钾长石+硬石膏阶段,Ⅱ粉红色电气石+硬石膏+铀钍矿化阶段,Ⅲ黑色电气石+硬石膏+铀钍矿化阶段,Ⅳ硬石膏+黄铁矿+黄铜矿阶段,V石膏+方解石+石英阶段,其中铀钍矿化发生在第Ⅱ和第Ⅲ阶段,以形成钛铀矿、铀钍石和晶质铀矿为特征。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第1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平均为548.2℃,盐度平均为41.04%NaCleqv;第Ⅱ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平均为339.6℃,盐度平均为10.53%NaCleqv;第Ⅲ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平均为308.6℃,盐度平均为11.48%NaCleqv;第Ⅳ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平均为183.7℃,盐度平均为9.56%NaCleqv;第V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平均为133.7℃,盐度平均为5.16%NaCleqv。上述特征表明,深钻内的铀钍矿化具有高温热液铀钍矿化特征,矿化与沿罗河深断裂上侵的深源正长岩和二长岩侵位相关,高温、高盐度岩浆流体在体系向开放状态转变时发生沸腾,导致铀和钍沉淀而矿化。深钻内高温铀钍矿化的首次发现和证实,为庐枞盆地铀矿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熊欣徐文艺杨竹森贾丽琼李骏
关键词:庐枞盆地
安徽庐江砖桥科学深钻内的铀钍赋存状态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2012年深部探测项目SinoProbe-03-06在安徽省庐江县砖桥地区实施了2012 m科学深钻,在钻孔深部正长岩中发现铀钍异常,局部已达工业边界品位。系统的岩芯观测、显微镜下研究以及电子探针分析揭示,铀钍的赋存状态主要有2种:一种呈铀钍的独立矿物如铀钛矿、铀钍石、晶质铀矿形式存在;另一种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等副矿物中。独立铀钍矿物主要呈2种形式产出:一种呈自形赋存于钠长石中,常与锆石在空间上伴生;另一种主要呈微细颗粒散布于金红石、磷灰石、硬石膏等热液蚀变矿物中。与铀钍矿化相关的蚀变主要有钠长石化、电气石化、硬石膏化等高温热液蚀变。砖桥深钻距庐枞盆地南缘铀矿床(点)不远,且均与正长岩有关,虽然两者的铀钍矿化、铀钍比值、赋存状态、蚀变矿化等一系列特征均存在差异,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成因联系,科学深钻所揭示出的铀钍矿化可能代表了铀钍在盆地深部岩体中的高温成矿样式。
熊欣徐文艺贾丽琼吕庆田李骏
关键词:科学深钻电子探针庐枞盆地
庐枞盆地科学深钻ZK01孔流体包裹体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砖桥科学深钻ZK01孔位于庐枞盆地中部,孔内自上到下包括第四系砾石层(0~17 m)、砖桥组火山-沉积岩系(17~1488 m)、正长岩(1488~1848 m)和二长岩(1848~2011.95 m)四个岩性段。钻孔深部(1500~1900 m)的正长岩和二长岩内发育强烈的热液蚀变及铀钍矿化(钛铀矿、铀钍矿),向上(300~1580 m)蚀变逐渐减弱并伴有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化。详细研究表明,流体活动包括五个阶段,即Ⅰ绿色电气石+钾长石+硬石膏阶段,Ⅱ粉红色电气石+硬石膏+铀钍矿化阶段,Ⅲ黑色电气石+硬石膏+磁铁矿化+铀钍矿化阶段,Ⅳ硬石膏+黄铁矿+黄铜矿阶段,Ⅴ石膏+方解石+石英阶段。电气石、硬石膏和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可划分为富液相(L 型)、富气相(V型)、含子晶(S型)三种类型,其中S型流体包裹体中子矿物主要为石盐和钾盐。第Ⅰ阶段均一温度峰值为540~560℃,盐度峰值由高盐度和低盐度两部分组成,分别为65%~70% NaCl eq和0~5% NaCl eq;第Ⅱ阶段均一温度峰值为320~340℃,盐度峰值为0%~5% NaCl eq;第Ⅲ阶段均一温度范围为380~400℃,盐度峰值为0%~5% NaCl eq;第Ⅳ阶段均一温度峰值为240~260℃,盐度峰值为0~5% NaCl eq;第Ⅴ阶段均一温度范围为160~180℃,盐度峰值为0%~5% NaCl eq。根据成矿阶段沸腾包裹体群估算的成矿深度约0.73 km左右,显示庐枞盆地自铀钍矿化成矿以来剥蚀作用不强,指示庐枞盆地存在较好的矿床保存条件。深部钻孔内成矿流体性质、温度范围与庐枞盆地内其他矿区类似,为庐枞盆地成矿流体系统的一部分。庐枞盆地成矿流体系统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发生过多次沸腾,沸腾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状态的改变可能是导致区域矿床矿质迁移与沉淀的主要因素之一。
熊欣徐文艺杨竹森贾丽琼李骏
关键词:庐枞盆地流体包裹体
斑岩铜矿成矿构造背景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4年
斑岩铜矿是指与具斑状结构的中酸性侵入岩伴生,蚀变与矿化受流体、构造控制且分带明显,矿石以细脉浸染状为主,低品位、大储量的铜矿床,是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大地构造背景对斑岩铜矿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经典的斑岩铜矿主要产于岛弧、陆缘弧环境。然而,近年来国内矿床学家发现,国内形成于大陆环境的斑岩铜矿与大洋板块俯冲、板块消减作用无关,斑岩铜矿还可产于碰撞造山带,甚至是在陆内环境。相比之下,不同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斑岩铜矿床含矿岩浆、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与共性。综述了目前斑岩铜矿研究内容中的关于构造背景的一些重要观点和几个重要进展,对比了不同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斑岩铜矿床的含矿岩浆、蚀变矿化、成矿流体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以期对斑岩型矿床的成因与找矿提供一定的线索。
熊欣徐文艺贾丽琼李骏
关键词:斑岩铜矿构造环境成矿模型
安徽庐枞盆地砖桥深部钻孔内电气石对铀钍成矿流体在高温阶段的指示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安徽庐枞盆地砖桥深部钻孔深部(1 500~1 900 m)岩体内存在大量铀钍矿化,局部达到工业品位,为区域铀钍矿床(点)在盆地深部、高温热液阶段的产物.钻孔内存在大量电气石族矿物,电气石经历了生长-溶蚀、交代、再沉积-再生长的过程,可至少划分为3个期次,具有以下特点:①晶体因化学成分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结构;②存在于高温阶段;③由于氧化还原状态、流体成分的改变,化学成分发生Fe-Al、Fe-Mg等置换;④从早到晚的3个期次电气石中Mg含量均较高且相对稳定,Fe^3+含量逐渐升高,反映氧逸度逐渐升高.电气石族矿物常在高中温热液矿床内出现,因具有多期次且颜色可随成分不同而异,常认为在找矿和勘察中具有重大意义.深钻内多期次的电气石化揭示了流体早期相对富镁,而后镁、铝含量有所降低,铁的含量相对升高.电气石反映出流体氧逸度逐渐升高和富F、B、H2O等挥发分的特征,这些为U^6+的形成和运移提供了环境,反映了铀钍成矿流体在盆地深部高温阶段的演化特征.
熊欣徐文艺吕庆田贾丽琼李骏
关键词:电气石流体特征庐枞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