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

作品数:20 被引量:104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皮瓣
  • 3篇信号
  • 3篇指腹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心肌
  • 2篇信号通路
  • 2篇通路
  • 2篇皮瓣重建
  • 2篇外科
  • 2篇外科皮瓣
  • 2篇微小RNA
  • 2篇细胞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疗效
  • 2篇金属蛋白
  • 2篇金属蛋白酶
  • 2篇基质
  • 2篇基质金属

机构

  • 19篇武汉市第四医...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李鹏
  • 8篇彭晓红
  • 8篇邢丹谋
  • 7篇彭正人
  • 6篇周必光
  • 6篇杨中华
  • 6篇廖苏平
  • 6篇郑琼
  • 5篇勘武生
  • 3篇赵志刚
  • 1篇李凡
  • 1篇徐静
  • 1篇危蕾
  • 1篇应逸民
  • 1篇彭永海
  • 1篇甘鹏
  • 1篇林强
  • 1篇黄珩

传媒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武汉医学杂志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1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分析探讨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方法 :报告 2 4例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2 4例术后随访平均 2 .5年 ,优良率 92 %。结论 :合理设计和规范手术方法是完善手术的基本条件 ,如何矫正尺骨短缩成角畸形是手术关键。术中被动活动肘关节和旋转前臂是否达到正常是判断手术到位的标准。
廖苏平勘武生杨中华李鹏李凡赵志刚甘鹏
关键词:骨折手术尺骨
右美托咪定联用青蒿琥酯调控PERK/ATF4/CHOP信号通路对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2024年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联合青蒿琥酯(ART)对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对照组、Dex组(30μg/kg)、ART组(100 mg/kg)、联合用药组(30μg/kg Dex+100 mg/kg ART)、尼莫地平组(200 mg/kg),每组10只。除Sham组外其余5组建立缺血再灌注肺损伤(IR)模型,Sham组只开胸不结扎。实验结束后取动脉血检测动脉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氧分压(PaO_(2));试剂盒检测肺组织氧化还原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酶(MPO)以及肺组织和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HE检测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以及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细胞凋亡率、PaCO_(2)及MDA含量、MPO活性、TNF⁃α、IL⁃1β、IL⁃18含量及PERK、ATF4、CHOP蛋白表达升高,PaO_(2)、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ART组、Dex组、联合用药组及尼莫地平组细胞凋亡率、PaCO_(2)、MDA含量、MPO活性、TNF⁃α、IL⁃1β、IL⁃18含量、PERK、ATF4、CHOP表达降低,PaO_(2)、血清SOD活性升高,且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的改变优于单一用药(P<0.05)。结论Dex联合ART能够保护IR大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可能通过抑制PERK/ATF4/CHOP信号通路而实现。
徐乾梁威李鹏彭晓红余丹
关键词:肺缺血再灌注肺损伤青蒿琥酯
石骨症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01年
黄珩勘武生邢丹谋李鹏彭永海林强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式疗效石骨症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单侧与双侧穿刺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前瞻性随机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单侧与双侧穿刺的临床疗效差异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对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1例根据住院号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单侧穿刺组...
郑昌坤勘武生李鹏李鲲徐志平赵志刚
文献传递
下肢火铳伤致急性循环障碍的治疗
2002年
目的 探讨下肢火铳伤致急性循环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17例下肢火铳伤致主要血管缺损引起的血循环障碍及其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分别桥接动、静脉 ,重建血循环 ,16例肢体存活 ,1例截肢。结论 早期并失血性休克者 ,途中及急诊处理阶段应注意抗休克治疗 ;
李鹏周必光彭正人勘武生邢丹谋徐静
关键词:静脉移植
手部伸肌腱修复后早期功能锻炼实施法被引量:1
1995年
手部伸肌腱断裂修复后如何尽快恢复功能,始终是手外科研究重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多主张肌俢复后尽早在保护下功能锻炼,以减少粘连,提高康复水平。1987年以来,我院在伸肌腱修复后的康复治疗中使用腕关节伸展位,早期主动屈曲、被动伸展手指的一种动力性夹板,已取得明显成效。
彭正人周必光应逸民廖苏平魏忠民邢丹谋郑琼杨中华李鹏
关键词:伸肌腱断裂修复术
丙泊酚对滋养层细胞VEGF/MMP-9通路及细胞活力、侵袭能力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滋养层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取人类绒毛外滋养层细胞株HTR8-SVneo细胞,用不同浓度丙泊酚(0~200μmol/L)处理72 h,检测细胞活力、MMP-9、VEGF表达水平;取100μmol/L丙泊酚处理8~72 h,检测细胞活力、MMP-9、VEGF表达水平。将HTR8-SVneo细胞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100μmol/L处理24 h)、ad-VEGF组(转染VEGF过表达序列腺病毒载体)、ad-NC组(转染不含ad-VEGF序列的腺病毒空载体)、丙泊酚+ad-VEGF组(丙泊酚处理+转染ad-VEGF);MMT法检测细胞活力;改良版基底膜基质Boyden室测定细胞侵袭能力;免疫荧光法检测VEGF、MMP-9阳性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微血管密度生成标志物CD34阳性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侵袭相关蛋白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苹果酸脱氢酶(MDH)、细胞骨架相关蛋白(prefoldin 1)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丙泊酚处理72 h及100μmol/L丙泊酚处理不同时间,可剂量及时间依赖性降低HTR8-SVneo细胞活力及MMP-9、VEGF表达。过表达VEGF可提高HTR8-SVneo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促进VEGF/MMP-9通路蛋白及侵袭相关蛋白表达(均P<0.05),且ad-VEGF具有逆转丙泊酚抑制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的作用(均P<0.05)。结论丙泊酚可能通过抑制VEGF/MMP-9通路蛋白表达,进而抑制滋养层细胞增殖活力及侵袭能力。
李鹏陈丹丹蔡琳李思彭晓红
关键词:丙泊酚滋养层细胞细胞活力基质金属蛋白酶-9
同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在指端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7
1999年
指端损伤十分常见。1996年8月~1997年10月,我们采用同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对24例指端损伤进行了修复,效果满意。一、解剖学基础手指背侧皮肤主要由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供血,而由掌背动脉终末支形成的指背动脉,血管细短,只参与对指背近节皮肤的供血。手指...
邢丹谋周必光彭正人廖苏平杨中华李鹏郑琼
关键词:指端损伤外科皮瓣
依托咪酯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FOXO1)通路探究依托咪酯(Eto)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MIRI组、依托咪酯低、高剂量组(L-Eto、H-Eto组,0.5、1 mg/kg)、通路抑制剂组(Eto+EX527组,1 mg/kg Eto+2 mg/kg EX527),每组12只。除Sham组外,其余大鼠采用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大鼠MIRI模型。给药组大鼠于再灌注后2 h尾静脉注射相应剂量药物;1次/d,持续28 d。于手术前和末次给药2 h后超声心电图检查大鼠心脏功能;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心肌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荧光探针测定心肌中活性氧(ROS)水平;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Sirt1/FOXO1通路和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MIRI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清CKMB、cTnI、LDH水平、心肌MDA水平、心肌细胞的凋亡率、ROS水平、心肌乙酰化FOXO1(Ac-FOXO1)、Bax、Caspase-3的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肌SOD、GSH-Px水平、MMP、心肌Sirt1、Bcl-2的表达显著下降(均P<0.05),心肌纤维紊乱,细胞肿胀、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MIRI组相比,L-Eto、H-Eto组大鼠的LVESV、LVEDV、血清CKMB、cTnI、LDH水平、心肌MDA水平、心肌细胞的凋亡率、ROS水平、心肌Ac-FOXO1、Bax、Caspase-3的表达明显下降(均P<0.05),LVEF、LVFS、心肌SOD、GSH-Px水平、MMP、Sirt1、Bcl-2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心肌损伤明
陈彰强余丹彭晓红李鹏
关键词:依托咪酯线粒体功能障碍
甘露醇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反跳痛”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甘露醇注射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反跳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到2017年3月在我院行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共8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27例,甘露醇组30例,地塞米松组25例。术前记录患者下肢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术后甘露醇组使用20%甘露醇注射液125 mL静脉滴注,每8小时一次,连用一周。地塞米松组使用20 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注射液,3 d后地塞米松减量为10 mg,连用一周。记录术后下肢痛的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以及是否有下肢"反跳痛"及其VAS评分和持续时间。结果:3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和JOA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术后下肢"反跳痛"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地塞米松可减少术后下肢痛的VAS评分,甘露醇无此效果,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露醇不能减少术后下肢"反跳痛"的发生率,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
高鑫峰刘涛刘明赵志刚李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甘露醇地塞米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