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
-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现代化视域下中原学发展与未来走向(笔谈)
- 2021年
- 主持人语:2021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和国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荣光、在胜利实现我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历史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击鼓催征,带领中国人民再次踏上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的赶考之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发展阶段。实践的发展进步需要理论的跟进和总结,理论的深化提升引领实践的开拓和创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社科理论工作者应积极响应,超前思考,主动谋划,努力为"十四五"时期国家和地方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撑。为此,在中原学从提出到发展已走过6年多时间的今天,在中原学从刚提出不被大家所熟悉,到今天已经广受欢迎并成为河南地方学研究中的"显学"的当下,在河南社会科学杂志社的组织下,我们约请了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李庚香研究员、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尹全海教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张新斌教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李龙副研究员、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王明钦教授和岳鹏星老师共同围绕"现代化视域下中原学发展与未来走向"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并形成本组笔谈,以期对中原学内涵和外延问题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为"出彩河南"建设添砖加瓦。
- 李庚香尹全海张新斌李龙王明钦岳鹏星
- 寻找老子的遗迹
- 2010年
- 李姓作为中华第一大姓,源头众多,诸说并存。唐王室追封老子为李姓先祖,确立了老子在李姓谱系中始祖的地位。早在汉代,应劭在《风俗通·姓氏篇》中就说:"李氏,李伯阳之后。""伯阳"是老子李耳的字。宋人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说:"老聃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清代张澍《姓氏寻源》载:"理、
- 李龙
- 关键词:老子遗迹李姓姓氏先祖谱系
- “佛像镜”相关问题浅议被引量:1
- 2000年
- “佛像镜”东汉中期起源于洛阳地区 ,流行于三国至西晋初。“佛像镜”的兴盛与传播与佛教在我国的传播有很大的关系。三国时 ,吴都武昌 (鄂城 )是其产地。
- 李龙
- 新砦城址的聚落性质探析被引量:4
- 2013年
- 新砦城址拥有外壕、城壕和内壕三重防御设施,中心区域的大型夯土建筑类似宗庙建筑,四周有居民区与手工业作坊区,城内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完善。新砦城址所在区域形成了以其为中心、古城寨城址为次中心的金字塔式聚落群结构,古城寨城址可能是新砦城址的军事屏障,聚落群城乡分化明显。新砦城址的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农业、手工业发达。从聚落规模与功能布局、聚落群形态结构、社会经济发展等个各方面来看,新砦城址具有国都的性质,极有可能是夏代启之都城。
- 李龙
- 关键词:聚落形态
- 让乡愁有所寄托——中原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传统村落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村居空间,不仅孕育出形形色色的民间乡土文化,而且为地方文化与乡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舞台[1]。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如何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关注。中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朝历代留下的传统村落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胜数。据相关调研表明,河南至今保存较好的传统村落有上千个之多。在前三批入选我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中,云南。
- 李龙
- 关键词:传统村落民俗文化古建筑新农村建设
- “洛阳学”与“中原学”内涵关系探析被引量:3
- 2018年
- 作为地方学,"洛阳学"与"中原学"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地方学概念。"洛阳学"研究的是洛阳地区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中原学"则研究的是整个中原地区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洛阳学"是"中原学"内涵的核心,两者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共性。区别在于,"中原学"研究的地域范围、文化内容与内涵比"洛阳学"更加广泛,二者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不同的表现。
- 李龙
- 中原夏文化研究新探索的思考被引量:1
- 2022年
- 中原夏文化研究历经百年,经历萌芽、发展、高潮、沉寂、振兴五个阶段,在夏文化定义、夏文化区域、二里头遗址考古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理论瓶颈、信心危机、周边挑战等诸多问题。应该排除困扰,回归考古材料与文献结合的正道,做好夏文化遗址考古,加大夏文化考古与研究的宣传力度,进行夏文化公众考古工作。
- 李龙
- 大禹故里再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大禹故里问题可以从夏文化分布范围、鲧禹活动区域以及大禹治水区域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嵩山地区是夏文化的起源地,考古发现的"新砦期"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址在嵩山南北分布广泛,且有先后发展关系,聚落分布密集;文献记载鲧、大禹在嵩山周围活动,"禹都阳城"与王城岗龙山文化城址具有很高的关联性;大禹首先在嵩山地区治理洪水,河济地区是大禹治理洪水的重要区域,但不是夏族的兴起地,综合以上分析,大禹故里在嵩山地区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 李龙
- 关键词:大禹治水
- 黄河流域史前聚落分布与聚落群类型浅析--以河湟、关中、齐鲁地区为例
- 李龙
- 后营墓群与中牟故邑关系管探
- 2012年
- 位于鹤壁市东南约4公里的后营墓群,规模庞大,时间跨度长。这类大型墓葬区作为城市布局的有机部分,是寻找城邑的有效线索。比照后营墓群的年代、特点、地理位置,再加之相关学者对于赵都中牟的王陵区认定的佐证,推断后营墓地应是赵都中牟的平民墓区。
- 张长海李龙李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