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传辉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整治
  • 2篇土地整治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污染
  • 2篇污染评价
  • 1篇地质
  • 1篇岩浆
  • 1篇岩浆岩
  • 1篇岩体
  • 1篇遗存
  • 1篇砂石
  • 1篇砂石资源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优先
  • 1篇蔬菜
  • 1篇土壤重金属
  • 1篇土壤重金属污...
  • 1篇土壤重金属污...
  • 1篇重金属污染

机构

  • 5篇海南省地质调...
  • 1篇海南地质综合...

作者

  • 5篇杜传辉
  • 4篇张家友
  • 4篇岑锐
  • 2篇许国强
  • 1篇马波
  • 1篇陈太豪
  • 1篇陈晓清
  • 1篇易慧明
  • 1篇杨朝云

传媒

  • 1篇山东化工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南方农业
  • 1篇环境保护与循...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海南省南部同安岭地区控矿地质因素浅析
@@海南同安岭地区位于以东西向九所-陵水深大断裂带为界的Ⅱ级构造单元华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与南海地台北缘三巫褶皱带的接触部位。区内岩浆岩发育,且受九所-陵水深大断裂带控制,断裂带两侧分布有海西期志仲、乐东(南半部)二长花...
陈晓清易慧明马波杨朝云许国强杜传辉
关键词:控矿地质花岗岩体
海南铁质砖红壤土地整治后农产品重金属安全评价
2023年
为确保土地使用和农产品食用安全,我们对铁质砖红壤土地整治后的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深入了解。采集了在土地整治区域种植的14种农产品样品,包括常见的蔬菜、热带水果等品种。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分析方法测定了样品中8种重金属含量。在测定过程中,对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的限量值,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两种评价方法,对样品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海南铁质砖红壤土地整治后,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符合限量要求,未出现超标指标;并且,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均显示,14种农产品污染指数均小于1,属于安全清洁范围。海南铁质砖红壤土地整治后种植的农作物受重金属影响较弱,农产品具有较好的食用安全性。
张家友邢增富岑锐王永红杜传辉
关键词:土地整治蔬菜重金属污染评价
金矿矿渣遗存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和来源解析
2024年
以海南某金矿矿渣清理后的14件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Cu、Pb、Zn、Cr、Ni、Cd、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单因子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矿渣对土壤的污染程度。Spearman分析表明,Cr、Ni、Cu、Pb、Zn、Cd、As等7种重金属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来源于矿石;Hg为外源性的重金属。14个点位内梅罗指数均值均达到中重度污染水平,主要贡献因子为Hg、As、Pb、Cd等;地累积结果显示所有点位重金属地质累积指数的均值为3.2,均大于0,表明区域土壤存在重金属累积现象;8种重金属单项地积累指数均值大小顺序为As>Hg>Pb>Cd>Zn>Cr>Cu>Ni;Hg、As、Cd、Pb四元素明显高于其他元素,处于极强危害水平级别。潜在生态结果显示,整体处于极强危害水平,主要贡献因子为Hg、As等。
张家友张家友邢增富岑锐杜传辉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程度
生态优先下海南岛砂石资源配置策略与实践
2023年
砂石矿产是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砂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民生和生态安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尤其是露天砂石矿产资源的开发是强烈地改变区域地形地貌和影响生态环境的活动,生态空间分区管制为砂石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适宜性与冲突性双重约束,促进构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维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下的矿产资源开发格局。从海南砂石资源禀赋特征、生态要求和市场需求等角度出发,总结在生态优先背景下砂石矿产资源保障的经验,推动形成符合新时期要求的砂石资源新发展模式,实现绿色矿业新发展格局。
张家友张家友岑锐许国强任国栋岑锐杜传辉洪彪
关键词:生态优先资源保障
海南岛铁质砖红壤理化性质与土地整治途径被引量:1
2023年
当前土地整治由注重新增耕地数量向质量方向转变,更加注重土地质量的提升。土地质量的提升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土地整治是提升土地质量、增加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海南岛北部铁质砖红壤形成的特点和土地资源禀赋特征,研究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提出剥离影响区域土地利用的障碍因子的土地整治,结合不同深度不同层位土体组成进行土壤重组综合整治模式,同时结合工程手段提出障碍层剔除与土地整治联合工艺、土体重组和肥力提升耦合工艺、生态恢复与土地整治同步实施、先行植物适宜性与农作物种植同步评价等工艺手段。这些措施的提出对提升土地整治质量和工程技术方法具有参考作用。
张家友张家友邢增富岑锐杜传辉
关键词:砖红壤理化性质土地整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