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娇

作品数:24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皮瓣
  • 4篇再灌注
  • 4篇缺血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外科
  • 4篇灌注
  • 3篇增生
  • 3篇整形外科
  • 3篇整形外科治疗
  • 3篇缺损
  • 3篇瘢痕
  • 3篇外科治疗
  • 3篇外伤
  • 3篇畸形
  • 3篇鼻畸形
  • 3篇肠缺血
  • 3篇肠缺血再灌注
  • 3篇穿支
  • 2篇点位坐标
  • 2篇动脉

机构

  • 23篇贵州省人民医...
  • 5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24篇杜娇
  • 14篇郑德义
  • 10篇程代薇
  • 8篇彭德飞
  • 7篇王毅
  • 5篇王宝云
  • 5篇朱文
  • 5篇李自力
  • 3篇肖向阳
  • 3篇郑庆桂
  • 3篇李平洋
  • 2篇张慧
  • 1篇赵桂香
  • 1篇严晓寒
  • 1篇尹浩
  • 1篇周晶晶
  • 1篇李琨
  • 1篇王小红
  • 1篇李伟人

传媒

  • 4篇贵州医药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2014中华...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改进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腓动脉穿支与腓肠神经营养血供的解剖基础上,根据足踝部皮肤缺损大小,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移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切取皮瓣而积9 cm×8.5 cm~28 cm×13 cm,穿支血管蒂长l.7~3.3 cm。结果本组中11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经换药治愈。全部患者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操作简便,血供可靠,切取面积大,适用于修复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彭德飞程代薇李自力朱文杜娇
关键词:腓动脉血管穿支腓肠神经皮瓣
复合激光技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
2022年
分析在瘢痕治疗中,脉冲染料激光(PDL)与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UFCL)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例烧创伤后早期红色增生性瘢痕患者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PDL联合UFCL治疗,就两组治疗情况展开观察。结果 治疗后厚度、 色泽、柔软度、血管分布评分及总分分别为(0.96±0.14)分、(0.84±0.11)分、(0.61±0.09)分、(0.54±0.07)、(3.76±0.64)分,低于治疗前(2.31±0.33)分、(2.24±0.29)分、(2.05±0.26)、(1.86±0.22)分、(8.21±1.43)分,P0.05;治疗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分别计18例、1例、1例,总满意度为95%;1例患者首次激光治疗后瘢痕处水泡形成,对症治疗后改善。结论 在增生性瘢痕治疗中,PDL联合UFCL可改善缓解瘢痕引发的瘙痒与疼痛,同时可改善外观,还有着较高安全性,值得推荐使用。
杜娇郑德义蒋薇王小红周光兰
关键词:脉冲染料激光瘢痕
一种烧伤护理用消毒上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伤护理用消毒上药装置,它包括吸管外壳、推拉杆、密封橡胶、废液腔、套壳、纱布、第一海绵以及第二海绵,所述吸管外壳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推拉杆设于吸管外壳的腔体内,所述密封橡胶设于推拉杆位于吸管外壳腔体内...
蒋薇杜娇徐贵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肢体烧伤整形术后恢复支架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肢体烧伤整形术后恢复支架,设置有:床板;所述床板内部通过机械连接封合板,内部嵌接有反光镜,反光镜上方通过滑轨连接有升降柱台,床板上方焊接有工具箱;所述升降柱台上焊接有两个吊杆...
杜娇周晶晶蒋薇
文献传递
周围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7~2009年,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176例197条神经,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术、神经束膜缝合术、神经松解术及神经移植术。结果术后经3~60个月随访,根据BMRC感觉、运动评价标准,其中疗效为优者84条,良者77条,优良率达81.73%。伤后24h内修复者的优良率为93.52%,优于3个月内修复者。3个月内修复者优良率为79.31%,优于6个月后修复者。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早期修复和显微镜下神经断端的精确对合可提高临床疗效。
彭德飞李自力程代薇朱文杜娇
关键词:周围神经显微外科技术
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应用体会被引量:2
2011年
近年来,小腿及以远皮肤软组织缺损越来越多见,特别是小腿中下段及足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常可致肌腱、骨、关节等的外露,为创面修复增加了难度,需根据损伤部位、程度、面积及是否合并有肌腱、骨等外露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我科应用不同种类的皮瓣对各种原因所致的16例小腿及以远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效果较满意,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郑庆桂程代薇彭德飞杜娇严晓寒肖向阳李自力赵桂香
关键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小腿中下段皮瓣创面修复肌腱
小儿静脉留置针软管残留外周静脉1例及处理对策
2024年
外周静脉留置针能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产生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据报道美国每年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消耗量能达到2亿支[1]。然而,静脉留置针软管裂断并残留在外周静脉的不良事件少见,但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肺栓塞、心脏穿孔及心脏骤停等。本文就我科收治的静脉留置针软管断裂患儿1例病例进行报告。
张恺悦王毅彭德飞郑德义杜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外周静脉
外伤性复杂鼻畸形的整形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外伤性复杂鼻畸形的整形外科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针对8例外伤后复杂鼻畸形的患者,分别采用自体鼻中隔软骨移植、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鼻骨截骨、扩张额部皮瓣、鼻唇沟皮瓣等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8例患者经对应的治疗后...
彭德飞程代薇朱文杜娇郑庆桂
关键词:鼻畸形
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特征及综合治疗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坏死性筋膜炎(N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7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并总结相关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17例NF患者中男11例、女6例,年龄(55±15)岁(15~76岁);合并基础疾病15例,其中糖尿病6例;明确及疑似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5例;发病部位以下肢为主(10例),其次会阴、阴囊及下腹部;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肺部感染9例,脓毒症及MODS 4例;分泌物细菌培养主要是大肠埃希菌。手术方式有切开扩创、负压封闭引流(VSD)、植皮及皮瓣转移,13例患者行VSD负压引流,11例经植皮、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治愈12例,好转出院5例,住院时间(38.1±22.2)d。结论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应早期手术扩创及负压引流,结合抗生素、营养支持等及基础疾病、并发症的内科治疗,植皮、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创面。
蔡人杰杨长煌郑德义郑德义王宝云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负压封闭引流植皮皮瓣转移
皮肤Merkel细胞癌171例临床及病理回顾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分析皮肤Merkel细胞癌(MC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国内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986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国内报道的皮肤MCC病例资料。结果1986-2017年的31年间,国内共报道皮肤MCC171例,男78例,女93例,男女例数之比为1:1.19。50岁以上136例(79.5%)。139例(81.3%)发生在头面部或四肢部位。149例(87.1%)曾被误诊,分别为肿物待查89例(52.0%)、恶性淋巴瘤34例(19.9%)、良性肿瘤15例(8.8%)及非肿瘤11例(6.4%)。临床分期Ⅰ期84例(49.1%)、Ⅱ期49例(28.6%)。1例接受免疫治疗,165例手术切除,单纯手术91例,手术后放疗24例,手术后化疗19例,手术后联合放、化疗31例。5例患者未描述治疗方案。74例MCC患者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52.7%,5年6.8%。按临床分期,Ⅰ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6.1%,Ⅱ期患者5.6%,Ⅲ期、Ⅳ期为0。结论中国皮肤MCC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头面颈、四肢为好发部位,临床误诊率高,手术切除病灶结合放疗、化疗是国内普遍治疗方案,患者预后差。
王志伟李伟人刘莉颜小玲郑德义王毅杜娇
关键词:MERKEL细胞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