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汤亭亭作品中文化符号的双重内涵被引量:1
- 2009年
-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在《女勇士》和《中国佬》中对文化符号的运用,阐释了其作品中的文化符号并不代表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而是被赋予了指涉华裔群体在美国社会中的族裔身份和揭示与华裔密切相关的美国历史和社会背景的真实面貌的双重内涵。
- 杜松
- 关键词:《女勇士》《中国佬》文化符号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英语国家医护概况课程教学设计被引量:1
- 2022年
- 英语国家医护概况课程是在原有英语国家概况课程基础上针对涉外护理专业重新建构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包括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设计以及学习评价,探讨如何利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护理能力。
- 刘鎏杜松孙璐
- 关键词:教学设计
- 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与学
- 2016年
- 在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后,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亟待进一步的深化.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了新方向的背景下,英语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在教学中的比重成为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所关注的问题之一.英语阅读这样的传统专业技能课要如何顺应新一轮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正是本文所关注的问题.通过探讨如何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学环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本文试图找到将训练英语专业技能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为信息化、数据化时代背景下的英语阅读课程找到新的契机.
- 杜松申民周苹
-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英语阅读评判性阅读
- 论西方当代艺术的定义危机被引量:2
- 2013年
- 20世纪50年代以降当代先锋艺术、波普艺术以及观念艺术的发展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美学和艺术哲学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定义,这体现在分析美学阵营内部出现的"艺术不可定义"观点,后者是对传统美学封闭的本质主义定义路径的颠覆。然而这种"不可定义论"所导致的虚无主义又使一些美学家们开始从艺术品的"非显性"关系属性来界定艺术,这种定义视角为后来当代美学和艺术哲学理论的"体制性"转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 匡骁杜松
- 关键词:美学史分析美学当代艺术先锋艺术
- 莫里森《宠儿》中的后现代主义碎片被引量:4
- 2007年
- 拼贴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代表性写作手法,是后现代主义作家解构传统意义,颠覆传统文学模式的有力武器。在莫里森的《宠儿》中,拼贴手法与传统文学形式和语言产生了碰撞,并最终获得了一种完美的结合。文章着重从片断的文本体现到这些碎片所体现出的内在联系入手,由表及里地向读者展示拼贴的特殊魅力。
- 王玉华杜松
- 关键词:拼贴莫里森《宠儿》主题
- 《白雪公主后传》的文本间性解读被引量:1
- 2011年
- 文章定位于后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经典作品《白雪公主后传》,着重分析了在20世纪60年代对大众文化进行强烈批判的大背景中,作家如何通过"文本间性"(或"互文性")这一后现代文本策略大胆地借助拼贴和戏仿的写作手法,将代表着大众文化的经典童话故事加以解构和重组,以碎片式的语言、人物和叙事揭示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批判大众文化对现代社会人们的桎梏。
- 杜松王玉华
- 关键词:巴塞尔姆《白雪公主后传》文本间性大众文化
- 汤亭亭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 作为一直备受美国文学评论界关注的人物,汤亭亭可谓美国华裔作家中的佼佼者。但由于她的族裔女作家身份,有关其作品的研究往往局限于族裔问题和女性问题两个方面,而关于她作品中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且不够全面。由此,笔者以...
- 杜松
-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互文性不确定性
- 文献传递
- 《土》的情景反讽与戏剧反讽研究
- 2016年
- 《土》是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一篇,创作中糅合了多种类型的反讽,其中最突出的是情景反讽和戏剧反讽。情景反讽主要表现在对玛丽亚身份的悖逆、玛丽亚对节日的期盼与现实情况的悖逆。戏剧反讽主要在于玛丽亚对真相的不知情和读者知情的反差,这样运用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效果。两者的使用同时服务于作品的表层形式和深层主题。
- 周晶杜松
- 关键词:戏剧反讽情景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