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磊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丁溴东莨菪碱
  • 1篇学成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利多卡因
  • 1篇移行细胞
  • 1篇移行细胞癌
  • 1篇诊治
  • 1篇诊治体会
  • 1篇生活区
  • 1篇尿毒
  • 1篇尿毒症
  • 1篇尿毒症患者
  • 1篇尿路结石
  • 1篇肿瘤
  • 1篇莨菪
  • 1篇莨菪碱
  • 1篇哌替啶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 1篇利多卡因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第四...

作者

  • 3篇于长海
  • 3篇苗强
  • 3篇杜磊
  • 2篇周裔
  • 2篇张维
  • 2篇施朝龄
  • 2篇张羽
  • 1篇张宇
  • 1篇纪春红

传媒

  • 2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利多卡因与东莨菪碱联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疼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所致疼痛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泌尿系结石所致疼痛的病人160例随机分为4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及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组(治疗组)40例;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组(对照组1)40例;黄体酮注射液组(对照组2)40例;阿托品注射液组(对照组3)40例,比较用药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1、对照组2和对照组3治疗30min时显效率分别为50.0%、52.5%、5.0%和7.5%,60min时显效率分别为90.0%、87.5%、15.0%和17.5%。30、60min时的显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2及对照组3(P均<0.05)。不良反应以治疗组(87.5%)和对照组3(85.0%)的口干发生率较高,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50.0%,经对症处理或观察均可缓解。结论联合应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及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泌尿系结石引起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杜磊苗强于长海张羽
关键词:盐酸利多卡因丁溴东莨菪碱哌替啶黄体酮阿托品
尿毒症患者合并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治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合并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尿毒症患者合并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资料。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20例,未行血液透析的患者3例。临床分期:T1期7例,T2期13例,T3期3例。病理分级:Ⅰ级9例,Ⅱ级11例,Ⅲ级3例。均为初发肿瘤。经B超、CT、膀胱镜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均行手术加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结果至随访截止时间,全组无瘤生存12例,复发15例次,死亡11例,其中非肿瘤致死7例(4例死于心脏病,1例死于血液透析过程中,2例死于脑出血),肿瘤致死4例。肿瘤致死者均为多发、反复发作、高分期和高分级的患者。结论手术加膀胱灌注化疗是尿毒症患者合并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苗强于长海张羽张维周裔施朝龄杜磊
关键词:尿毒症膀胱肿瘤
一汽集团总公司生活区302例尿路结石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一汽集团总公司生活区尿路结石的成分状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帮助。方法对302例尿路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302例尿路结石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5∶1,上、下尿路结石比为5.2∶1。尿路结石化学成分以混合结石占多数,占53.31%(161/302),其中草酸钙+磷酸钙混合结石104例,磷酸钙+磷酸镁铵结石41例,尿酸铵+草酸钙8例,磷酸镁铵+草酸钙4例,磷酸钙+尿酸铵4例;单纯成分结石占46.69%(141/302),其中纯草酸盐结石74例,磷酸钙结石34例,尿酸铵结石33例。结论该地区尿路结石化学成分定性分析可为了解尿路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和复发提供第一手资料,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苗强于长海张宇张维纪春红周裔杜磊施朝龄
关键词:尿路结石化学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