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乙丹

作品数:61 被引量:125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经济管理
  • 23篇历史地理
  • 9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农业
  • 5篇灾荒
  • 5篇农村
  • 5篇高校
  • 4篇道义
  • 4篇农贷
  • 3篇应急
  • 3篇应急管理
  • 3篇农村金融
  • 3篇农业文化
  • 3篇教育
  • 3篇金融
  • 3篇官方
  • 2篇大西
  • 2篇大西北
  • 2篇循环经济
  • 2篇人口
  • 2篇审视
  • 2篇宋代
  • 2篇农业科技

机构

  • 47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中共陕西省委...
  • 1篇中国农业博物...

作者

  • 59篇杨乙丹
  • 3篇樊志民
  • 3篇李琰
  • 2篇朱宏斌
  • 2篇李晓娥
  • 2篇王兰
  • 1篇高德步
  • 1篇陈祥
  • 1篇何婧云
  • 1篇王娜
  • 1篇贺茹
  • 1篇王庆锋
  • 1篇卢勇
  • 1篇高伟健
  • 1篇聂敏
  • 1篇王鹏伟
  • 1篇王雅楠
  • 1篇杨益
  • 1篇张芬
  • 1篇王兵

传媒

  • 11篇农业考古
  • 6篇古今农业
  • 5篇中国农史
  • 2篇兰州学刊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教育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集团经济研究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史学月刊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世界农业
  • 1篇中国经济史研...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学术探索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1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国家农贷制度的结构与变迁
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安排,自西周设置了专门管理国家信用的机构,并发放具有救助性的农贷之后,国家农贷制度就已经深深镶嵌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之中,我国农村地区也由此形成了国家农贷、农户互助性借贷和以高利贷为主的商业性信贷三者并存...
杨乙丹
中国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1
2016年
"风险社会"中各种风险的综合肆虐,预示着人类社会需要对公共安全投入更多的精力,构建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为了应对灾害,在科层制基础上构建灾害管理体系较为普遍。但死板的规章制度、"命令—服从"的层级节制、非人格化决策、协调不畅的专业化和部门分工等缺陷,使得人们对科层制应急组织体系的效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有学者指出,我国科层制应急组织应该被也必然会被合作制应急组织所取代。
杨乙丹
关键词:合作制科层制灾害管理应急管理体制非人格化政府机构
组织结构演进、利益分化与传统国家农贷的目标偏离被引量:11
2010年
以较低的利息向贫困农户发放贷款,以推动小农经济的延续和发展,是传统国家农贷的基本目标。在传统国家农贷组织体系中,地方政府和官员的作用日益加强。由于地方官员的利益目标与封建国家的利益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国家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地方官员往往会私自贪墨、转贷或提高国家农贷的利息,从而使传统国家农贷偏离了既定的目标。文章通过考察国家农贷组织结构的演进,分析了封建国家、地方政府和借贷农户之间的三重利益结构,并揭示了地方官员的寻租行为与传统国家农贷目标背离的内在关系。
杨乙丹
关键词:寻租
汉阴凤堰古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被引量:4
2019年
凤堰古梯田修建于清代,处于移民开山辟田与外来作物引种的历史背景之下,是陕南地区移民农业开发的历史见证。凤堰古梯田作为目前秦巴山区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梯田。时至今日,古梯田农业系统内旱地与水田共存的农业景观在梯田类农业文化遗产亦是特殊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凤堰古梯田的存续面临着多重威胁,亟需有效保护和开发。
陈祥杨乙丹杨乙丹
关键词:移民活态保护
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研究
1953-1985年,我国实行的是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在具体的运行中,这种粮食流通制度经历了酝酿、初步实施和制度化、巩固和持续运行、松动和变迁等几个运行阶段。粮食统购统销制度有其内在的运行和变迁机理。 本论文在运...
杨乙丹
关键词: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经济学人民公社体制经济学理论家庭联产承包制粮食流通体制
文献传递
中国古代蓝靛植物的栽培与价值利用被引量:3
2018年
中国使用植物印染原料的历史由来已久。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染料经济作物,从土壤的耕作、播种、移栽、锄草施肥到收获无不体现出精细化的栽培管理。蓝不仅可通过制靛实现良好的染色功能,还可作为商品获取较高的收益。同时,它还兼具清热解毒的药用功效,至今仍然是人们常用来防治疾病的中药材之一。
王佳妮杨乙丹
关键词:栽培管理染料药用
高校教研室人本化管理机制构建被引量:3
2017年
教研室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同时也是激发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本场所。近年来高校教研室的虚化或边缘化,显示出高校管理中人本价值关怀的缺失。而在人本化管理理念指导下,对高校教研室进行重塑和强化,为个体化的高校教师提供心情舒畅的交流平台,既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高校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
杨乙丹
关键词:高校教研室人本理念
我国粮食流通制度变迁的周期解释被引量:2
2006年
一项经济制度的运行往往遵循着“制度创新→制度均衡→制度僵滞→制度创新”这样一个周期性的变迁规律。我国粮食流通制度从自由购销到统购统销、从议购议销到粮食的市场化改革,同样遵循着这一规律。周期性的变迁是我国粮食流通制度的基本特征。
杨乙丹樊志民王庆锋
短缺约束下农村金融市场放开的局限
2007年
农村资金外流和信贷供给短缺是我国广大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2006年底银监会作出了放开农村金融市场的决定。本文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框架,在分析农村资金短缺和农户资金需求的层次性的基础上,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放开并不能完全解决信贷供给短缺问题,要为农村提供更有效的资金支持,金融政策和工具仍需进一步的创新。
杨乙丹王兰
物尽其利:中国古代谷糠的价值与利用被引量:2
2018年
谷糠作为谷物加工的副产品,在中国古代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它不仅是贫苦人群日常果腹之物,也是饥荒肆虐时的重要救荒食物,富含营养元素和活性物质,又使得它成为古代人民防治疾病所依赖的药材之一。而在饲养家禽家畜中,它又是杂食性动物不可或缺的饲料。"多粪肥田"的要求又使得它在农业生产中的肥料价值得到充分的挖掘。谷糠在古代生产生活中的多元利用,印证了中国劳动人民丰富的循环经济思想和独特的生存智慧,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示范价值。
艾开开杨乙丹
关键词:循环经济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