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强
- 作品数:52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2-(2-溴-9-苯基-9H-芴-9-基)吡啶的合成研究
- 2019年
- 以2-溴吡啶为初始原料,经格氏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和傅克反应合成了2-(2-溴-9-苯基-9H-芴-9-基)吡啶,总收率为46.3%,通过1H NMR、13C NMR、MS和IR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了傅克反应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目标化合物收率的影响,得出优化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5℃,反应时间为5h,优化条件下,傅克反应的收率为71.1%。
- 王朝杰马欣李瑞屈凤波屈凤波
- 螺[9H-芴-9,9'-[9H]氧杂蒽]-2-硼酸频哪醇酯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 2021年
- 螺[芴-9,9'-氧杂蒽]衍生物作为蓝光材料或掺杂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器件。该文以二苯醚为起始原料,经仲丁基锂锂化后与2-溴-芴酮反应,得到中间体化合物在二氯甲烷溶剂中,经对甲基苯磺酸催化闭环反应合成2-溴螺环[芴-9,9'-氧杂蒽],然后与联硼酸频那醇酯经Miyaura硼化反应合成目标产品,含量大于99.5%,总收率达到73%。并通过TG-DSC、UV-vis对目标化合物的热稳定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 杨振强王会李国防李瑞屈凤波
- 关键词:二苯醚
- N,N'-二(联苯-4-基)-N,N'-二(9,9-二甲基-2-芴基)-9-苯基咔唑-3,6-二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以咔唑为起始原料,经Ullmann反应,NBS亲电取代反应和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芴咔唑类空穴传输材料——N,N'-二(联苯-4-基)-N,N'-二(9,9-二甲基-2-芴基)-9-苯基咔唑-3,6-二胺(4),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表征。用DSC-TG,UV-Vis和荧光光谱研究了4的热稳定性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4失重5%的温度为507℃,玻璃化温度为179℃;在380 nm波长的激发下,4的最大发射波长在448 nm。
- 杨振强李江涛杨瑞娜蒋卫鹏屈凤波
- 关键词:咔唑空穴传输材料
- 二苯基-2-(9,9'-螺二芴基)膦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 2015年
- 以溴苯为起始原料,经过格氏反应,偶联反应,加成反应,酸催化闭环合成了2-溴-9,9'-螺二芴,最后与二苯基膦锂锂化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二苯基-2-(9,9'-螺二芴基)膦,总收率为60.6%。通过1H NMR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 屈凤波杨振强樊燕鸽陈辉杨瑞娜
- 新型二茂铁甲基季铵盐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3
- 2011年
- 以二茂铁与二甲胺为原料合成了碘化二茂铁甲基季铵盐,再经复分解反应得到乙酸二茂铁甲基季铵盐离子液体;表征了离子液体的结构,测定了其熔点和溶解性.结果表明,合成的乙酸二茂铁甲基季铵盐离子化合物熔点低于100℃,是一种新型的二茂铁甲基季铵盐离子液体.
- 王艳果张青山杨振强傅经国
- 关键词:离子液体
- 降冰片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 2018年
- 选取叔丁基邻苯二酚和[Cu_2(dppm)_2(C_7H_7N)(μ-NO_3)](NO_3)为催化剂,丙烯类化合物和混合碳五为原料合成降冰片烯衍生物。研究表明,在-15℃~5℃温度下,混合碳五中的环戊二烯和丙烯类化合物经Diels-Alder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收率可达74.1%~87.8%。
- 孙敏青马欣屈凤波杨振强陈辉张银龙
- 关键词:降冰片烯
- 1,1'-双(二叔丁基膦)二茂铁双四氟硼酸盐的合成及其在新型含菲类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合成了在空气中稳定的1,1'-双(二叔丁基膦)二茂铁双四氟硼酸盐(Dt BPF·2HBF4),并应用于Pd2(dba)3/Dt BPF·2HBF4催化的碳氮偶联反应中以88%∽91%产率合成系列新型的含菲类化合物。测试表明,这些含菲类化合物拥有适合的紫外吸收、荧光发射、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以及较窄的光学带隙,并且热稳定性好,玻璃化温度高,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 陈辉张银龙杨振强杨瑞娜
-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9,9-二甲基-2-(N-联苯基)氨基芴的合成被引量:2
- 2010年
- 以芴为原料,苄基三甲基三溴化铵为溴化试剂,室温下在甲醇和二氯甲烷中溴化得到2-溴芴,然后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在叔丁醇钾作用下与碘甲烷反应合成9,9-二甲基-2-溴芴,最后与4-联苯胺通过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9,9-二甲基-2-(N-联苯基)氨基芴,总收率为56.0%~62.4%。通过1HNMR、13CNMR、MS、IR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
- 郭利兵杨振强李江涛韩兆海吕海宽杨瑞娜
- 一种新型芴类蓝光发光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2024年
- 芴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有机光电器件、荧光探针等领域。以邻溴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经过Suzuki偶联反应、Cadogan关环反应、Ullmam反应、Buchwald-Hartwig反应等合成了目标化合物N-(9,9-二苯基-9H-芴-2-基)-N-1-萘基-9-苯基-9H-咔唑-2-胺。研究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较宽的紫外吸收范围,其荧光发射波长是418nm,位于蓝光区域,且半峰全宽为36nm;其工艺过程简单,产率高,在有机蓝光材料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刘畅韩蒙蒙陈鹏丽邓书洋化林陈辉杨振强
- 关键词:蓝光OLED
- 一种星型结构芳胺类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024年
- 空穴传输材料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OLED领域。该文以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的三苯胺为核心骨架,通过偶联反应引入具有优异热稳定性的螺芴和芴基团,设计合成了目标化合物N,N-二(9,9-二甲基-9H-芴-2-基)-9,9'-螺二芴-3-胺。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热失重温度为405℃,玻璃化温度为222℃,高于常用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NPB的玻璃化温度(98℃)。此外,通过理论计算,目标化合物的HOMO能级为4.72eV,与常用阳极材料ITO相近,具有较小的势垒值,有利于空穴的注入。目标化合物可作为性能优异的空穴传输材料应用于OLED等光电器件。
- 韩蒙蒙申奥邓书洋杨振强李岩
- 关键词:有机发光二极管空穴传输材料芳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