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琨
- 作品数:45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参麦注射液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41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麦注射液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41例在使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静滴,连续使用7d。结果对照组有效25例,无效12例,早期转化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者7例,死亡2例;参麦治疗组分别为36例、5例、2例和1例,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SIRS疗效满意。
- 陈匡杨晓琨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参麦注射液
- SP情景模拟教学在中医门诊接诊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重角色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中医学类本科生门诊接诊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中医学类本科生实习大纲要求建立培训病种案例库,采用SP培训方式建立SP培训库。选取2023年1—5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120名中医学类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以自身为对照将门诊接诊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成绩纵向效果评价,同时根据不同班级分层进行横向比较,培训后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培训效果主观评价,多维度综合评价应用效果。结果针灸推拿学五年制、中医学八年制、中医学八年制儿科班、中医学九年制4个班学生病史采集培训前成绩分别为(61.3±8.6)分、(67.7±7.6)分、(62.4±7.7)分、(62.2±5.5)分,低于培训后的(86.4±7.4)分、(86.6±6.4)分、(85.8±6.4)分、(83.8±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推拿五年制、中医学八年制、中医学八年制儿科班、中医学九年制4个班学生病历书写培训前成绩分别为(47.3±14.0)分、(55.6±10.4)分、(39.5±10.2)分、(48.8±12.0)分,低于培训后的(81.3±7.8)分、(80.3±9.9)分、(77.0±7.8)分、(78.5±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角色SP情景模拟教学在中医学类本科生门诊接诊教学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教学效果稳定有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人文素养,是传统门诊接诊跟师教学的有力补充。
- 赵奕暄安崇佑郑思琪晋黎杨晓琨
- 关键词:门诊接诊标准化病人情景模拟教学效果评价
- 提升中医学研究生抗压抗挫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 2020年
- 该研究基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学专硕研究生学生培养工作现状,通过调研挖掘学生压力来源与抗压能力的认知,剖析现阶段学生存在成长压力较大、职业规划不明、沟通能力欠缺等3方面问题,同时强调学生工作特别是思政工作在提升抗压抗挫折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总结教学医院探索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包括厚植医德情怀、发挥学生党支部带头作用、促进师生交流、树立榜样创优竞进、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五项工作途径,达到提高学生困境中的坚韧力,增强抗压反弹力的目的。
- 王意喆杨晓琨刘光涛王丽
- 化瘀通脉注射液对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开展化瘀通脉注射液治疗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研究。65例中医辨证为血瘀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8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静点化瘀通脉注射液(250mL/次,日1次),对照组仅给予与观察组相同的西药治疗,疗程为两周,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化瘀通脉注射液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为92.1%,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杨晓琨
- 关键词: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化瘀通脉注射液
- 运用PDCA循环法对POCT便携式血糖仪的规范化管理及思考
- 2022年
- 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于POCT便携式血糖仪管理中,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及规范的质控流程,提高检验数据的准确性,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推动全院POCT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方法 制定一套完备的院内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制度体系,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POCT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 参与循环的各临床科室标本采集、仪器操作、结果解读及质量管理等各方面能力显著提升,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对POCT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规范化管理,是提升我院质量控制水平的重要方法,也是为患者提供更加简便、准确、安全的医疗服务的重要手段。
- 杨晓琨王斌
- 关键词:PDCA循环POCT便携式血糖仪质量管理
- 转危机为契机,创新课程管理模式,持续提高中医临床课程质量被引量:1
- 2021年
- 2020年,面对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的新任务、新要求,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大学直属医院,一方面承担着疫情防控的重大责任,另一方面肩负着完成大学课堂授课任务的重大使命。疫情期间,医院高度重视线上教学工作,确定以教学处为工作轴心,明确“线上线下授课实质等效、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工作目标,创造性地建立了临床课程管理“二三二”工作模式。基于以上模式,我们解决了线上对接师生的问题,保证了教学质量,完成了近2000学时的线上课程,为后疫情时代的线上课程管理模式提供了参考,有效减轻了临床教师双线作战的工作负担,保证了线上课程的质量。
- 王意喆杨晓琨李沅昊袁小涵郑思琪阚湘苓
- 关键词:教学质量
- 人参次苷H滴丸对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的抗抑郁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人参次苷H滴丸对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建立抑郁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每组16只。除对照组外各组分别孤养并接受5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造模。同时氟西汀(10 mg/kg)组、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mg/kg组ig给药,对照组、模型组ig相应体积(10 mL/kg)纯水。对大鼠体质量变化、糖水消耗比、敞箱实验行为学评分进行比较,对血浆皮质酮(CORT)、皮层、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进行检测。尼氏染色后观察海马CA1、CA3区神经元数目和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人参次苷H滴丸56、112 mg/kg组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糖水消耗比显著升高(P<0.01);敞箱实验中人参次苷H滴丸56 mg/kg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显著提高(P<0.05),56、112 mg/kg组垂直运动得分显著提高(P<0.05、0.01);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大鼠血浆CORT水平均有所降低,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人参次苷H滴丸56 mg/kg组皮层、海马BDNF水平显著升高(P<0.05),人参次苷H滴丸56、112 mg/kg组大鼠皮层、海马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人参次苷H滴丸28、56 mg/kg组大鼠皮层、海马DA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大鼠皮层、海马NE水平升高十分显著(P<0.01)。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形态较为规则,排列较为松散,锥体细胞数量相对增多。结论人参次苷H滴丸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抑郁大鼠肾上腺轴功能亢进症状,提高模型大鼠皮层与海马5-HT、DA、NE水平,上调BDNF表达,以及抑制海马CA1、CA3区神经元锥体细胞的凋亡。
- 杨晓琨马晓伟申琳裴帅聂朝宏肖学凤
- 关键词:抗抑郁神经营养因子单胺类神经递质尼氏染色
- 痰热清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左氧氟沙星加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咳嗽及痰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良好。
- 杨晓琨
-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痰热清注射液
- 中医临床实践教学的研究
- 2024年
- 中医学是一门立足实践、遵法临床的科学,故临床实践教学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举足轻重。为了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各医学高校一直致力于实践教学改革,以期形成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文章在分析现代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现状并梳理国内外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医临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旨在促进相关教学发展和改革。
- 王斌刘函菲薛斌徐宁马运涛王彬杨晓琨
- 关键词:中医实践教学
-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09年
-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机体脂类代谢失调而致血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成分明显异常的一种疾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最根本因素。AS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危及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前者多由于遗传因素或饮食、饮酒等环境因素影响,引发体内代谢改变而形成;后者多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等全身性疾病或某些药物引起。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高脂血症发病逐渐年轻化,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近期研究表明,中国高脂血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偏低。笔者就近年来高脂血症中医治疗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 陈匡杨晓琨
-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医药